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回不去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伴随着刺耳的轰鸣和啸叫,刚刚出现的光幕越来越亮,并且快速地向2319艇逼近。

这一幕,让包括林文龙在内的舰桥上的所有人都看傻了眼。

虽然他们好几个都是军校毕业的高材生,也都系统地学习过航海、气象等专业的课程。

而服役后,更是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培训和实习,长长短短在大海上待了几个月几年的都有。

然而眼前这一幕,谁也没见过啊!

苍天啊,大地啊,这是什么个情况?

然而,一切来得太快!

所有人都还来不及细想和反应,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啸叫,蓝光在所有人眼前一闪,把整个巡逻艇都笼罩了进去。

而也就在那瞬间,所有人都晕倒了过去。

***林文龙醒来的时候,发现周围一片安静。

他躺在2319艇的舰桥上,而他的几个战友横七竖八的躺在了周围。

强忍着剧烈的晕眩和头疼,林文龙边推边喊,开始唤醒众人。

几分钟后,艇员陆续苏醒。

简单一番沟通后确认,包括军医冯梅在内,艇上九人除了还有些头晕头疼外,一切都安好。

不过,当他们起身看向窗外后,所有人都彻底的亚麻呆住了!

此刻艳阳首射头顶,一望无际的淡兰色大海上,是一片的风平浪静。

而在不远处,有一个郁郁葱葱规模不小的海岛。

“刚刚不是黄昏,怎么一下子变成了正午?”

“明明是狂风暴雨,怎么突然变成艳阳高照?”

“哎,全艇的设备和仪表怎么都停了?!”

舰桥上几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在一番检查后,确认所有设备没有明显的异常,林文龙下令,启动通讯和导航系统。

然而通讯系统打开后,无论怎么呼叫,都无法与指挥部联系;所有的频段里,都只有背景干净到可怕的沙沙声。

而随着导航系统启动完成,电子经纬仪上清楚的显示,当前位置是南太平洋西部的班达海域!

更让人吃惊的是,系统的时间赫然显示为1880年1月1日,12:30!

拍了两下显示面板,确认没有看花眼,航海长欧阳明就冲向了后舱。

片刻之后,他翻箱倒柜扒拉出了那台纯机械的六分仪。

要知道这玩意除了年度盘点的时候,从来就没拿出来过。

就像如今计算器手机、电脑到处都有,谁还会想拿算盘搞个西则运算。

不过纯机械的东西最可靠,电气、电子、软件的可靠性依次递减,这是基本的物理定律。

片刻之后,林文龙和欧阳明顶着烈日站在甲板上,开始用那六分仪,对着太阳测量起了经纬。

半晌过后,在两人感觉眼睛都要被太阳晃瞎了眼。

最终两人对视了一眼,确认目前的经纬度为:南纬7.25度,东经129.50度。

嗯,就是那个大航海时代,无数西方航海人梦寐以求的香料群岛的中心!

一再确认没搞错后,两人性子黯然地回到舰桥。

幸运的是,刚刚经历一番仔细检查,军士长夏宏刚也确认艇上一切设备、武器正常。

作为军士长,夏宏刚入伍时就在原版的022上服役,换装022改也己经6年了。

在这船艇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可以说整个022改上随便拆一颗螺丝,他都能找到是哪个位置的。

形势很严峻!

林文龙和夏宏刚、欧阳明这两个骨干简单勾兑了几句,就决定要进行找到光门,再次穿越回去。

毕竟回家,找到组织是人类的本能。

至于这一切如何发生的,现在也不是细想的时候。

按照常规的想法,一个异常问题发生以后立即进行扭转,往往是最容易的时机。

于是林文龙一声令下,随着两台V16柴油发动机的轰鸣,2319艇开始了往西北方航行。

然而航速刚刚提上来,林文龙马上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他立即下令关闭一台发动机,用最省油的16节开始航行。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顿悟。

为了节省燃油,几人如同高速电量只剩下20%的电车司机,陆续关闭了雷达、光电头、空调、艇内照明等一切可以耗能的东西。

就连巡航条令规定的正常巡航情况下,必须开启的导航和通讯设备,现如今也被调整成了节能模式。

不过,很快所有人也都明白,原本按1000海里最大航程的设计022改艇,无论如何都是完成不了1800海里的航行。

更要命的是,现在他们只剩下***%的油量了。

***5个小时后,是一个落霞满天的黄昏。

2319艇前甲板上,七八个人轮流用望远镜,查看着一处海岛码头。

只见岸边都是低矮的木质房屋,而在简易的石头垒砌码头边,停靠着三五艘大大小小的帆船。

一群衣不蔽体瘦弱的苦力,正在往船上搬运着货物。

而不远处更是有三五个士兵模样的人在警戒和闲聊,在他们的手里握着一杆枪托杵地的火枪。

那木托的火枪有大半人高,前段还固定着明晃晃的刺刀。

整个目光所及之处,看不到任何现代的东西。

那复古的衣衫和风帆以及远处的木屋,让整个码头的情形就如同一幅完美的19世纪古装剧。

只可惜,这完美的一切对林文龙他们来说,是个悲剧。

在通过肉眼都能看清楚着一切后,甲板上的众人都喃喃道:“回,回不去了……”这时候,见到码头上边有人注意了过来,林文龙下令2139艇远离了海岛。

随着夜幕降临,大海变得静谧深邃,而天空是一片星光璀璨。

熟悉又陌生的星河,宛如一条银色的河流,蜿蜒曲折地流淌在天际之间,散发着迷人而神秘的光芒。

然而所有人的心情,就如同大海里孤独的2319艇一样,感到无比得孤寂和迷茫。

作为艇长,林文龙率先打破了沉寂。

为了核实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他提出明天一早,去“临检”了一条出港的货船。

对此大家自然是一致同意,并就如何落实执行的细节,进行了讨论完善。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