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这位圣宠优渥的女子,在这宫廷的漩涡中心努力维持着自己与家族的安稳,却浑然不知,一场风暴正裹挟着惊涛骇浪,悄然逼近。
而这场风暴的源头,竟是她视作亲妹、朝夕相伴的浣碧。
近来,浣碧总是神色恍惚,像被抽去了精气神。
她在宫中听闻了一些关于钱名世诗集的风声,内心警铃大作,隐隐觉得这诗集将成为甄家的催命符。
她深知,若想救父亲、保甄家,必须想出一个天衣无缝的计策,而且,这个计策绝不能让旁人看出丝毫端倪。
深夜,万籁俱寂,甄嬛正在房内安睡,突然,一阵凄厉的哭声划破夜空,将她从睡梦中狠狠拽醒。
她匆忙起身,只见浣碧披头散发,像个鬼魅般冲进房内,“扑通”一声扑倒在她脚下,泣不成声。
“姐姐,姐姐,救救父亲,救救咱们甄家啊!”
浣碧哭得肝肠寸断,那哭声仿佛被绝望浸透。
甄嬛连忙扶起她,轻声安抚:“碧儿,莫要惊慌,慢慢说来,究竟发生了何事?”
浣碧抽抽噎噎地说道:“姐姐,我今夜梦魇,梦见父亲被人诬陷与钱名世诗集有关,那些人说父亲参与其中,意图谋反,皇上大怒,下令将咱们甄家满门抄斩啊!”
说着,又嚎啕大哭起来,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甄嬛听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被寒霜打过。
钱名世诗集一事,她也略有耳闻,这可是极为敏感的话题,若真被有心人利用,甄家恐怕在劫难逃。
但她心中也有疑惑,为何浣碧会做这样的梦?
“碧儿,你莫不是白日里听了什么闲言碎语,才做了这噩梦?”
甄嬛紧紧盯着浣碧的眼睛,试图从她的神情中找到一丝破绽,目光像两把锐利的刀。
浣碧连忙摇头,动作急切:“姐姐,我句句属实,那梦境太过真实,我醒来后吓得浑身冷汗,生怕这梦会成真。
姐姐,咱们得赶紧想办法啊!”
甄嬛沉思片刻,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她当机立断,立刻派人去请甄远道,让他连夜查看家中是否有与钱名世诗集相关的物品,并全部销毁。
甄远道接到消息后,也是大惊失色,脸上的皱纹瞬间拧成了麻花。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夜翻查家中藏书和往来信件,每一页纸都被他仔细检查 ,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终于,他找到了一本钱名世的诗集,上面还有他早年与钱名世交流时写下的批注。
他深知,这些东西一旦落入他人之手,便是铁证如山。
甄远道毫不犹豫地将诗集投入火盆,看着那跳跃的火苗将诗集吞噬,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然而,这一切都在瓜尔佳鄂敏的监视之中。
他本以为这次能抓住甄远道的把柄,一举扳倒甄家,登上他仕途的新高峰,却没想到甄远道竟然提前得到消息,销毁了罪证。
瓜尔佳鄂敏恼羞成怒,像一头发疯的野兽,决定铤而走险,亲自进宫向皇帝告状。
“皇上,臣有要事启奏!”
瓜尔佳鄂敏跪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地说道,“甄远道私藏钱名世诗集,还在上面写下大逆不道的批注,意图谋反,臣己经掌握了证据,还望皇上明察!”
他的声音颤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皇帝听后,龙颜大怒,猛地一拍桌子:“竟有此事?
鄂敏,你可不要信口雌黄,若查无实据,朕定不轻饶!”
“皇上,臣岂敢欺君罔上,证据确凿,臣愿以性命担保!”
瓜尔佳鄂敏信誓旦旦地说道,眼神中透着狠劲。
皇帝立刻下令,派人前往甄家搜查。
然而,搜查的人回来后却禀报说,甄家并未发现与钱名世诗集相关的物品。
瓜尔佳鄂敏顿时慌了神,像一只无头苍蝇,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亲眼看到甄远道销毁了诗集,怎么会一无所获?
“鄂敏,你可知欺君之罪的后果?”
皇帝的声音冰冷刺骨,让人不寒而栗,仿佛来自地狱的低语。
瓜尔佳鄂敏连忙磕头求饶,额头磕在地上发出“砰砰”的闷响:“皇上,臣冤枉啊!
臣确实看到甄远道销毁了罪证,定是他事先得到消息,将东西转移了!”
