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准备逃荒
位岚感觉通体舒畅,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不多时她就舒服的睡着了,在等她醒来的时候,闻到了一股臭味,她西处看了看,也没有找到味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后来又嗅了嗅自己,这才知道味道是从自己的身上传出来的。
她赶紧用灵泉水冲洗身体,洗完之后她发现自己自己不仅变白了,还感觉自己整个身体变的轻盈了,浑身充满了劲儿。
她的红褐色木质手镯是她卫氏家族祖传的手镯,谁也不知道这个手镯有什么用处,但是爷爷要求她必须一首戴在手上,没想到竟然和她一起穿越了过来,而且还激发了空间异能,她的空间并不大,只有一百来平。
有个这个空间,在逃荒的路上有多大的困难她都不怕,这就是她的后盾。
其实这些年她存下的食物也没有那么多,大多是一些从山林中猎取到的,因为平时在那个家里她跟本就吃不饱,所以经常到山上打打牙祭,也没有想过存下多少口粮,大多都被她吃掉了,再加上她基本很少有接触铜钱的机会,只能靠自己上山做陷阱,打猎才能收集到了一些野兔和野鸡,包括还攒下了一部分野鸡蛋,这些都放进空间中,反正也坏不了,自己可以随时拿,随时吃。
“大姐,你在干什么呢!”
屋外传来了位小弟的声音。
“没什么,我就是找上次咱家换下来的那把菜刀。”
位岚赶紧回答道。
她想当时就把刀给藏了起来,索性这么多年以来,李荷花也没想起来过这把菜刀,是时候该拿出来了。
太久没有用过,刀刃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就锈迹斑驳,需要好好打磨一番。
大宋朝的盐和铁是不允许私自买卖的,而且还是有定量的,每家每户一次能买的量并不多。
民间采矿治铁和制作铁质农具都是被明令禁止的。
这样一来,农民能制作出来的铁质器具的价格会非常高,但是量还特别少,同时质量也不见得能有多好。
卫家一共只有十几口人,卫老头和卫老婆子,还有老大夫妻两个,再加上他们的两个孩子,大儿子今年十八岁,小儿子今年十五岁。
老大家的来给你个孩子,之前一首在私塾跟着夫子一起读书,自从去年的年头不好以后这才断了求学之路,现在家家户户都快吃不饱饭了,哪还有闲钱送他去读书。
也行老大家的大儿子卫思诚心高气傲的看不上村里人,一心只想着攀附有钱人家的女儿,这才一首耽搁了下来,不过也幸好没有娶妻,家里正好不用多养一个吃闲饭的。
老卫家分家的时候一共有良田10亩,旱地6亩,手扶犁杖一个,锄头两个,菜刀两把。
想当年分家的时候还算公平,后来又添置了一些东西。
卫树根现在有良田五亩,旱地三亩,锄头一个,菜刀一把,对了还有一把前段时间坏了的那把崩了刀刃的炒菜刀,一共是两把菜刀。
又等了几天,一首也没有等到朝廷的赈灾粮,本来上次派发下来的粮食就都是一些陈年的粮食,甚至还掺杂这一些沙砾,石块什么的。
每次做饭前都要先挑拣一番,等清理完了,就会发现真正能吃的也才一半左右,所以那点赈灾粮根本就不够吃。
靠山村的人在村长的带领下己经着手准备逃荒。
李荷花为了让家里人有更多的粮食吃,她把家里所有带壳的粮食都磨成了粉,搭配着野菜一起吃。
还有一些玉米芯也磨成粉后,用来掺合着一起吃。
(此处的玉米芯不是玉米粒的心,而是玉米棒中间的软绵的部分。
)“娘,我们去奶奶那里借点粮食吧!”
卫美丽询问道“不许去,你奶奶家的粮食也不多,咱家的粮食够吃,还有不老少呢!”
卫树根说道。
李荷花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本来两家的就没有多少感情,老人从小就偏心老大,对他们家的事情就不怎么管,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以后老两口打着孝道的名义来要粮,她们也是逼不得己在这种粮食紧缺的情况下想出来保护吃食的一种方法。
逃荒的时候也不知道老宅的是怎么想的,也从来没想过找他们商量一下,也不知道是一起逃,还是各家管各家的事情呢!
不过既然没来问,那就自己过好自家的吧!
想来也知道这里头老大两口子没少掺和,要不然老两口也不至于对他们一家问都不问。
李荷花挑了挑眉然后说道:“我和老二去吧!
你在家里收拾东西。”
娘儿两个风风火火的就朝着卫家老宅走去,与他们的三间毛坯房不同的得是映入眼前的一排青砖瓦房,这可比她家的房子宽敞明亮的多。
想来也是,如果家底不丰厚,也不会送老大家的两个孩子去读书,在他们这个朝代,读书是很费钱的一件事情。
李荷花嘱咐道:“到了那里,你就哭,要不然你那个偏心的爷爷奶奶可不会给咱们粮食。”
卫美丽一副我懂的样子:“娘,你放心吧!
这个我懂,您就瞧好吧!”。
当李荷花领着卫美丽走进老宅的时候,卫老头轻轻瞟了一眼他们站着的方向什么话也没说。
李荷花也不感觉尴尬,她是出了名的脸皮厚,这算什么,山不就我,我就山。
“爹,忙着呢,我娘呢!”
位老头手中的活计并没有停下,也没有回答她的话。
而是大声喊道:“老婆子,出来一下。”
陈兰芝看到站在院子里的母女二人,立即就耷拉下脸,瞬间脸色难看的问道:“你们来干什么。”
卫美丽眼泪刷的就流了下来,哭喊道:“奶,爷,你们救救我们家吧!
借点粮食给我们吧!
家里实在没有吃的了。”
陈兰芝冷哼一声:“你怎么还有脸来借粮,我们早就分家了,如今我们和老大一家生活,我们这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呢,哪里还有粮食给你子?
我们没去找你们要粮食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