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狗靠窗而坐,望着窗外那愈发熟悉的景色,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曾是他一心想要逃离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他最后的希望之所。
“终于回来了。”
王二狗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与不甘。
多年在外闯荡,他做过各种零工,从工厂流水线到餐厅服务员,可始终没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城市的繁华耀眼,却没有一盏灯为他而留,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回到这个宁静的小乡村。
客车缓缓停下,王二狗拖着破旧的行李箱走下车。
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依旧挺立,仿佛在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几个正在树下闲聊的村民看到他,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哟,这不是二狗吗?
咋回来了?”
一个大爷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惊讶。
王二狗挤出一丝笑容,回答道:“大爷,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回来看看能不能找点事儿做。”
村民们的目光里,有同情,也有质疑。
在他们眼中,王二狗出去这么多年都没混出个样子,现在回来,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王二狗感受到了这些目光的压力,他低下头,加快脚步朝家里走去。
回到家,看着那略显破旧的房子,王二狗心中五味杂陈。
母亲早己在门口等候,看到儿子回来,眼中满是心疼。
“儿啊,回来就好,在外面受苦了吧。”
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
王二狗强忍着泪水,安慰母亲:“妈,我没事儿。
我这次回来,是打算在家乡干一番事业,让您过上好日子。”
简单吃过饭后,王二狗便开始思索自己的创业计划。
他知道,家乡的水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鱼虾蟹,品质上乘。
如果能把这些水产收购起来,卖到外地市场,说不定能闯出一条路来。
可是,这个想法谈何容易?
首先,他要面对的就是村民们的不信任。
第二天,王二狗来到村里最大的鱼塘主李富贵家。
李富贵正坐在院子里抽烟,看到王二狗进来,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
“富贵叔,我想跟您谈谈。”
王二狗鼓起勇气说道。
李富贵吐出一口烟圈,问道:“谈啥?”
王二狗把自己收购鱼虾蟹的想法详细说了一遍,希望李富贵能带头和他合作。
李富贵听后,冷笑一声:“二狗啊,不是叔打击你,你这想法太天真了。
咱这小地方的水产,一首都是小打小闹地卖,你以为你能把它卖到大城市去?
而且,你有资金吗?
有销路吗?”
王二狗急忙解释:“叔,我知道困难很多,但我都有考虑过。
资金方面,我会想办法筹集;销路的话,我打算先从周边城市开始拓展,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总会有办法的。”
李富贵摇了摇头:“年轻人,想法是好的,但做生意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
万一你收了我的货,卖不出去,我这一年的辛苦不就白费了?”
王二狗心里一紧,他知道李富贵的担忧不无道理。
但他不想轻易放弃,继续说道:“叔,我可以和您签合同,保证按约定的价格收购。
而且,我会尽最大努力把货卖出去,如果真的出了问题,我愿意承担相应的损失。”
李富贵沉默了一会儿,说:“行,我先看看你能折腾出个啥样。
不过,我可丑话说在前头,要是你做不好,可别连累我。”
从李富贵家出来,王二狗并没有感到轻松。
虽然李富贵没有明确拒绝,但要真正说服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的几天,王二狗又陆续拜访了其他养殖户。
有的人对他的想法表示感兴趣,但也都持观望态度;有的人则首接拒绝,认为他是在异想天开。
面对这些挫折,王二狗有些灰心丧气。
但每当他看到家乡那一片片波光粼粼的鱼塘,想到乡亲们辛苦劳作的身影,心中又燃起了斗志。
他告诉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一定要为家乡的水产找到一条出路。
在这个过程中,王二狗开始西处寻找资金支持,同时也努力学习水产养殖和销售方面的知识,为自己的创业之路做更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