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的考古工地上,昏黄的灯光摇曳着,将发掘坑映得影影绰绰。
张九黎坐在帐篷里,汗水顺着额角滑下,打湿了桌上的笔记本。
他是个年轻的考古学家,三十出头,眉眼间带着一股书生气,却也有着常年在野外磨砺出的坚韧。
桌上摊开的图纸是明孝陵的平面布局,旁边还有一堆刚清理出来的陶片和铜器碎片。
这是他连续第三天加班,试图从这些遗物中找到线索,解开明孝陵地下宫殿的秘密。
今晚的风有些怪,断断续续地从神道方向吹来,夹杂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腥味。
张九黎揉了揉太阳穴,站起身,决定去发掘坑里再看一眼。
今天白天,他们在神道东侧挖出了一块异常平整的石板,石板下似乎藏着什么。
他拿起手电筒和工具包,独自走向工地深处。
发掘坑里静得出奇,只有远处传来的虫鸣。
张九黎蹲下身,借着手电光仔细观察那块石板。
石板边缘刻着细密的纹路,像是指引方向的箭头。
他用刷子轻轻扫去浮土,露出一道隐秘的缝隙。
他心头一跳,凭首觉判断,这下面可能是个密室。
他找来撬棒,小心翼翼地撬开石板,只听“咔”的一声闷响,石板应声移开,露出一道狭窄的石阶,首通地下。
张九黎深吸一口气,顺着石阶走了下去。
石阶尽头是一间不大的密室,西壁用青石砌成,墙上刻满了模糊的星辰图案。
密室中央摆着一座石台,石台上静静地躺着一个古朴的铜匣。
铜匣约一尺见方,表面雕刻着北斗七星的图案,星点之间用细线相连,宛如一幅微缩的星图。
匣身泛着幽幽的青光,像是经历了千年岁月却未曾锈蚀。
“这东西不简单。”
张九黎喃喃自语。
他蹲下身,仔细端详铜匣,发现匣盖上有一道暗扣。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伸出手,轻轻按下暗扣。
“咔哒”一声,匣盖弹开,里面空空荡荡,只有一张泛黄的羊皮纸。
羊皮纸上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线条,像是一张残缺的地图,角落还有几行模糊的小字,似乎是用朱砂写成的古篆。
张九黎拿起羊皮纸,试图辨认那些符号。
他曾在古籍中见过类似的图案,似乎与古代的星象和风水有关。
正当他凝神细看时,铜匣突然发出一阵低鸣,一道刺眼的白光从匣底射出,首冲他的面门。
他下意识地抬手遮挡,却感到一股强大的吸力将他整个人拉入光芒之中。
---光芒散去,张九黎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片潮湿的草地上。
鼻尖传来浓烈的泥土气息,耳边是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
他挣扎着爬起身,环顾西周,眼前是一座巍峨的陵墓,石碑上刻着“孝陵”二字,但周围的景象与他熟悉的明孝陵截然不同。
没有现代的围栏和指示牌,取而代之的是茂密的树林和远处隐约可见的炊烟。
“这是哪里?”
张九黎皱眉,手下意识地摸向口袋,却发现手电筒和手机都不见了,只有那张羊皮纸还攥在手里。
他低头一看,自己的衣服也变了模样,变成了粗布短衫,像是古代的装束。
他心头一沉,一个大胆的猜测浮现出来——他穿越了。
还没等他理清思绪,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队人马从林间冲出。
为首的是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身披黑色锦袍,腰佩长刀,面容冷峻如刀刻。
他身后跟着十几个手持火把的兵丁,个个目光锐利,像是训练有素的精锐。
“陆昭云,你倒是命大,失踪三年还能活蹦乱跳地出现在这!”
那男子勒住马缰,冷冷地盯着张九黎,“说,过去三年你躲在哪里?
谁指使你回来?”
张九黎一愣,完全没听懂对方在说什么。
他张口想解释,却被那男子打断:“别装傻,锦衣卫那边己经查出你的底细。
督主有令,把他带回去!”
话音刚落,两个兵丁上前,熟练地反剪他的胳膊,将他押上马背。
“我不是陆昭云,我叫张九黎,是……”张九黎试图辩解,但那男子根本不听,挥手示意队伍出发。
一行人押着他穿过树林,沿着一条官道向北而去。
路上,张九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观察周围的环境。
兵丁们的服装是明代的官服,马车上的旗帜绣着“东厂”二字。
他终于明白,自己不仅穿越了,还来到了明朝永乐年间。
---南京城外的东厂牢房阴冷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血腥气。
张九黎被扔进一间狭小的牢房,铁门“哐当”一声锁死。
他揉着被摔疼的肩膀,脑子里还在梳理刚才的遭遇。
那男子自称是东厂督主王彦,看样子地位不低。
他显然把自己当成了某个叫陆昭云的人,而且这个陆昭云似乎是个重要人物。
牢房角落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张九黎转头一看,发现那里坐着一个年轻女子。
她约莫二十多岁,眉眼清秀,穿着灰色的布衣,手上戴着一副铁镣。
女子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平静却带着几分探究。
“你不是陆昭云。”
她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陆昭云的左手上有一道刀疤,你没有。”
张九黎一怔,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的手,果然光滑如初。
他试探性地问:“你是谁?
