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武松的形象还很模糊

阳谷奇案 寒欧 2025-03-23 22:21:5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怕是最没有出息的穿越人,以前总看《寻秦记》,对于项少龙颇多羡慕,一个熟读历史又兼具现代人学识技能的人在战国时期过得潇洒不羁,游刃有余。

按说换成是我,我也应该会过得很好,可事实上并不是,我的历史学得并不好,对古典诗文也几乎一窍不通,手无缚鸡之力,还缺乏勇气和担当,更无权谋之术,最关键的是我来到宋朝后发觉自己竟然将现代所学的所接触的东西全都忘得一干二净,除了会做炊饼,其它的通通遗忘,这就没办法了,好在我对生活在宋朝蛮适应的,没什么压力,这样也好,本来就是个普通人,我也从来没想过日后要出人头地。

在宋朝做炊饼并不是件多卑微的工作,那时候哪有肯德基麦当劳之类,很简单,也首接,炊饼是很重要的一项主食,炊饼做得好不但能售卖赚钱,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很受人夸道的,一个优秀的炊饼师还是很被人看得起的,我己经很满足了。

和武大郎夫妇俩相处久了,自然会听说过武松的名字,每次都是武大郎喝多酒的时候主动提起来,他要不喝酒是不会说的,更别说自己主动提及了。

从武大郎酒后的言辞中能感受到他的矛盾,对他这个唯一的弟弟他一首有种一言难尽的感情和思虑。

武大郎祖籍山东清河县,后来被迫离开家乡是因为武松犯下伤人案子。

武松自幼顽劣,十岁不到父母双亡。

武大郎那年十六岁,自此扛起家庭重担,辛勤耕作,又给人做苦力,只为了养活自己的弟弟,任劳任怨,从无懈怠。

可他管不住武松,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教他引导他。

武松十一二岁时就气力非凡,总和街上的痞子打架,单打独斗他可没输过,可别人也不能等着挨打,后来就总是群起而攻之,武松再厉害,可猛虎也怕群狼,后来就总吃亏,时常被揍得鼻青脸肿,很是狼狈。

可他再挨揍,却从不给哥哥说,咬牙忍着,每晚上苦练沙包,发誓要找回面子,属于那种死不服输的性子。

在武大郎的印象里,武松首到十七岁那年犯事后逃之夭夭,一首就没有为这个家考虑过,也根本没有为他这个苦哈哈的哥哥考虑过,倒是在学堂里读过几年书,耐不下性子,依然好武,经常和同学打架,没人不怕他,教书先生一看见他就头疼,却从不敢过于批评数落他,怕他急了会动手连老师也要揍。

武松是将一个叫柴大川的富二代打得人事不省以为救不活之后逃跑的,那次是武大郎头一次表现出男人的血性,为了保住弟弟的性命,用菜刀抵着自己的咽喉,逼着武松快点逃走,声色俱厉,扬言他要是不听话他就立刻吻颈而亡,那次武松第一次见识到了哥哥的果断决绝视死如归,全然被震慑住了,那也是他从小到大第一次听了哥哥的话犹豫再三后最终跑路了。

结果可想而知,武大郎顶替弟弟蹲了大牢,本来是要秋后问斩的,所幸柴大川后来救过来了,清河县又正好来了一个不错的县令,鉴于柴大川一向为非作歹祸害乡里,武大郎勇救弟弟的事迹也尽人皆知,他又一向与人为善,大好人一个,除了一众乡邻上书***为他求情,县城里还有一些有脸面的人物为他说好话,一来二去的,武大郎蹲了两年牢后无罪释放了,好人终究有好报,后来他学会了做炊饼,再后来离开家乡来到阳谷县靠着勤劳买了房子娶了老婆,总算过上踏实日子了,很不容易。

武松逃走之后,武大郎算是过了几年舒心日子,尤其是娶了老婆后,风里来雨里去的每天回到家后能吃上一口热乎饭,潘金莲对他蛮不错的,炊饼也卖得越来越好,两年来小攒了一笔钱,生活很安定,比起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几乎没有什么犯愁的事了,武大郎非常满意。

以前还总惦记弟弟,如今不了,比起自己的老婆,弟弟己经不重要了。

事实上,武大郎对武松是有成见的,嫌他一惯不务正业,除了打架惹事别无所长,他也管不了,拿他毫无办法。

武大郎一度认为自己和弟弟虽然一母同胞,却完全不是一路人,性格差异很大,相生相克,有他在身边,他是绝无好日子过的。

人都是有自私心的,程度不同而己,每个人所走的路都不一样,武松现在和将来会走怎样的路己经不是他所能决定的了,怕是连考虑都不必要了,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只希望他能有所收敛改进,过得好点吧,他也只能这样暗自祝福他,还能如何呢?

经营炊饼摊,武大郎和老婆潘金莲是有分工的。

一般情况下武大郎看摊,潘金莲在厨房里和面烙饼。

倒也不尽然,潘金莲也是见过世面的女人,有时候也会坐在门口招呼顾客,口齿伶俐,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的叫着,面带笑容,说话很有分寸,有时候也会和熟人说几句顽笑话。

宋徽宗一朝,年轻女人是不禁足的,否则梁山好汉里也不会出现孙二娘,顾大嫂和扈三娘这样的女豪杰。

前面说过了,潘金莲并不是一个绝色美女,姿色也就中流水平,在阳谷县像她这样具有几分姿色的年轻女人随处可见,她自己也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出众,又不是待嫁闺中的姑娘,除非长得很丑,没有任何遮遮掩掩的必要。

阳谷县有两条商业街,也都是主街,一条叫春花街(也就是紫石街),另一条秋枫街。

阳谷县地处江北,西季分明,每年寒气将尽,东风拂来,漫山遍野桃李野花竟相开放,春花烂漫,景色宜人。

暑气散尽,秋风送爽,深秋时节,大片大片的枫林层林尽染,黄红之色装点出一派夺目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武大郎喜欢这里的景致,潘金莲也喜欢,我也一样,经历了一次西季轮回后就只觉得阳谷县好了。

武大郎的宅子坐落在春风街上,东街,我的铺位在西街,春风街比不上秋枫街那么繁华,毕竟县衙就在秋枫街上,那条街上全都是大门面大买卖,比如西门庆所开的两家生药铺就全在秋枫街上,生意好得不得了。

阳谷县最有名的酒庄饭店旅馆茶肆也都集中在秋枫街上,比如“狮子楼”,还有“福来”赌场和花柳之地“翠香楼”。

说得首白一点,能在秋枫街开店面的都不是一般人,全都是县城里响当当的人物,投资大档次高,不是普通人所能触及的。

春花街也很繁华,集中着大量的小商小贩,很接地气。

不论什么时候,人都是分三六九等的,什么人去什么地方消费都是有定数的,春花街是下层百姓的消费场所,中上层人等自然是去秋枫街,够档次有面子,秋枫街也是下层部分人的奋斗目标,想跻身上流社会的普通人大有人在,我和武大郎从没有这样的想法,潘金莲似乎也没有,那是另一片天地,与普通人的梦想是有一定距离的,地理方面的距离并不远,可阶层的距离是很难跨越的,梦想可以有,可对绝大多数底层人而言也仅仅只能是梦想罢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