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风云起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夜色被厚重的窗帘隔绝在外,只余下跳动的火光在金碧辉煌中摇曳。
周公公,这位在慕云邧还未登基之时便陪在身边的老人,他的声音像是古井中的回音,低沉而带着一丝沙哑。
他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每一步轻轻的像是在薄冰上行走,生怕惊扰了正在沉思的上位者。
“陛下……陛下。”
周公公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他手中金丝楠木的托盘里放着奏疏,那厚厚的奏折,似乎承载着整个朝堂的重量。
而他的心中,更是如同千斤重担压着,让他喘不过气来。
“何事如此慌张?”
慕云邧的声音不怒自威,他的目光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上移开,落在周公公的身上。
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周公公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陛下,大火一事,恐非偶然。”
慕云邧缓缓抬头眼神微微一凝,放下手中的朱砂御笔,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龙椅的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
御书房内,安静得只能听到烛火灯芯燃烧的噼啪声。
周公公在玉阶下弓着身子等待陛下的回应。
“继续说。”
慕云邧的声音简短而有力,目光如刀,首视周公公。
“陛下。”
“除去礼部尚书简敬则之女简令仪,简大人一家均己葬身火海。”
慕云邧闻言面色如常起身踱步到鱼池前,抓起一把饵料撒向池中,他冷眼看着鱼儿西下争抢着饵料。
紧接着冷笑道:“过了今夜,这辰国京都的水怕是浑了。”
“水至清则无鱼,至察则无徒。”
“这道理谁都懂,就看看这水到底能有多浑。”
“陛下。”
周公公躬身向前微微颔首道。
“具东宫禀报,昨夜太子殿下未在东宫。”
慕云邧闻言一愣,事情一定有什么玄机,厉声道:“传旨,令刑部崔忱彻查昨夜尚书府失火一案。”
“全力搜寻礼部尚书简敬则之女简令仪下落。”
“老奴遵旨。”
周公公正欲退下,慕云邧忙吩咐道:“东宫的一举一动都给我盯紧了。”
“上一个传东宫消息的线人,也不必在了。”
“是。”
次日清晨。
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之后,隐藏着一座古朴的茅草屋。
屋外的竹编簸箕上,摆满了形态各异的药材,它们在阳光下散发出淡淡的药香,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宝。
简令仪在这片宁静中缓缓醒来,她的视线起初模糊不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清晰。
在她模糊的视线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样貌俊秀的少年人,整齐的用布巾束在脑后。
身着一件颜色淡雅的宽松长袍,上面绣着一些奇异的图案,腰间系着一条粗布的腰带,略有些怪异的挂着一个小竹篓。
他正坐在桌前,专注地捣碎着各种药材,动作熟练而沉稳。
简令仪渐渐恢复了意识,她感到一股温暖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
她试图坐起身来,但身体却像被重物压住一般,动弹不得。
“你终于醒了。”
抬起头,微笑着看着简令仪,“我是这里隐庐的主人,你可以叫我云隐。”
简令仪试图开口说话,但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
“别着急,你的身体还很虚弱。”
“我这二哥也真是,不懂得怜香惜玉。”
云隐走到女主身边,轻轻地为她把脉,“你中了毒,又受了惊吓,身体虚弱经不起折腾。
我己经为你配制了解药,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她闭上眼睛,感受着身体逐渐恢复的力量。
二哥……是他吗?
“这是哪里?”
简令仪警惕的问道,她的声音似乎还有些沙哑。
“还没问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呢?”
云隐不答反问。
“简令仪。”
她淡淡道。
“简姑娘,这里是华安寺后山的一处茅草屋,名曰隐庐。
你先放心在这住着,二哥有一些棘手的事去处理一下,稍后回来。”
“你且安心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