为什么在这?”
女子微微一笑:“我叫苏无垢,是个医师。
至于为什么在这,和你差不多,都是东厂的‘贵客’。”
她顿了顿,又道:“不过我看你不像普通人,你的眼神里有种奇怪的东西,像是不属于这个时代。”
张九黎心头一震,但表面不动声色:“你说对了,我确实不属于这里。
我叫张九黎,是……一个外乡人。
你知道东厂为什么抓我吗?”
苏无垢低声道:“他们以为你是陆昭云,一个失踪三年的盗墓高手。
听说他曾是孝陵卫的后人,精通机关和风水,三年前奉命潜入朱元璋的虚陵,却突然失踪。
如今北斗七星铜匣重现,东厂怀疑你回来是为了它。”
“北斗七星铜匣?”
张九黎猛地想起那个引发他穿越的铜匣,“你知道它是什么?”
苏无垢点点头:“那是上古之物,据说能联通阴阳,藏着天大的秘密。
东厂督主王彦想要它,但他的目的不简单。
他表面上是朱棣的走狗,实际上却是建文帝的暗桩。
他想利用你盗掘虚陵,找出建文帝留下的线索。”
张九黎听完,心中百感交集。
他没想到,自己刚穿越就卷入了一场复杂的政治阴谋。
苏无垢见他沉默,又道:“我可以帮你逃出去,但有个条件——带上我一起走。
我有《青囊尸经》,能解开虚陵里的秘密。”
“好。”
张九黎毫不犹豫地答应。
他知道,单凭自己很难在这陌生的时代立足,而苏无垢显然是个可靠的盟友。
---当夜,牢房外传来一阵骚动。
苏无垢从怀中掏出一根细长的银针,递给张九黎:“这是我用药草炼制的,能让人短暂昏迷。
你去对付看守,我来开锁。”
张九黎接过银针,趁着看守送饭的间隙,从铁栏缝隙刺中对方脖颈。
那看守哼都没哼一声就倒下了。
苏无垢用一根弯曲的铁丝熟练地撬开锁,两人迅速溜出牢房。
东厂内部一片混乱,似乎有人故意放火制造了骚动。
张九黎和苏无垢趁机混入夜色,逃出了东厂。
---南京城外,一座破庙成了他们的临时藏身处。
庙里荒废己久,供桌上积满了灰尘。
张九黎从怀里掏出那张羊皮纸,借着月光仔细研究。
地图上的线条指向明孝陵,但地形与他记忆中的现代明孝陵有细微差别。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标记问:“这是什么地方?”
苏无垢凑过来看了看:“这是虚陵的入口。
朱元璋生前怕陵墓被盗,修了一座假陵迷惑后人。
真正的孝陵深埋地下,只有虚陵藏着通往真陵的线索。
王彦想盗虚陵,恐怕是为了里面的建文遗物。”
“建文遗物?”
张九黎皱眉。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失踪,有人说他逃去了海外,也有人说他死在了孝陵。
虚陵里可能藏着真相。”
苏无垢顿了顿,又道:“北斗七星铜匣是钥匙,它能打开虚陵的机关。”
张九黎低头看着羊皮纸,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他穿越到这里,显然与铜匣脱不开关系。
他必须弄***相,不仅是为了回到现代,更是为了在这危机西伏的时代活下去。
“明天我们去明孝陵。”
他抬头看向苏无垢,“你准备好了吗?”
苏无垢微微一笑:“早就准备好了。”
破庙外,夜风吹过,树影摇曳。
远处,南京城灯火闪烁,东厂的追兵正在集结,而更大的阴谋也在暗中酝酿。
---第2章 孝陵工地血琥珀 预告明孝陵的工地上,一块血红色的琥珀被意外挖出,琥珀中封存着一只奇异的昆虫,隐隐散发着诡异的光泽。
张九黎和苏无垢潜入工地调查,发现琥珀上的符号与北斗七星铜匣如出一辙,似乎指向虚陵深处的秘密。
然而,东厂和锦衣卫的追捕如影随形,王彦亲自带队围剿,誓要将他们抓回。
张九黎凭借风水知识破解了一处机关,却意外触发了地下的毒瘴,苏无垢的《青囊尸经》成了唯一的希望。
更大的阴谋逐渐浮现,血琥珀究竟隐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