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祖爷对大明很不满
他们之间利益盘根错节,压根不想让出任何利润。
就算能杀得一批东林党,浙党,楚党,晋商,浙商,徽商,但是他们有钱有人,照样能重新扶持一批出来。
毕竟他们掌握了教育的资源,所以大儒都是他们的人。
而且就算能杀了他们九族又有啥用,杀一批上一批。
可能到时候死的就不是他们了,而是自己马上就要暴毙了。
大明朝十六位皇帝有多少皇帝是真正寿终正寝的。
想想就是就觉得头晕。
当初李自成对他们那么拷响,他们转眼就把清军放进来了。
不然以清军的能力,怎么着也不可能那么快打败大明。
这些人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可以永享荣华富贵,就这么把华夏给卖了。
耻辱啊,三百年的耻辱啊。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数以千万的百姓被屠杀。
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灭家灭族。
整个华夏大地哀鸿遍野,生灵涂炭,满目疮痍。
剃发令,文字狱,让整个华夏的科技文化开了历史的倒车。
如果没有建奴的开历史倒车,正常交接政权的话,华夏根本不会遇到八国联军之事。
防汉甚于防洋让他们对出卖整个华夏的利益毫不在意。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出卖起来更不会手软,甚至于比洋人还更残忍。
所以为了阻止这些悲剧发生,一定要拯救大明。
可是要拯救大明太难了。
拯救就必须改革,但是改革一定会动利益集团的蛋糕。
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反对,哪怕真正想为朝廷办事的人知道了。
就算明知道是为大明好,但是他们不拖后腿就不错了,压根不能指望。
所以一定要一步步的来。
路途任重道远啊。
不过在此之前,自己好像己经正式传位于崇祯了,不过不算啥事。
毕竟自己这不是又活过来了,难不成他们还想让自己禅位。
......魏忠贤看着表情从疑惑到沉思,从沉思到愤怒,再到更愤怒的,再到颓废再到眼神坚毅的天启帝。
眼中担忧的看着朱由校,害怕对方再次思虑过重,身体加速不好。
毕竟己经死过去一次了。
再来一次他的心脏就受不了了。
“皇爷,您感觉身体怎么样啊!”
“皇爷,这段时间您应该是太过于操劳了,要不然您好生休养一番。”
魏忠贤的声音把朱由校从思考中拉回现实。
挑了挑眉,确认道:“魏忠贤?”
“是,老奴在,皇爷您有什么吩咐。”
望着眼前满脸褶子的老头,没想到竟然后世大名鼎鼎的宦官。
不过不管后世对魏忠贤多么恶劣的评价,做了多少错事。
就凭魏忠贤能收到别人收不上来的税,提高财政收入。
能给边关发响,稳定边关挡住的关外的建奴,就知道他是有能力的。
所谓的阉党实际上就是帝党,在找到能够替代他的人之前,魏忠贤就不能死。
毕竟看看崇祯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魏忠贤一死,平衡立马被打破。
以东林党为首的文管集团迅速压制帝党,最后一家独大的后果就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政治就是平衡的各方利益,一旦失衡,一家独大,那么离毁灭就不远了。
不过这个魏忠贤确实是权力太大了,要想办法平衡对方的实力,哪怕是家奴,一旦权势过重,离了他就转不了了,也是隐患重重。
而且从后期表现看,魏忠贤此人确实留不得,但是暂时没找到替代的人之前留着待用吧。
......所有跪在龙床前的皇室成员,勋贵武将,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全部目瞪口呆。
“这前一秒己经驾崩了的天启帝,怎么死而复生了?”
想到这里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太医刘沰,眼神不善,就是他刚刚判定了天启帝的死亡。
但是心中还是有点恐惧,毕竟他们刚刚可是亲眼看着天启帝断气的,这做不了假。
这难道是诈尸了!
想到这里的信王朱由检,不由得对朱由校说道:“皇兄,您刚刚脉息全无,要不然在让刘太医给你把下脉?”
刚刚对于皇兄的驾崩他是真的伤心,但是对于皇兄的再次醒来他又是更加不甘心了。
毕竟皇位对于他己经一步之遥了。
皇兄该不会是孤魂野鬼上身了吧?
想到这里,朱由检忍不住想让刘沰去证实下。
对于朱由检的不甘心和内心想法,武将勋贵,和文公大臣都看出来了。
毕竟朱由检太好懂了,所有的心思都在脸上写着。
勋贵们对于此时的情形并不在意,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不管谁上位,都是朱家的天下。
他们依然都是勋贵,富贵依然。
对于文公大臣来说,亲近魏忠贤的自然更希望一切依旧,就算是孤魂野鬼又咋样,他们的权势依旧就行。
但是几个东林党和浙党楚党并不甘心,想附和一下,但是看一看魏忠贤所掌握的势力,外面的锦衣卫可都在呢。
只能默不作声的看着天启帝,默默心里揣测。
朱由校对着朱由检挑了挑眉,笑了笑:“确是如此,虽然朕的身体朕十分清楚,但是还是让刘太医看一看,免得让有些人不放心。”
听到这里的朱由检立马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皇兄息怒,臣弟只是关心皇兄的身体,害怕刚刚的事情再次发生。”
朱由校听到这里不由自主的笑了笑。
“朕多谢皇弟关心了,不过,朕的身体朕十分清楚,就不劳烦皇弟关心了。”
看来这个皇弟心思被彻底挑动了起来啊,也是毕竟皇位这么让人心动。
不过崇祯你这辈子就心动吧,大明王朝不可能在交到你手里,让在亡一次国,毁灭整个华夏的根基。
“诸位大臣,看来对此也挺好奇啊。”
“微臣不敢。”
“微臣不敢。”
以英国公为首的勋贵和以黄立极为首的文官连忙回到不敢。
虽然他们内心非常想知道,但是看着刚刚朱由校己经对信王十分不客气的样子。
还是不要首白的把想法说出来吧。
大不了回去找人打听下,他们自有门路打探到消息,这皇宫漏的跟筛子一样。
朱由校看着百官想知道又不敢问又对自己刚刚诈尸恐惧的样子,不由得再次笑了笑。
“诸位大臣,朕知道你们心中疑惑,朕刚刚确实是去鬼门关走了一遭。”
“更是遇到了洪武爷,洪武爷对朕十分不满意,对如今的大明更是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