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随着新种植方法初见成效,林羽在清平村的名声愈发响亮。

村民们看他的眼神里,好奇与怀疑己然彻底被信赖所取代,但凡农事上遭遇难题,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找林羽帮忙。

这天晌午,骄阳似火,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向大地,田间地头被晒得滚烫。

林羽刚从自家试验田回来,汗水湿透了衣衫,正打算进屋喝口水解解渴,就听到一阵急切的呼喊从远处传来:“林小哥!

林小哥!”

他赶忙放下手中的草帽,出门查看,只见村里的张大嫂满脸焦急,脚步匆匆地朝着他家赶来。

张大嫂跑到林羽跟前,喘着粗气,话语里满是慌张:“林小哥,可算找到你了,我家那几亩地不知道咋回事,突然生了好多虫子,眼看着庄稼就要毁了,这可咋办啊!”

林羽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水,神色镇定地说道:“大嫂,您先别急,咱去地里看看。”

两人顶着烈日,匆匆赶到张大嫂家的田间。

林羽蹲下身子,目光紧紧盯着庄稼叶子上密密麻麻的害虫,眉头微皱,仔细地观察着害虫的形态,随后又伸手翻了翻土壤,查看虫卵的情况。

过了好一会儿,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脸上露出一丝笃定:“大嫂,这是蚜虫灾害,问题不大,能解决。”

张大嫂一脸担忧,眉头拧成了个疙瘩,疑惑地问:“能行吗?

我用了村里老法子,撒了些灶灰,根本不管用。”

林羽耐心地解释道:“大嫂,蚜虫喜欢吸食庄稼汁液,普通灶灰效果有限。

咱们得用草木灰水喷洒,草木灰里的碱性成分能驱赶蚜虫。

另外,咱再去抓些七星瓢虫来,七星瓢虫可是蚜虫的天敌,能帮咱们消灭害虫。”

张大嫂虽然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但看着林羽笃定的样子,也只能点头应允。

林羽先是帮张大嫂一起收集草木灰,他耐心地指导张大嫂按照一定比例兑水搅拌,边示范边讲解:“大嫂,这水和草木灰的比例很关键,多了少了效果都不好。”

搅拌均匀后,又用一块粗布仔细地过滤,最终得到了澄清的草木灰水。

接着,他带着村里几个年轻小伙,到附近的草丛、树林里寻找七星瓢虫。

烈日高悬,酷热难耐,大家在草丛中穿梭,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打湿了衣衫。

草丛里蚊虫肆虐,时不时就有人被叮咬,忍不住发出几声低呼,但没有一个人喊累。

林羽一边在草丛里寻找,一边给大家传授辨认七星瓢虫的技巧:“七星瓢虫最好认了,背上有七个黑色斑点,大家仔细找,可别认错了。”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抓到了足够数量的七星瓢虫。

林羽小心翼翼地将七星瓢虫放到受灾的庄稼地里,又和大家一起,用简易的喷壶将草木灰水均匀地喷洒在每一株庄稼上。

接下来的几天,林羽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张大嫂的地里查看情况。

一开始,蚜虫数量似乎还没有明显减少,张大嫂有些着急,在一旁不停地念叨:“林小哥,这咋还没啥变化啊,不会不管用吧。”

林羽安慰她:“大嫂,别慌,这些方法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见效。

害虫不是一下子就能被消灭干净的,咱们得有点耐心。”

果然,到了第三天,蚜虫的数量开始明显下降,庄稼的叶子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枯黄卷曲,逐渐恢复了生机。

嫩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诉说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林小哥,真的有效啊!

多亏了你,不然我这一季庄稼可就全完了!”

张大嫂激动得眼眶泛红,拉着林羽的手连连道谢。

这件事很快在村里传开,村民们对林羽更加佩服,他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大忙人”。

每天都有村民来找他咨询农事问题,林羽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手把手地教大家。

然而,林羽并没有满足于在农业种植上的小成就。

一天傍晚,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聚在村口的老树下乘凉聊天。

小虎望着远方,一脸向往地说:“林大哥,我听说外面的世界可热闹了,有会跑的铁盒子,还有不用点火就能亮的灯,咱们这穷山沟,啥时候才能像外面一样啊?”

林羽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虽然自己在农业上帮到了村民,但大家的眼界还局限在这个小小的山村。

要想推动更大的变革,必须让村民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接受新的思想。

于是,林羽开始给大家讲述现代社会的故事,从便捷的汽车、火车,到神奇的电灯、电话,从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到先进完善的教育体系。

村民们听得入神,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向往的光芒。

有人忍不住插嘴提问:“林小哥,那铁盒子跑得有多快啊?

真的不用马拉就能跑?”

林羽笑着解答:“那汽车跑得可快了,比马跑得快多了,而且还能坐好多人,可方便了。”

“林小哥,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外面的世界真有这么好?”

一旁的李大爷抽着旱烟,满脸疑惑地问道。

林羽认真地说:“大爷,这些都是真的。

咱们现在虽然落后,但只要愿意学习,愿意改变,将来咱清平村也能过上那样的好日子。”

林羽的话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尤其是年轻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

他们围在林羽身边,七嘴八舌地询问各种问题,还主动要求林羽教他们更多知识。

林羽顺势在村里的祠堂办起了夜校。

每天晚上,祠堂里都会亮起昏黄的油灯,林羽站在简陋的讲台上,教大家识字、算术,讲述外面世界的见闻和新思想。

村民们早早地吃罢晚饭,带着纸笔,陆陆续续赶来上课。

有的老人虽然年纪大了,学起来有些吃力,但依然认真听讲,一笔一划地跟着林羽写字。

在教识字的时候,林羽会结合生活中的事物来讲解:“大家看,这个‘日’字,就像天上的太阳,圆圆的;这个‘月’字,就像弯弯的月亮。”

大家学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算术课上,林羽教大家算账,怎么计算粮食产量、买卖东西怎么找钱。

大家都听得很认真,还会在课后互相讨论。

随着夜校课程的推进,清平村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

年轻人的眼神里多了一份对未来的期待,他们不再满足于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林羽,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方向,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可能成为改变历史的关键一步,而这一步,他己经稳稳地迈了出去 。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