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横渠四句

噶玛兰台 昔营 2025-03-23 20:09:5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还没睡呢?

报的哪个岗位?”

推开李立房门的是他的父亲,一个黑脸个子不高,国字脸硬汉形象的男人。

李立的母亲在他很小时候因为急性胰腺炎去世了,父亲没有再娶,自己一个人拉扯着李立长大,他父亲是县里的民警,基层公安工作很忙,多亏了李立奶奶照顾孩子,不过老人也在李立当兵的第二年去世了。

“爸,我报的乡镇岗,我想着能简单点上岸。”

“你这娃当几年兵还是一股子书生气,那县里乡镇上,工资和城里都差着一半,考上了还没上企业挣得多。”

“市首岗位竞争太激烈了,咱们家也不认识谁,难度太大。”

“你在县里,镇子上,像你爹我这中级警长,全县才4个,虽然没啥职务,这也不好弄的,市里中级警长编制多的很,再说,县里工资才多少钱?

市里架子大,机会也多。”

李立知道父亲的性格脾气,向来是不听自己讲的,便没有再说话。

李父见儿子低头看书,便也关门出去,父子的相处模式大多如此,何况是有一个警察这种强势职业的父亲。

两个月后,李立在进面试的公示通知里,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确实有点失落,但是他并没有太沮丧,他想起今天看到的镇上的红星中学招老师,李立有了新的打算。

红星中学在海德镇,镇子离县城也有十几公里,算是宁海数一数二的大镇子,这个红星中学据说在战争年代,做过指挥所,镇政府后来给学校改名叫红星。

学校老师属于事业编制,和行政岗位虽然是两码事,但是考试内容大差不差。

正好现在国家提倡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李立复员军人的身份让他有了优势,六月的考试一击即中,上岸了红星中学语文教师。

“我就说咱大才子,肯定没问题,当老师好啊,教育育人,比起从政那是更加的海阔天空啊…”电话那头是钱大国,他听说李立考上了老师,打电话过来恭喜。

“你班长我现在跟好大哥,干了一千两百多个烘干塔,今年预计纯利润得有个六百多万…”李立一边感谢着钱大国,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听着他的事业。

“你哥我啊,你也别羡慕,我这是有贵人相助…”李立听他说着贵人,突然想到自己找到工作这件事,应该去和张建国说一下,李立对这位长者很敬重。

吃过晚饭,李立来到了县委宿舍。

“小李,恭喜你,你爸爸当警察,你当人民教师,文武双全。”

三年过去张建国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变成了一头白发,精神头倒是很好。

“张伯伯,不瞒您说,我其实自己也没太多想法,一开始报的县国税局,落榜了才选的教师岗。”

“教书育人,也很好嘛。

而且小李啊,你的选择不一定有错,上峰现在搞改革,事权在收紧,咱们这个国家,几千年向来是皇权不下县,上峰想把握住基层政权,怎么办?

你得知道,这人啊,看未来远不如看过去来的清晰。”

李立尽管此时还不太能完全明白张建国的意思,只当是他在安慰自己,还是连忙道谢。

“张伯伯,谢谢您,其实我还是想从政,毕竟政坛对于我来说,可能更加海阔天空。”

不知道怎么的,钱大国在电话里说的话,被李立反用了过来。

“你是学法律的,有这种抱负倒也能理解,你们法律界的名家张老就曾讲过,学法的意义,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想从政,办法和路子,还是有的……”张建国继续说道“你在学校,要发挥好你的特长,海德镇我了解,以前挂职就在那边,那里经济在县里数一数二,你是学法律的,又是党员,要把业务能力和党员的的先进性结合起来,党员在哪里,那就是一面旗帜,务必把模范带头作用起好……”那一夜,张书记和李立讲了很多,但是却没有和李立讲具体的“方法和路子”,退休前张书记主要负责县委的党建工作,退休后他再没像以前一样上过课,搞过教育,今天他说的很多,李立也听了很多。

六月份天气闷热,换做三年前的县委宿舍,这时间小区正是热闹,多是在外应酬的人刚刚回家,有在院里吹牛的,有相约二场的,今年却格外清净,如同那年李立来时的冬天一般,院里只有零星几个人。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