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白蜡封账本(发现盐税亏空链)

九阙策 袁七星 2025-03-21 10:07:38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寅时三刻,灵堂的素纱被穿堂风吹得猎猎作响。

谢昭华跪坐在蒲团上,指尖摩挲着半枚铜钱上的盐字刻痕,东厢房传来的瓷器碎裂声仿佛还在耳畔炸响。

"小姐,沈太医到了。

"暗卫惊蛰无声跪在幔帐后,肩头落着未化的雪粒。

青玉帘掀起时带进一缕苦药香,沈听白背着乌木医箱踏进灵堂,鹤氅上金丝绣的忍冬花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他径自掀开棺椁前的白麻布,银刀划过尸身喉间:"令尊舌苔泛青,指甲有黑线,大小姐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沈大人是来验尸,还是来***?

"谢昭华将铜钱收入袖袋,染血的账册啪地甩在供桌上。

刀尖突然抵住她咽喉,沈听白眼底映着跳动的白烛:"你给他灌了多少附子汤?

中风之人用此药,无异于催命符。

"冰凉的刀刃贴着动脉游走,"那夜我隔着屏风听见瓷碗碎裂声,想必是令尊发现药有问题时,己经太迟了。

"灵堂外的风雪声骤然尖锐。

"父亲教我打算盘时说过,舍小数才能取整数。

"谢昭华忽然握住刀刃,血珠顺着掌纹滚落,"就像沈大人三年前为扳倒太医院使,亲手在师母的药里加朱砂。

"沈听白瞳孔骤缩,腕间青筋暴起。

当年他跪在刑部门口呈交证据时,正是眼前这少女扔给他一袋金叶子:"死人是翻不了案的,沈大人不如留着银子打点牢饭。

"刀锋当啷坠地。

"寅时末刻换防,沈大人有半炷香时间。

"谢昭华将染血的帕子扔进火盆,火光窜起时照亮她唇畔冷笑,"查不出我父亲真正死因,您书房暗格里那些《青囊毒经》抄本,明日就会出现在都察院案头。

"---卯时初,密室惊蛰举着烛台照亮斑驳砖墙,谢昭华用铜钱边缘划过砖缝,第三块青砖应声弹开。

父亲临终前瞪着眼睛重复的"白蜡"二字,竟是指藏在这堵暗墙后的密室。

二十口包铁木箱整齐排列,掀开的箱盖里却不是预想中的金银,而是码放整齐的白蜡封筒。

谢昭华掰开蜡封时,松香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每支蜡筒里裹着带血的盐引文书,日期竟能追溯到二十年前祖父掌家时期。

"天启三年,扬州盐课司提举王崇山灭门案。

"她展开卷宗,泛黄的宣纸上画着七具尸身的朱砂标注,"原来那批失踪的官盐,走的是我们谢家的漕船。

"惊蛰突然吹灭蜡烛。

密室顶板传来脚步声,谢明远的嗓音带着醉意:"...那丫头定是把真账本藏在棺材里,让蛟龙帮的人亥时来开棺...""咔嗒"一声轻响,谢昭华将蜡筒重新封好。

父亲用二十年鲜血封存的秘密,正在她手中化作淬毒的刀。

---辰时,宗祠谢昭华跨过门槛时,十二扇雕花门轰然闭合。

谢明远端坐祖宗牌位下,五位族老像秃鹫般环伺在侧。

"华儿可知这是什么?

"谢明远抬手掀开红绸,青铜匦上"纳谏"二字刺目生辉,"你私通寒门御史的消息,今早己传遍琅琊郡。

"三叔公颤巍巍举***状:"女子掌家本就有违祖训,如今竟敢勾结外官..."诉状末尾盖着崔氏家主的狼头印,墨迹还湿漉漉地反光。

谢昭华忽然轻笑出声。

她解开孝衣露出素锦中衣,心口处赫然缝着块巴掌大的黄绢——那是三年前圣上亲赐的"贞烈"匾额残片。

"昭华守孝期间,按律不得更衣。

"她指尖抚过绢布上干涸的血迹,"倒是叔父衣襟沾的胭脂,像是百花楼新制的醉芙蓉?

"谢明远猛地攥紧袖口。

昨夜他确实在百花楼密会崔氏的人,却不知何时沾染了***官妓的胭脂。

"说到勾结外官..."谢昭华突然扬手,十二枚蜡筒如利箭钉在祖宗牌位前,"不如请叔父解释下,谢氏漕船为何出现在每起盐案现场?

"祠堂陷入死寂五叔公突然扑向蜡筒,却被惊蛰的剑鞘击碎膝盖。

谢昭华踩住滚到脚边的蜡筒,蜡封裂开处露出半张兵部调令——签发日期正是父亲暴毙前三天。

"你以为拿捏着铁器走私就能威胁我?

"谢明远额角青筋暴跳,"这满屋子的盐案证据,足够诛谢氏九族!

""所以昭华请了位贵客。

"谢昭华侧身让开门户,晨光中徐徐走入的身影让所有人僵住——琅琊郡守捧着尚方剑,似笑非笑地踩过满地蜡屑:"本官也很好奇,谢氏宗祠的地砖下,究竟埋着多少具盐丁的尸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