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初遇在城市喧嚣的脉络深处,老街仿若一条静谧的时光支流,

蜿蜒曲折间藏着无数被岁月尘封的故事。而“拾光书屋”,就静静伫立在老街的拐角,

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隐者,守望着城市的旧梦。这是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店,门面斑驳,

招牌上的字迹在风雨侵蚀下已略显模糊,只有那扇吱呀作响的木质店门,

像是在执拗地发出邀请。店主老陈,是个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头,那副厚框眼镜后面,

藏着一双阅尽千帆却依旧温润的眼睛。店里的空间逼仄,书架从地面直抵天花板,

各类书籍层层叠叠,毫无章法地拥挤在一起,像是一座等待勇敢者探索的知识迷宫。

古籍散发着陈旧的气息,泛黄的书页脆弱得仿佛一碰即碎;过时的杂志堆积如山,

封面的色彩也在时光的摩挲下变得黯淡。林晓,

一个满怀梦想却在现实中屡屡碰壁的初出茅庐插画师,每日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奔波,

为了寻找那稍纵即逝的创作灵感,她像一只疲惫却执着的飞鸟,一头扎进这旧书店的怀抱。

在她眼中,每一本旧书都是一个神秘的宝盒,

说不定哪一页就能开启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

天空像是被一层薄纱笼罩,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朦胧的诗意之中。

林晓撑着一把素色的雨伞,雨滴顺着伞沿滑落,在地面溅起微小的水花。她的脚步不紧不慢,

带着几分悠然,仿佛这湿哒哒的天气并不能影响她探寻美好的心情。

当那扇熟悉的店门出现在眼前时,她轻轻收了伞,抖落水珠,推门而入。

头顶的风铃发出细碎而清脆的声响,像是在轻声诉说着欢迎。店内那独特的气息扑面而来,

纸张与油墨混合的味道,浓郁而醇厚,瞬间将林晓包裹其中。她深吸一口气,

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像是回到了久违的故乡。林晓熟练地穿梭在书架之间,

指尖轻轻抚过一本本排列紧密的书脊,眼睛则像探照灯一般扫视着书名和封面,

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带来惊喜的角落。就在她快要走到最里面的书架时,

眼角的余光瞥见一本被挤在角落里、模样有些奇特的硬壳画册。它的封面没有书名,

只印着一幅淡淡的素描,看起来像是一条古老的街道,青石板路蜿蜒向远方,

路两旁的建筑带着浓郁的复古风格,透着一股神秘的吸引力。林晓的心猛地跳动了一下,

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她小心翼翼地将画册抽了出来。画册拿在手中,沉甸甸的,

有一种岁月沉淀的质感。封面的纸张略显粗糙,却让人感觉格外踏实。林晓轻轻翻开第一页,

一股陈旧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铅墨香飘散开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更为精细的画,

画中的场景仿佛是上世纪的某个街头,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面,形成一片片光影。

街头的人们穿着复古的服饰,男士们身着中山装或西装,女士们则穿着旗袍或碎花连衣裙,

他们的表情生动而鲜活,或微笑、或交谈、或匆匆赶路,

仿佛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朝气与烟火气。“小姑娘,找到什么宝贝啦?

”老陈那略带沙哑却充满温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林晓吓了一跳,忙转身,

看到老陈正笑眯眯地看着她。“陈爷爷,您看这本画册,没有名字,但是画得特别好,

好像藏着好多故事。”林晓眼睛亮晶晶的,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老陈走上前,

接过画册端详了一会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这画册有些年头了,

我收来的时候就没名字,也不知道作者是谁。看画风,应该是个有心人,

把过去的街景和生活都留在了纸上。你要是喜欢,就带走慢慢看,

说不定能给你那些画儿添点灵感。”林晓欣喜若狂,忙不迭地点头,“真的吗?太好了,

陈爷爷,多少钱?我买下来。”老陈摆了摆手,“给个成本价就行,

就当是支持你这爱画画的孩子了。”林晓付了钱,将画册像宝贝一样紧紧抱在怀里,

怀揣着满心的期待和好奇,匆匆告别老陈,一头扎进细密的雨幕中,往家赶去。一路上,

她的脑海里全是画册里的画面,那些复古的街景、鲜活的人物,像电影片段一样不断闪现,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在温暖的灯光下,好好探寻这本画册背后的秘密。回到家中,

