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大爷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跑出家门的陈天莱回想着曾经的过往,恨不得穿越回到一年前把曾经的那个自己从游戏厅里揪出来狠狠的打上两巴掌。

虽然最后自己从县一中考上了重点高中一度被人称为佳话,但是背后的心酸也只有自己一家才知道。

课堂上的老师教学完全就是在走形式,班里的同学也压根没人学习,每天不是逃课就是打架。

陈建生和赵春霞夫妻俩为了自己的儿子有一个好前程,每天早上3点起来上山拉原木,晚上10点回家都算是早的,零下30多度甚至40度的天气,开着西处漏风的老解放,走在那根本不能称之为路的生产线上。

完全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赚钱。

而赚来的这些钱放在别的家庭不说大富大贵,至少同期那批养车的人干个一两年都转行做起小买卖混的风生水起。

只有他们家为了给陈天莱补习功课,每天节衣缩食,把九成的钱都用来给他请家教补习。

如果不是父母这样不遗余力的供其读书,恐怕陈天莱的人生就又是另一个模样了。

一边想着曾经的过往,陈天莱不知不觉的走到了父亲的单位,机修厂。

看着那曾经无比熟悉的大门,陈天莱不由的抬脚走了进去。

“呦呵,这不是陈小子么,来找你爸的么?

他今天不在。”

顺着说话声音望去,一名年纪50多岁的老头手里捧着一个搪瓷茶缸一边往里倒水一边说道。

只不过他那右臂空荡荡的袖管仿佛在对别人说,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看到此人,陈天莱脑海中关于他的记忆也不由的浮现出来。

老人叫什么陈天莱早己经忘记了,只记得老人姓王,曾经先后参加过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立过的功有多少他不知道,但是他记得小时候曾经在老爷子这里玩的时候在他床底下翻出一个放满了各种军功章的盒子。

当时什么也不懂的他还偷走了好几枚军功章拿到学校去显摆。

结果就是他老爹知道此事以后拎着他的耳朵当着老爷子的面给他一顿暴打。

这也是他陈天莱第一次被自家老爹生气暴揍的一次,所以记忆尤为深刻。

后来陈天莱才知道,他当年偷走的那几枚军功章里,有一枚是老人用右臂换来的。

当时在越南战场上,年轻的王大爷正和战友在战壕里和对面的越南人奋战,一枚手榴弹丢到了他们所在的战壕里,眼疾手快的王大爷抓起手榴弹就要丢出战壕。

奈何时间太短,刚举出战壕就在他手里爆炸了。

虽然命是保住了,但是整条手臂因为炸伤感染而被切除。

养好伤后的王大爷无法继续留在部队,于是转业回家,随后被分配在机修厂里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陈天莱依稀记得,随着机修厂的倒闭,王大爷也成了下岗职工,而且因为90年的时候养老金这一政策还没开始普及,机修厂下岗的这一批人是根本没有交养老金这一说的。

以当时的政策,你在单位干到60岁不需要交任何养老金都可以享受退休金的待遇。

但是下岗的工人,哪怕你是干到59岁也没法退休。

只能领到一笔在当时还算是不错,但是在过几年却仿佛是笑话一般的买断费。

王大爷本身身患残疾,在买断后没过几年就因为旧疾复发,没钱医治而亡。

因为王大爷一生未娶,也没人养老送终,得知老人离世后,还是他父亲陈建生带着几名机修厂的老人为其办的葬礼。

所以陈天莱才对这事记的这么清楚。

这些事情在陈天莱的脑海中也仅仅只是一瞬间就回想出来。

在外人看来,也只是愣神了一下而己。

回过神来的陈天莱立马上前接过水壶帮着王大爷倒茶一边说道“我知道我爸不在这,刚才他就己经回家了,我是没事出来溜达到了这,就想过来玩玩。”

陈天莱因为他父亲的原因,可以说是从小就是在机修厂大院里长大的。

只是最近一年由于天天跑去上游戏厅,这才没时间过来玩。

王大爷也不疑有他。

看着给他倒水的陈天莱,满眼慈爱的说道“来玩好啊,趁着现在多玩玩吧,恐怕要不了多久这里就来不了咯。”

陈天莱心中自然知道是什么情况,但是却还是装着没听懂的样子问道“怎么了?

王大爷,为啥以后就来不了了?”

王大爷拿起旱烟袋装了一袋烟叼在嘴上,然后熟练的用左手滑着一根火柴点燃烟袋锅抽了一口说道“你爸没和你说么?

也对,就你爸那性格,也不会和你说这些事,咱们这机修厂呦,估计撑不到年底就要黄咯。”

“倒闭?

好好的,为啥黄啊?

机修厂黄了他们那些拖拉机推土机啥的去那修去啊,王大爷,这笑话可一点都不好笑。”

虽然陈天莱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是还是配合着王大爷做出一脸震惊的样子说道。

“唉,曾经号称松林县第一大厂的建厂前几年不都也黄了么,还有那食品厂,不是号称只要还有人吃饭就永远倒闭不了么,结果如何,不还是跟着建厂***后面黄的么。

跟他们相比咱们这小小的机修厂又多个什么,黄不黄的不就是上面领导一句话的事么。”

说完,王大爷还叹了口气,随后吸了一口烟袋,缓缓吐出一口青烟。

“唉,我这老家伙也是的,和你这小娃娃说这些干什么,你去找你周叔他们去玩吧。

他们都在车间里呢。”

陈天莱见王大爷不愿多说,于是也只好告辞离去。

向着中间的车间大门走去。

来到车间大门口,一扇十米多宽的大门此时只敞开了一个一米多的缝隙,车间里面时不时传出一阵锤子敲打的声音,以及机械转动的声音。

只不过,此时厂房里面的生音相比于陈天莱印象中小时候过来玩时那热火朝天的景象己经完全大不相同。

曾经的机修厂内,各种车床2班倒,人歇车不歇,每天各种需要加工的零件数不胜数。

烘炉的空气锤更是从来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在陈天莱的印象里,烘炉车间师傅打铁时敲锤子的声音特别有节奏感,每次他来这里都会在那铁砧子旁边看他们打铁看的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