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穿梭在教室与球场之间,脚步轻快得如同装了弹簧。
队友们亲如兄弟,大家一块儿挥汗,一块儿研究战术,那些日子,篮球撞击地面的声响仿佛是世上最动听的乐章。
可好景不长,问题接踵而至。
随着联赛临近,训练强度陡然增大,一天下来,身体像散了架似的。
偏在这时,学习上的压力也如山般压来。
课堂上,困意如潮水一波波侵袭,老师讲的知识点左耳进右耳出,作业错误百出,成绩开始首线下滑。
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眉头拧成个“川”字,严厉地训诫:“苏然,你别忘了自己还是个学生,打球重要,学业就不管了?
再这样下去,别想去参加联赛!”
苏然低着头,紧攥衣角,手心全是汗,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祸不单行,队里也出了状况。
主力中锋赵刚在一次训练中意外扭伤脚踝,伤势严重,医生说恢复期至少得两个月,这意味着关键场次他铁定缺席。
赵刚可是球队内线的定海神针,他这一伤,战术体系全乱套,士气也如霜打的茄子——蔫了。
更糟糕的是,新来的助理教练刘浩似乎总和苏然不对付。
每次训练,刘浩总能挑出苏然的刺儿,一会儿说他防守脚步慢,一会儿指责他进攻选择不合理,当着全队人的面,把苏然批得一无是处:“苏然,你以为进了队就稳了?
就凭你这表现,上场也是拖后腿!”
苏然心里委屈啊,明明自己拼尽全力,却总得不到认可,夜里常常蒙在被子里流泪,满心都是迷茫与无助,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选错了路。
但苏然骨子里那股子倔强劲儿终究没让他趴下。
学习上,他给自己制定了严苛的时间表,课间不再打闹,抓紧每分每秒复习功课,晚上挑灯夜战,困了就用冷水洗脸,习题册一本本刷,笔记做得密密麻麻。
遇到不懂的,厚着脸皮向老师同学请教,哪怕被嘲笑“篮球脑袋学不进知识”,也绝不退缩。
渐渐地,成绩止住了下滑趋势,开始稳步回升。
球队这边,苏然主动站出来填补赵刚的空缺。
他身形偏瘦,打中锋本就吃力,但他憋着一股劲,每天额外加练力量,扛着杠铃深蹲,累到双腿打颤、眼前发黑也不停歇;练习内线技巧,一次次被撞倒在地,摔得浑身淤青,爬起来继续强攻。
同时,他和队友们日夜琢磨新战术,根据现有人员配置,设计出灵活多变的小球战术,让球队在失去主力中锋的困境下,仍保有一战之力。
和刘浩的矛盾也在一场冲突后迎来转机。
那天,刘浩又一次当着众人面数落苏然,苏然终于忍不住,眼眶通红地吼道:“刘教练,我知道我有不足,可我一首在努力,您能不能别总这么打击我!”
刘浩愣住了,看着苏然满脸的委屈与不甘,心中像是被什么触动了。
训练结束后,刘浩把苏然单独叫到一旁,脸上没了往日的冷峻,声音略带沙哑:“苏然,我知道这段时间对你苛刻了。
其实我是看你有潜力,怕你骄傲自满,想激你奋进。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在篮球路上摔过跟头,知道那种滋味不好受……”苏然听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才明白刘浩的苦心。
从那之后,刘浩成了他的“严师益友”,训练时依旧严格要求,但私下里常给他开小灶,传授独家技巧,帮他分析比赛录像,苏然的球技进步飞速。
就在苏然以为一切慢慢重回正轨时,更大的危机降临。
联赛前一周,苏然在一场热身赛中不慎拉伤了右臂肌肉,剧痛袭来,他“扑通”一声摔倒在地,那一刻,他的心仿佛坠入冰窖。
队医紧急处理后,神色凝重地告知:“这伤不轻,一周内想恢复到最佳状态基本不可能,上场参赛风险极大。”
队友们围在身边,个个面露忧色,队长拍了拍苏然的肩膀:“兄弟,别灰心,我们一起想办法。”
苏然望着大家关切的眼神,咬着牙,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要上场,这是我等了这么久的机会,绝不能轻易放弃!”
接下来的日子,苏然成了队医室的常客,针灸、理疗、***,各种治疗手段全用上,每一针扎下去,每一下***的酸痛,他都咬牙忍着。
同时,他用左手练习运球、传球,哪怕不熟练,一次次失误,也绝不放弃,硬是在短短几天内练出了左手的基本球感。
联赛开幕,苏然站在场边,望着灯火辉煌的赛场,听着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右手臂还缠着绷带,但眼神炽热得如同燃烧的炭火。
球队陷入困境时,他一次次挺身而出;被质疑、被打击时,他在黑暗中独自舔舐伤口,又顽强奋起。
此刻,所有的坎坷与磨难都化作他心中的力量,他知道,这场比赛,是他浴火重生的战场,他要向所有人证明:梦想的火焰,永不熄灭!
比赛哨声吹响,苏然如同猎豹般冲入场内,左手熟练地运着球,与队友配合默契,开场就打出一波小***。
每当他用左手投篮得分,全场先是一愣,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对手察觉到他右臂受伤,针对性地加强左侧防守,苏然却狡黠一笑,瞅准时机,一个侧身佯装突破,突然换到右手,在对方惊愕的目光中,轻巧投篮得分。
这一战,苏然带伤上阵,砍下全场最高得分,率领球队一路过关斩将,赢得开门红。
赛后,队友们欢呼雀跃,将苏然抛向空中。
苏然望着夜空,泪水肆意流淌,这一路的荆棘坎坷,只有他自己知道有多难走。
但此刻,他站在了梦想的舞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未来的路,纵有风雨,又何惧之有?
他己准备好,向着更高的巅峰,一路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