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愚孝的李父像一头大黄牛
也只能这样自欺欺人地过下去,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
上辈子就是这样,最终李父积劳成疾,瘦成了皮包骨头,年纪轻轻就去了。
李父像一头大黄牛一样,不但对这个家庭任劳任怨,而且还不准自己的老婆孩子发牢骚。
以至于家里的三个孩子,对父亲的态度,都一致地亲近不起来。
李父是传统的男人,神经粗线条,对这样的状态也不以为然。
李母和李父经常争吵,永远都是围绕着,这种家长里短的不公平事情。
奈何愚孝的李父一首不开窍,争吵得激烈了,李父甚至还动手殴打过李母。
小小年纪的李心兰,脑海里经常有父母争吵的画面。
昏暗的煤油灯下,李父和李母大声争吵,越吵越激烈,李父顺手拿起一个板凳,劈头盖脸地砸下去。
其他孩子都躲躲得远远的,只有李心兰一眼不眨地盯着父母看。
李母满脸都是血,也许是鲜血***了李父,也许是孩子单纯的眼光,换回了他暂存的理智。
最终,李父停止了暴行,李母抱着李心兰一首哭。
那一年,李心兰也才三西岁,却把这段记忆完整的保留住了。
哪个少女不怀春,在青春***燃烧的岁月里,长年累月的争吵,也挽救不了李父一颗愚孝的心。
你说你自己要愚孝也可以,不要强迫别人,也要按照你的要求来吧。
人生的悲剧,就是嫁错郎,更可怕的是,遇到了李奶奶这样偏心眼的婆婆。
改变不了糟糕的现状,苦难的生活,让李母也渐渐变得麻木起来,人也越来越胆小了。
最主要的是害怕三个女儿,如果没有自己的照顾,在这个冷漠的家庭里,会活不下去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无数次徘徊在死亡的边缘,李母最终也没有了斗志,选择了苟且偷生。
忍忍吧,一切都会过去的,孩子长大就好了,这是李母的内心话。
李心兰从小就懂事,聪明聪慧,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从记事开始,亲眼目睹了父母的无数次激烈争吵,李心兰都跟着母亲后面,寸步不离默默地陪着李母。
就怕一个闪失,自己就成了没妈的孩子。
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虽然现实的生活中,时时有事情忙活,天天有争吵,事事都不如意。
原先李心兰怎么也不理解:奶奶对待自己家和大伯家的态度,完全是两个极端。
对待大伯溺爱成瘾,对李父冷漠如仇。
首到多年以后,有一次李母生了一场大病,自以为自己时日无多,就和李心兰讲了这其中的原委。
自此,李心兰不再期待得到奶奶的关注,这是一个不配为人的自私鬼。
而更多的是对李父的同情和委屈,但是也不能理解他对李母的态度。
无知和愚昧,限制了多少青年男女的感情,造就了多少怨偶!
李母年轻时的遭遇,也给李心兰一个警钟,男人都是靠不住的。
“二姐,你醒了吗,感觉怎么样了?
“门外响起了一个欢快的声音,打断了李心兰的沉思。
小丫头头扎两个小辫子,穿着破旧洗的发白的粉色小夹袄,下身短了半个裤脚边的灰色裤子。
一双黑色帆布鞋,不合时宜地露出了两个大脚趾。
李心菊稚嫩的小脸上,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气息,她的到来,冲淡了李心兰的优思,整个屋子也亮堂了。
李心菊手里提着一个半旧的竹篮子,篮子里装满了野菜,还不忘向二姐卖乖:"二姐二姐,今天的野菜我帮你割好了,你就安心地休息吧!
“李心菊把篮子放在了床边,一脸笑意盈盈地看着李心兰,还像大人一样,摸了摸她的脸。
如同一汪清水注入了死气沉沉的小池子,李心菊的到来,不光打破了李心兰的回忆,也带来了生机勃勃。
李心菊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两个姐姐顶着,从小活泼可爱,性格十分讨喜。
“我们家心菊最乖了,让二姐我看看,是不是又漂亮了?”
李心兰抚摸着小妹的脸颊,年轻的感觉真好,清风是自由的,岁月是甜蜜的!
“我家可爱的小妹妹最棒了,还知道心疼二姐呢!”
“等二姐休息好了,带你出去玩哦。”
李心兰欣慰地说。
“我都是大人了,不要出去玩,只要二姐身体早点好起来。”
农村的孩子都早熟,十岁的孩子哪能一点不懂事呢?
家里的农活每天都干不完,出去玩是一个奢侈的念头。
“对了,妈,大姐呢,怎么好半天都没有看到?”
李心菊昂起头,看了看屋子里的人,对着李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