林晓连鞋子都来不及换,径直走到书桌前,打开台灯,柔和的光线瞬间照亮了一小片空间。

她轻轻将画册放在桌上,深吸一口气,再次翻开。这一次,她看得更加仔细,

每一幅画的笔触、构图、色彩,她都细细品味,试图捕捉作者作画时的心境。不知不觉间,

夜已深,窗外的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敲击着玻璃,仿佛在为她的这场探索奏响背景音乐。

当翻到画册中间部分时,林晓发现每一页右下角都有一个极小极小的署名,

像是用极细的笔尖轻轻点上去的——“晨”。这个小小的署名,如同一个神秘的密码,

瞬间点燃了她心中探究的火焰。她越发好奇,眼睛瞪得大大的,像个寻宝的孩子,

不放过画册的任何一个细节。忽然,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一处微微的凸起,

林晓心里“咯噔”一下,她赶紧停下动作,仔细查看。在那页画的背面,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她小心翼翼地用指甲轻轻挑开纸张的边缘,一张泛黄的信纸飘落下来。

林晓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她颤抖着手捡起信纸,

上面那一行行钢笔字映入眼帘:“1985 年 7 月 12 日,雨。

今天在巷口遇见那个画画的女孩,她的眼睛像星星,我的画里从此有了光。

不知何时能再相见……晨。”林晓的呼吸急促起来,手不自觉地捂住嘴巴,

眼中满是震惊与惊喜。这简短的几行字,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时光的大门,

让她瞬间置身于一场跨越时空的***之中。

她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画面:在 1985 年那个多雨的夏日,

年轻的“晨”撑着伞走在巷口,邂逅了同样热爱画画的女孩,那一刻,四目相对,

爱情的火花悄然绽放,从此,女孩的身影住进了他的画里,也住进了他的心里。

林晓一夜未眠,她的思绪被那封信和画册紧紧缠绕。窗外的雨渐渐停了,天边泛起鱼肚白,

晨曦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像是给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林晓望着窗外,

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要凭借画册中的线索,找到这个名叫“晨”的人,

续写这场被时光掩埋的故事。第二天一大早,林晓简单洗漱后,顾不上吃早饭,

带着画册再次奔赴老街。她深知,要解开这个谜团,老街是关键。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过去的记忆,或许,

某个角落就藏着关于“晨”的线索。林晓沿着老街的青石板路缓缓前行,

眼睛不停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她看到街边那些熟悉的老店,有的招牌已经换了几代人,

有的依旧坚守着最初的模样。偶尔遇到几个早起的老人,坐在门口的竹椅上,

悠闲地晒着太阳,或回忆往昔,或家长里短地闲聊。林晓走上前去,

礼貌地向他们打听:“爷爷奶奶,你们还记得 80 年代,

咱们这条街上有没有一个喜欢画画、经常出去写生的年轻人,叫苏晨的呀?”老人们抬起头,

眼神中透着些许迷茫,纷纷摇头,表示年代太久远,记不太清了。林晓有些失落,

但她没有放弃。她一家一家店铺地询问,从杂货店到裁缝铺,从理发店到小吃摊,

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知情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问到一位退休多年的老邮递员时,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你说苏晨啊,我有点印象。那孩子当年可喜欢画画了,

经常背着画架在老街到处跑,去写生。我还给他送过几次美术杂志呢。

他家好像住在巷子深处,不过后来搬走了,具体搬到哪儿,我就不清楚了。

”老邮递员回忆着说道。林晓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爷爷,太感谢您了!

