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汴京风云起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在林羽击败张宇后不久,赵德荣收到了朝中礼部员外郎的回信。

信中对林羽的才华极为赞赏,邀请林羽尽快前往汴京,准备安排他面见几位朝中官员,若能得到他们的认可,便有机会入朝为官。

林羽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兴奋的是自己终于有机会接近北宋政治中心,实现自己的抱负;紧张的是汴京乃人才济济之地,自己能否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还是个未知数。

苏瑶看着林羽,眼中满是不舍,但还是强颜欢笑道:“林羽,此去汴京,你定要好好把握机会,我相信你定能闯出一番名堂。”

林羽看着苏瑶,认真地说:“苏姑娘,此次若不是你的帮助与鼓励,我怎能有今日的机会。

待我在汴京站稳脚跟,定会回来接你。”

收拾好行囊,林羽告别了清平镇的众人,踏上了前往汴京的路途。

一路之上,林羽看到了北宋繁华的市井景象,也感受到了民间对于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

有的人认为变法能让国家富强,百姓受益;而有的人则担心变法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心怀不满。

这些见闻让林羽对变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他对即将到来的汴京之行充满了思考。

终于,林羽来到了汴京。

这座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让他大开眼界。

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酒楼、茶馆、勾栏瓦肆热闹非凡。

林羽按照信中所给的地址,找到了礼部员外郎安排他暂居的地方——一处位于城东的小院。

安顿下来后,林羽便开始为面见朝中官员做准备。

他日夜研读王安石变法的相关政策,分析利弊,同时也准备了一些自己对于当前局势的见解和应对之策。

几日后,面见官员的日子终于到来。

林羽身着一袭素色长袍,手持书卷,早早来到了约定的府邸。

在管家的引领下,他进入了客厅。

客厅中,己经坐着几位官员,其中为首的便是礼部员外郎李大人,此外还有户部和吏部的几位官员。

林羽上前躬身行礼,恭敬地说道:“草民林羽,拜见各位大人。”

李大人打量了林羽一番,见他举止得体,神态从容,心中便有了几分好感,说道:“林公子请坐。

听闻你在清平镇诗会中脱颖而出,才华出众,今日特请你来,想听听你对当下王安石变法有何见解。”

林羽心中早有准备,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回大人,草民以为,王安石变法乃是富国强兵之举,其青苗法、免役法等政策,初衷皆是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然而,在推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青苗法,本意是在青黄不接时给百姓提供低息贷款,可有些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强行摊派,使得一些不需要贷款的百姓也背负了债务,反而加重了负担。”

几位官员听了林羽的话,不禁点头。

李大人又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林羽思索片刻,说道:“首先,应对地方官员加强监管,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于执行变法政策不力或借机盘剥百姓的官员,严惩不贷。

其次,在推行政策前,应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让百姓真正了解政策的好处,自愿参与。

同时,还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政策,避免一刀切。”

林羽的一番言论,有理有据,让在场的官员们对他刮目相看。

吏部的王大人说道:“林公子年纪轻轻,却对变法有着如此深刻的见解,实乃难得。

若能入朝为官,想必能为朝廷做出一番贡献。”

然而,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

原来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得知了此次会面,派人前来搅局。

为首的是一位名叫刘光的官员,他乃是旧党中的一员,对变法一首持反对态度。

刘光走进客厅,冷笑一声道:“李大人,你们如此着急提拔新人支持变法,难道就不怕变法最终失败,祸国殃民吗?”

李大人脸色一沉,说道:“刘大人,变法乃是圣上旨意,旨在振兴大宋,何谈祸国殃民?

这位林公子对变法见解独到,正是朝廷所需之才。”

刘光看了林羽一眼,不屑地说:“一个毛头小子,能有什么真才实学?

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林羽心中气愤,但还是礼貌地说道:“刘大人,草民虽不才,但对变法的利弊确实经过深入思考。

变法之路虽艰难,但只要不断完善,定能让大宋走向繁荣。”

刘光哼了一声,说道:“既然你如此自信,那我便问你,变法推行以来,物价飞涨,百姓怨言不断,你作何解释?”

林羽镇定自若地回答道:“刘大人,物价飞涨并非变法本身之过,而是在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商人趁机囤积居奇,扰乱市场。

朝廷应加强市场监管,打击投机倒把行为,稳定物价。

同时,变法中的市易法等政策,本就是为了抑制富商大贾对市场的垄断,若能切实执行,物价自会平稳。”

刘光被林羽说得一时语塞,心中更加恼怒。

他正想继续发难,却被李大人打断:“刘大人,今日是我们对林公子的考察,还望你不要无理取闹。

若你对变法有不同意见,可在朝堂之上与王荆公辩论。”

刘光见李大人护着林羽,自知讨不到便宜,甩袖而去。

经过这场风波,李大人等人对林羽更加欣赏,决定举荐他入朝为官,先从一个八品的小官做起,负责协助推行变法中的一些具体事务。

林羽谢过各位大人,心中满是感慨。

他知道,自己终于正式踏入了北宋的官场,而前方等待他的,将是变法派与反对派之间激烈的斗争,以及更为复杂的政治风云。

但他毫不畏惧,决心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这个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