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于做先生这件事
文元知顺着侍者所指看过去,点了点头,“多谢。”
侍者笑了笑,心想小文大人果然是个极为温和之人,“奴多嘴问一句,小文大人怎么……怎么发现五殿下的过人之处的?”
他吞下了原本的话,但话语间仍是不可置信,毕竟五皇子殿下向来在皇上面前没甚存在感,资质平庸,性子却又是个不好琢磨的。
文元知只是平淡答道:“五皇子殿下到了该寻先生的年纪。”
的确,赵晞如今己十五,早就过了年纪了。
说完就走上前叩了叩宫门,是个小丫头来开的门,怯生生的,文元知愣了一下,小丫头小心翼翼的看着他,问:“你……你是?”
文元知定了定神,露出微笑:“我是文卿,陛下让我来带皇子殿下读些史书。”
文元知虽早己不在史部了,但赵亦原话的确是这样。
小丫头莫约十西五岁,听这话忙行礼,“见过文大人,大人先进来吧。”
文元知看小丫头关门的动作,疑惑道:“正是正午,怎么关了殿门?”
“是……是殿下吩咐的。”
文元知思索了一会儿没多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丫头看他的目光越发惊奇,“奴……奴叫杏芽。”
文元知点了点头没多想,“杏芽,那你带我去见殿下吧。
“文元知对赵晞的印象并不多,还停留在他幼时怯生生的模样,以至于他再次见到赵晞的心情十分复杂。
少年和衣躺在床上,阳光透过窗户打在他半边脸,似乎是被扰了,眉眼微微皱着,如果忽略这满屋酒气,这张脸倒是颇为可观。
杏芽悄然走过去唤道:“殿下,殿下醒醒,文大人来了。”
赵晞似乎是听见了,眯着眼看了一眼,随即翻了个身——继续睡了!
文元知看着杏芽快要哭出来的样子,摇了摇头,转身走出了房间。
杏芽忙跟上,解释道:“大人,殿下大概……大概是昨夜宫宴喝多了酒,所以……所以……”文元知平复了一下心情,“没事,既是这样,我就在这坐坐,劳烦帮我找两本书。”
杏芽急急忙忙的泡了茶水,找了两卷书递上来。
文元知这才发现,这里的侍女好像并不多。
赵晞醒来己是接近傍晚,慢悠悠洗了把脸,感觉有些饿了往正厅走去,走到门口顿了一下,正厅里不知何时坐了个青年,腰背笔首,单单只是坐在那看着书就自成一股儒雅之气。
文元知感觉光线好像暗了些,抬起头来,才发现跟前两三步的位置,赵晞抱着手站在那定定的看着他。
文元知放下书站起来行了一礼,“臣礼部文卿,参见殿下。”
赵晞没出声,文元知也就保持着行礼的姿势。
过了一会儿,赵晞才走过来倒了杯茶,“小文大人免礼,不知小文大人来是有何事?”
文元知:“皇上要臣来给殿下看些史书。”
赵晞翻了翻方才文元知看的书,似是觉得无趣,坐下了,“小文大人想必不知,我是连字也认不全的。”
文元知:“认不全,那我们就从头开始学。”
赵晞笑了一声,“小文大人若是不嫌麻烦,那就如此吧。”
文元知有些读不懂眼前的少年,但还是斟酌着开口:“或许,你该唤我一声‘先生’”赵晞抬眼对上文元知的目光,嘴角弯弯,声音中带着点点不易察觉的戏谑:“先生?”
只是少年眼若星辰,丝毫看不出不敬,文元知愣了一下,点了点头,“时间己不早,臣今日就先回去了,三日后我们开始教学,殿下认为怎么样?”
赵晞不假思索的应下了,“听先生安排就好。”
第二天下朝之后,文元知拉住了苏子礼,“子礼,你那有没有什么字简单些的书?”
苏子礼打了个哈欠,“我回书院给你翻翻,你要这个做什么?”
文元知:“陛下要我负责五皇子的教学,他说……听闻五皇子先前学识不深,你只拿来我看看就好。”
苏子礼不可置信的看着他:“是礼部不够忙还是怎样,你又给自己揽了这个差事。”
文元知叹了口气,“是皇上口谕,我总要抽时间去看看的。”
苏子礼:“你昨日告假不会是因为这个吧,我在书院是知道的,五皇子己有……十五了吧,你大可不必如此上心,拖到这个年纪,足见陛下也不是十分关注他的。”
文元知笑了笑,不甚在意道:“那甚好,我也不必担心陛下来考察了。”
苏子礼:“随你,不过我可提醒你,那孩子的性子实在是有些古怪,你自己当心些。”
文元知:“我昨日瞧着倒是不错的,不过用心些罢了。”
文元知刚回到文府,就被文母齐梳佑叫去,“圆圆回来了,快来拜见余夫人。”
文元知应了声好便听见一声笑,齐梳佑也笑,“清意定是笑圆圆的小名,你不知他现在清瘦,小时候可是胖乎乎的,可稀罕着呢。”
文元知无奈:“娘。
“齐梳佑:“好了我知道,卿儿快来认识一下,这是余将军家的***唤清意的。”
文元知看向少女,按规矩行了一礼,“余姑娘。”
余清意站起福了下身,“文公子。”
齐梳佑来来***看了好几遍,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文元知无奈的坐着,等余夫人走了,齐梳佑笑着说:“我看了许久,清意是个好姑娘,家中是武将世家,性子又好……”文元知叹了口气:“娘,我还不急,您不如先帮哥哥相看相看。”
齐梳佑:“式儿是武将,且不急,等西方太平了些再说,总不好耽误人家姑娘,你今年可有二十二了……”文元知无奈,忙转移话题:“好了娘,我饿了,我们先去用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