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落难同州外,更名唤张申
他们三五成群,或坐或躺,有的低声***,有的目光呆滞,仿佛己经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伤口的腐臭,偶尔传来几声痛苦的哀嚎,令人不寒而栗。
然而,在这片凄凉的景象中,房舍一角的一个少年却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他虽然也穿着破旧的粗布衣衫,头发略显蓬松,但仪容整洁,面容清秀,眉宇间透着一股坚毅与从容。
他靠坐在墙角的草垛上,双眼微闭,仿佛在沉睡,又仿佛在沉思。
他的气质如同一颗黎明前的启明星,虽然微弱,却为这片黑暗带来了一丝光亮。
这个人,正是前宋州刺史张蕤的爱女——张惠。
半年前,她还是宋州城中人人敬仰的富家大小姐,锦衣玉食,生活无忧。
然而,命运的无常却将她推入了这场浩劫之中。
唐僖宗乾符二年,关东地区连年饥荒,民不聊生,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巢起义。
起义军从曹州、濮州崛起,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先后攻占了长安、夏州、南阳等军事重镇。
张惠的父亲张蕤,原本是宋州的父母官,却在战乱中被罢免了刺史一职,不久便因病撒手人寰,留下年仅十六岁的张惠孤苦无依。
恰逢起义军攻打宋州,城中百姓纷纷逃难,张惠也只得乔装打扮,混入难民队伍,一路颠沛流离,最终逃到了同州,躲在这片荒舍中,暂时避开了战火的侵袭。
然而,命运并未因此对她仁慈。
就在她以为可以稍作喘息时,一队官兵的到来打破了这片荒舍的宁静。
“何参将,咱们一路赶来,走了有大半天了,再有几个时辰就到营地了。
我看前面有片屋舍,不如先去那里歇息片刻,再赶路如何?”
一个身着盔甲、手执长矛的魁梧汉子指着前方的荒舍,对身旁的将领说道。
“也好,弟兄们也累了,去歇息片刻,吃点干粮喝点水再赶路吧。”
那将领模样的人点了点头,随即下令道:“各位将士听令,前方一公里处歇息一刻钟,然后继续赶路!”
随着命令的下达,那队官兵迅速向荒舍逼近。
荒舍内的难民们听到外面的动静,纷纷站起身来,眼中流露出恐惧与不安。
他们慌乱地收拾着仅有的行囊,挪到角落,屏住呼吸,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未知。
很快,荒舍的门被推开,一队官兵鱼贯而入。
领头的参将环顾了一圈屋内的众人,眉头微皱,随即挥了挥手。
旁边那魁梧汉子立刻大声喝道:“闲杂人等,一律离开,切莫影响我等公务!”
舍内众人听到这话,如蒙大赦,连忙抓起行囊,争先恐后地向屋外奔去。
那魁梧汉子见众人如此顺从,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
然而,他的目光很快落在了墙角那个依旧未动的少年身上,顿时勃然大怒,大步上前,狠狠一脚踹了过去,厉声喝道:“哪里来的黄口小儿,没长眼睛的东西,还不赶快滚出去!”
正在睡梦中的张惠被这一脚踹醒,猛然睁开眼睛,一脸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一众将士。
她迅速反应过来,连忙低头应声道:“各位官爷,小民这就出去,还望官爷不要怪罪。”
说罢,她站起身,快步向屋外走去。
“且慢!”
领头的参将突然开口,目光在张惠身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
“我看这少年五官清秀,口齿伶俐,谈吐不俗,刚好朱防御史没有夫人,身边也没个得力的伺候着,不如把他带回去,留在朱大人身边做些杂务吧。”
那魁梧汉子闻言,立刻上前拦住张惠,示意身旁的士兵将她绑了起来。
张惠心中一紧,连忙跪倒在地,哀求道:“官爷,您看我一介草民,文不成,武不就,绑了我也没什么用处,求求您大人大量,放了小民吧!”
“放了你?”
那参将冷笑一声,“待进了同州城再说吧!
对了,李先锋,记下他的名字,以免回去没有上册,不好交代。”
说罢,他便转身去一旁坐下,开始喝水吃干粮。
那叫李先锋的魁梧汉子用脚踢了踢跪在地上的张惠,不耐烦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
张惠低垂着头,心中飞快地盘算着。
她知道,此时若暴露真实身份,恐怕凶多吉少,便低声答道:“回官爷的话,小民张申,今年十七了。”
那队官兵稍作歇息了一刻钟,便整队出发,押着张惠往同州城方向赶去。
张惠随着大军前行,心中忐忑不安。
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前路漫漫,仿佛一片灰暗。
然而,她并未因此绝望,反而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路如何艰险,她都要活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
夕阳渐渐西沉,天边最后一抹余晖也被夜色吞噬。
张惠抬起头,望着逐渐暗下来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她跟随官兵队伍,步履沉重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
夜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张惠不禁打了个寒颤。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破旧的衣衫,心中涌起一阵酸楚。
曾经的她,身着绫罗绸缎,脚踏锦绣鞋履,如今却沦落到如此境地,不得不感慨命运的捉弄。
队伍中,官兵们低声交谈着,偶尔传来几声粗鲁的笑声。
张惠尽量低着头,不引起他们的注意。
她知道,自己必须小心行事,才能在这乱世中保全性命。
“喂,小子,走快点!”
李先锋不耐烦地催促道,手中的长矛在张惠背后轻轻一推。
张惠一个踉跄,险些摔倒,但她迅速稳住身形,加快了脚步。
“官爷,小民脚力不济,还望见谅。”
张惠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谦卑。
李先锋冷哼一声,不再理会她。
张惠松了一口气,继续前行。
她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平日里跟随父亲学习过一些礼仪和应对之策,此刻派上了用场。
夜色渐深,队伍终于抵达了同州城。
城门高耸,城墙巍峨,城楼上灯火通明,守城的士兵来回巡逻。
张惠抬头望去,心中百感交集。
曾经的她,也曾站在这样的城楼上,俯瞰着城中的繁华景象。
如今,却以这样的身份进入城中,不禁让人唏嘘。
“何参将,您回来了!”
城门处的守卫恭敬地行礼道。
何参将点了点头,示意队伍进城。
张惠被押着,跟随队伍穿过城门,进入城中。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灯火辉煌,行人熙熙攘攘,与城外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
“小子,跟紧了,别想耍花样!”
李先锋警告道,眼神中带着一丝威胁。
张惠点了点头,心中暗自警惕。
她知道,自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才能在这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队伍继续前行,最终在一座高大的府邸前停下。
府邸大门紧闭,门前的石狮威武庄严,彰显着主人的身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