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井边救人改剧情
外面天色还没大亮,柳依依就被吵醒了。
“赶紧吃饭,一会还要上工!”
等众人都快吃完饭了,柳依依才姗姗来迟。
饶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柳依依,这个点能起来,比起大学宿舍其他人来,算是好的了。
大学西年不用上早自习,最早的课时间在早上八点十分。
新时代的农村,家家户户没有那么多的土地。
再说了,原来世界老妈给自己生了两哥哥。
家里农活自己很少插手,村里同龄女孩早早就辍学打工了,也就自己没咋吃过生活的苦。
上学成绩不错,硬是一路考上了大学,老爹说是祖坟上冒青烟。
七零年,大锅饭己经解散了。
距离土地分厂到户,得等到八零年。
喝了碗原主妹妹二二端来的粘稠的红薯粥,肚子总算舒畅了些。
“姐,一会我要去打猪草。
碗放在灶台上,中午回来我洗。”
小姑娘背起背篓,把缺口镰刀扔进去,眨眼间消失了。
哎,待着也挺无聊的。
干个啥好嘞,也不知道原主的心脏病,自己来了,受不受影响。
早上穿衣服的时候,原主这身材绝了。
哇塞,是梦中幻想过无数的样子。
手感嫩滑,该有料的地方鼓鼓的。
不像自己,一Q版小学生模样,穿上鞋才有个一米五,典型的发育不良。
避开宿管抽查,偷摸着炖了西年的木瓜雪梨,半点起色没有。
为了继续享受这具身体,自己可不能掺和男女主的事。
认清现状,挣扎了几秒。
拿起喝完粥的碗,朝厨房走去。
自己的碗还是自个洗吧!放一上午,又是夏天,多遭苍蝇呀!
按照原主的记忆找出来木桶,拎着出门去水井那打水。
洗漱时发现水缸里的水,不多了,都不够中午睡起来洗澡用,天气这么热,都是汗水,黏糊糊的。
一抬头看见一个差不多五六岁的小男孩,趴在水井边上,双脚离地整个身体倾进井里,不停抖着腿。
柳依依心头一颤,扔掉水桶,几个大跃步上前。
双手死死揪住两只脚踝,猛然使劲。
“我去”,拉不动。
男孩可能是感到恐惧,折腾的更厉害了,都嚎嚎嚎的大声哭出来了。
“小石头!”
一个男人健步奔来,单手抓住孩子的腿,搓溜一声,把孩子拉了出来。
“啪!”
男人一巴掌打在孩子***上。
不容男人落下第二巴掌,一位布满青丝,衣服洗的发白的老婆子哭喊着跑了过来。
“奶的心肝…吓死奶了,摸摸耳朵,不怕怕,奶奶给你吃蛋蛋”。
柳依依嘴角轻抖了一下,突然觉得这一幕场景熟悉及了,自己小时候每次受伤妈妈都是这么安慰的,说小孩子不能被吓着,不然以后就没胆子了。
这三人应该是一家子,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没看好小孩,差一点掉井里。
“柳依依,今天多亏有你。
若不是你来打水,帮我拽着我家那臭小子,我……没法原谅自己。”
小孩父亲握了握拳头,诚恳地望着柳依依。
小孩奶奶听完前因后果,抱着怀里的一大坨擦了擦眼泪,转过头感激地说道:“大生家闺女,如果不是你拉着小石头,指望他那粗心的爹,还不是知道怎么滴呢。”
“孩子没事就好。”
柳依依尴尬的笑了笑,心里有点虚心,毕竟没拉动。
“多大了?
他叫小石头,对吗?”
显然妇人没想到,柳依依关心起孩子,懵了三秒回复道:“五岁了,是叫小石头。”
柳依依闻言怔住了,嘴里嘟囔道:“五岁、男孩、小石头。”
身份都对上了。
她尤记得书中似乎有这么一个情节,女主落水第二天,村里黄老太家五岁的孙子石头掉到水井里淹死了,事情发生都跟水有关。
一时间,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在传是水鬼索命,谣言越来越大,村委为此开会专门普及过封建迷信不可信,还发话让青壮年把这口井封了,又重新打了新的水井。
所以说,自己改了原剧情。
难道,我……可以不受……嘻嘻。
这么一想柳依依心里一阵庆幸,还好出来打水,救了一条小生命。
敲了一下脑壳,我的水桶。
翻遍家里只找见这一只,丢了可没工具打水了。
小石头看着漂亮姐姐,又是捂嘴笑又是打脑袋的,于是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小脸上布满了疑惑。
小孙子天下第一位的黄奶奶,注意到小孙子停止了哭泣,反而目光望着柳依依。
也看了过去,不得不说这闺女长的一点也不像农村丫头,支书家镇上的儿媳妇也没这么白,看起来到像有钱人家里娇养出来的。
回过神的柳依依,捡起水桶准备去打水。
石头爹趁柳依依扯钩子的功夫,赶忙拿起放在地上的桶,利索地钩住水桶,只见很轻松的打好满满一桶水。
也许是考虑到村里关于柳依依,不能干活的风评。
柳依依跟着石头爹把水提到了柳家门口,自己一点点挪了进去。
回到家的黄老太跟自家儿媳妇谈起,惊险的时刻。
儿媳妇也吓了一跳,摸着肚子不满的看向婆婆。
“妈,你以后别在外面别跟着村里人瞎起哄。
人柳依依不干活,她自己家人也没说意见,咱们更管不着。”
“呸、呸、呸,那还不是村长媳妇传的,妈以后不说了,不说了。
“就冲她对咱家石头的救命之恩,你说,我拿十颗鸡蛋做谢礼咋样。
“要我说,就拿二十颗。
这可是咱小石头的命。”
娘也不是小气,不是想着留下给我孙子吃吗。
“奶奶,我少吃点,送给漂亮姐姐吧!
等小花下了蛋,我再吃。”
婉清,今儿个打眼一瞧,柳家闺女是个好生养的。
娘也想明白了,至于不干活,谁家娶回去娇滴滴的小姐是干粗活的。
“要不,娘给她说个媒。
你二舅家的小子在镇上供销社上班,想想两人还挺般配的。”
娘——好了、好了。
谁家媳妇天天管着婆婆,也就我,哼…我做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