您还记得他家大概在哪个巷子吗?”老邮递员指了指不远处一条狭窄的巷子,

“应该是那条巷子,进去找找看,说不定能找到认识他家的人。”林晓道了谢,

满怀希望地朝那条巷子走去。巷子很窄,两旁的墙壁爬满了青苔,

透着一股古朴而幽深的气息。她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惊扰了这里沉睡的旧时光。一路上,

她看到几家紧闭的大门,门上的铜锁已经生锈,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偶尔有几声犬吠传来,打破了巷子的寂静。林晓在巷子里来回穿梭,逢人便问苏晨的下落,

然而得到的答案大多是摇头和叹息。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夕阳的余晖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孤独而又坚定。一整天的奔波让她疲惫不堪,

但心中那团寻找真相的火焰却越烧越旺。她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巷子,望着老街的灯火,

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苏晨,让这段被遗忘的故事重见天日。回到家中,林晓瘫倒在沙发上,

身体的疲惫让她几乎动弹不得。但她的脑子却一刻也没闲着,她想到了互联网,

这个连接着无数人的庞大网络,说不定能帮她找到线索。于是,她强打起精神,打开电脑,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布帖子:“寻找 80 年代在老街生活过的画家苏晨,如有知情者,

请联系我。附:一本神秘画册的故事……”帖子发出后,林晓怀着忐忑的心情,

每隔几分钟就刷新一次页面,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条回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夜色越来越深,窗外的城市灯火辉煌,

而林晓的房间里却只有电脑屏幕发出的微弱蓝光。就在她快要绝望的时候,

屏幕右上角突然弹出一条新消息提示。林晓的手颤抖着点开,

是一个叫苏晨的人发来的私信:“你好,我好像就是你要找的人。看到你发的画册照片,

很像我年轻时遗失的一本。能多给我看看吗?”后面还附了一张自画像,

画中的年轻人面容青涩,眼中透着对未来的憧憬,正是当年的模样。林晓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她激动地回复:“真的是您吗?太好了!我们能见个面吗?我有好多话想跟您说,

还有这本画册,它承载了太多回忆……”两人很快约定,第二天在拾光书屋见面。

林晓彻夜未眠,她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脑海中不断想象着与苏晨见面的场景。

她仿佛看到一位两鬓斑白却依旧风度翩翩的画家,眼中闪烁着与当年一样的热忱,

缓缓朝她走来,而那本画册,将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让一段被尘封的时光重新焕发光彩。天边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林晓早早起床,

精心挑选了一身衣服,将画册仔细包好,如同带着一件稀世珍宝。她再次踏上前往老街的路,

这一次,她的脚步轻快而坚定,因为她知道,

一场跨越数十载的邂逅重逢即将在那间充满故事的旧书店上演。

重逢当林晓怀揣着满心的期待再次踏入拾光书屋时,

店内依旧弥漫着那股熟悉的纸张与油墨的气息。老陈正站在梯子上,

慢悠悠地整理着高处书架上的书籍,听到门铃响动,他微微侧身,

目光透过那副厚框眼镜看向门口,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似乎早已料到今日这场特殊的相聚。林晓环顾四周,店内比平日多了几分静谧,

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尘埃在光线中肆意飞舞,

仿若时光的精灵。角落里,那架旧风扇有气无力地转动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为这略显闷热的空间增添了一丝慵懒的氛围。不多时,店门再次被轻轻推开,风铃清脆作响。

林晓下意识地转过头,只见一位身形挺拔、气质儒雅的老者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

他两鬓斑白,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但那双眼睛,却如林晓想象中一般,

透着历经千帆后的热忱与光芒,想必,这就是苏晨了。苏晨的目光在店内扫视一圈后,

最终定格在林晓手中那本画册上。他的眼神瞬间变得复杂,有惊讶、有怀念,

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激动。他缓缓走上前,像是生怕惊扰了这片刻的宁静,

声音略带颤抖地开口:“这真的是我的画册,多年未见,没想到还能再回到我手中。

”林晓小心翼翼地将画册递过去,苏晨接过,双手轻轻摩挲着封面,

那动作轻柔得如同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他的指尖在熟悉的纹理上缓缓游走,

仿佛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许久,他才翻开画册,一幅幅画映入眼帘,

那些曾经鲜活于记忆中的街景、人物,此刻跃然纸上,带他穿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