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她起初并未在意,直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杨雪。
手指微微颤抖,苏雅展开第一封信,日期是三年前。
信中林墨川承诺每月固定汇款,并询问杨雪是否需要更多帮助。
苏雅连忙翻看其他信件,里面是一张张汇款凭证。
苏雅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
每封信都证实着一个事实:林墨川这三年来一直在大量资助杨雪一家,金额远超家庭预算的合理范围。
三年前,杨雪的丈夫,也就是苏雅丈夫的三弟,在工地上事故死亡,工地赔给杨雪50万。
杨雪说她想让他儿子亮亮也到城里上学,将来不用像孩子爹一样干工地的活。
苏雅丈夫跑前跑后,用这50万赔款帮杨雪买了一套我们小区的房子,说是方便照顾她们母子。
“这就是为什么家里总是资金紧张的原因?”
苏雅喃喃自语,回想起每次提出购买新家电或给孩子报兴趣班时,林墨川总是皱眉说经济紧张。
“三年来,他给了她二十多万…”苏雅跌坐在沙发上,双手捂住嘴巴。
这些钱本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可以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提前还完自己家的房贷。
窗外下起了雨,雨滴拍打窗户的声音与苏雅的心跳重合。
丈夫林墨川是他的大学同学,属于山沟沟里考出来的金凤凰。
两人大学期间恋爱,大学毕业就留在了学校所在的城市。
买了一套60平方的小房子,目前还在还着房贷。
平常丈夫的工资不给苏雅,说是要用来还房贷,还要留一部分打给老家的父母,供养家里老人。
有时甚至会问苏雅要钱,诸如二弟要盖房子,三弟要娶媳妇这些事。
苏雅作为妻子,虽然不情愿丈夫无下限地帮助老家人,但也从没说过什么。
毕竟是生养之恩,肯定要报。
苏雅自己也有工作,虽然为了照顾孩子,属于半天的班,工资只有4千,但也勉强够她和孩子的吃穿。
至于丈夫,工资多少苏雅也不清楚,他很少往家里拿钱,苏雅指望不上他,后来都懒得问了。
日子紧紧巴巴地过着,大儿子想要的天文望远镜舍不得买,小女儿想报舞蹈课也被丈夫抱怨太贵了,还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