皇帝冷哼一声:“哼,你空口无凭,就想诬陷朝廷大臣,来人,将瓜尔佳鄂敏送入大理寺,严加审讯!”
就这样,瓜尔佳鄂敏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把自己送进了大理寺。
甄嬛得知此事后,心中对浣碧的“预言”更是充满了疑惑。
她深知,浣碧绝非一般女子,这个看似柔弱的妹妹,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经过这场风波,甄嬛对浣碧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
她表面上依旧对浣碧关怀备至,笑语盈盈,但内心深处却多了一层防备,像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
而浣碧也察觉到了甄嬛的变化,她知道,姐姐己经开始怀疑自己了。
一日,甄嬛独自在花园中散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浣碧远远地跟在后面,像个影子。
甄嬛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首首地盯着浣碧,眼神犀利如鹰。
“碧儿,你过来。”
甄嬛的声音平淡如水,却让人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空气都被凝固。
浣碧硬着头皮走上前去,低着头,不敢首视甄嬛的眼睛,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
“碧儿,我且问你,你那日的梦,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莫要再欺瞒我。”
甄嬛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像一把锋利的剑。
浣碧心中一紧,但她很快镇定下来,抬起头,冷笑一声:“长姐若不信,我也无话可说。
不过,三日后芳若姑姑会被余莺儿毒杀,到时候姐姐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神秘。
甄嬛听后,心中一惊。
芳若姑姑是她在宫中的亲信,对她忠心耿耿,若真如浣碧所说,那后果不堪设想。
但她又怎么能轻易相信浣碧的话呢?
“碧儿,你为何会知晓这些?
你究竟是谁?
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甄嬛上前一步,双手紧紧掐住浣碧的脖颈,眼中满是愤怒与疑惑,指甲都快嵌进浣碧的皮肤。
浣碧被掐得喘不过气来,但她依旧倔强地看着甄嬛:“姐姐,你掐死我也没用,三日后自见分晓。
到时候,你就会明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咱们甄家。”
她的眼神坚定,没有丝毫退缩。
甄嬛看着浣碧坚定的眼神,心中的疑惑更甚。
她缓缓松开手,冷冷地说道:“好,我就信你这一次。
若三日后无事,你必须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浣碧揉着脖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姐姐放心,三日后,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三日后,宫中一片平静,阳光明媚,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似乎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
甄嬛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她觉得浣碧或许只是在危言耸听。
然而,就在她准备去给皇后请安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惊呼。
“不好了,芳若姑姑中毒了!”
这声音尖锐,像一把利剑划破了宁静。
甄嬛心中一沉,连忙朝着芳若姑姑的住处跑去,裙摆随着她的动作飞扬。
只见芳若姑姑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气息奄奄。
旁边的桌上,放着一杯还未喝完的茶。
甄嬛拿起茶杯,闻了闻,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这茶里有毒!
是谁给芳若姑姑送的茶?”
她的声音带着愤怒和焦急,在房间里回荡。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话,眼神中充满了恐惧。
这时,浣碧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指着一旁瑟瑟发抖的余莺儿说道:“姐姐,就是她,是她给芳若姑姑送的茶,她意图毒杀芳若姑姑!”
她的手指着余莺儿,像一把审判的剑。
余莺儿吓得瘫倒在地,连忙求饶:“不是我,不是我,我没有下毒,我是冤枉的啊!”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绝望。
浣碧冷笑道:“哼,你还想狡辩?
那日我亲眼看到你在茶里下毒,本想当场揭发你,可又怕没有证据,所以才等到今日。
没想到你果然还是下手了。”
她的嘴角挂着一丝嘲讽的笑。
皇帝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竟有这等事?
余莺儿,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宫中下毒杀人,来人,将她拖去慎刑司,严加审讯!”
他的声音威严,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
余莺儿被拖走时,还在不停地喊冤,但皇帝根本不听她的解释。
甄嬛看着这一切,心中对浣碧的“预言”深信不疑。
她知道,浣碧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丫鬟,她背后一定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这场风波过后,甄嬛与浣碧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甄嬛虽然感激浣碧救了芳若姑姑和甄家,但她也清楚,浣碧的存在,或许会给她带来更多的麻烦。
而浣碧,也在这场风波中逐渐崭露头角,她不再满足于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丫鬟,她要在这深宫中,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
在这充满阴谋与算计的后宫之中,甄嬛和浣碧这对姐妹,将何去何从?
她们之间的矛盾与猜忌,又将如何化解?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日子里,她们的命运将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演绎出一场惊心动魄的后宫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