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涉权谋,朝堂暗涌
待宾客散尽,尚书府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却又似暗潮涌动。
苏瑶光回到自己的院子,屏退了丫鬟,独自坐在窗前,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
这时,青儿匆匆走进来,神色紧张,附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小姐,老爷从宫里回来后,就一首和夫人在密室商议,还提到了陛下和朝堂局势,似乎有大事要发生。”
苏瑶光心中一动,看来自己与君御天的命运齿轮己经开始转动。
她深知,想要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中站稳脚跟,必须主动出击。
第二日,苏瑶光以向父亲请教经世学问为由,来到了尚书的书房。
书房内,尚书苏文正眉头紧锁,看着手中的奏折,满脸忧虑。
见女儿进来,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瑶光,你怎么来了?”
苏瑶光福了福身,不卑不亢地说道:“女儿听闻父亲近日为朝堂之事操劳,心中担忧,特来为父亲分忧。”
说着,她目光落在桌上的奏折上,那是关于黄河水患的奏报。
苏瑶光心中一动,计上心来。
她抬起头,认真地说道:“父亲,女儿近日夜观星象,发现紫薇星旁有异动,恐有灾祸降临。
结合这黄河水患的奏报,女儿推测,此次水患怕是比想象中还要严重。”
苏文正惊讶地看着女儿,他虽不信这些神神鬼鬼的说法,但苏瑶光向来聪慧,他也不禁多了几分思量:“你所言当真?
这可不是小事,若随意揣测,可是欺君之罪。”
苏瑶光微微一笑:“女儿自然有十足的把握,父亲若不信,可派人去黄河沿岸探查一番,便知女儿所言非虚。”
苏文正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也罢,我且派人去查探,若真如你所说,再做打算。”
几日后,派去黄河沿岸的人回来,证实了苏瑶光的预言,此次水患严重,若不及时治理,将危及周边数省。
苏文正不敢耽搁,立刻将此事上奏朝廷。
君御天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惊,当即召集朝中大臣商议对策。
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这时,苏文正站出来,将苏瑶光的预言和探查结果如实禀报。
君御天听闻,心中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女子起了几分好奇,他问道:“此女竟有如此见识?
可愿入朝为官,为朕分忧?”
苏文正面露难色:“陛下,小女乃闺阁女子,从未涉足朝堂,恐怕……”君御天摆了摆手:“朕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有真才实学,男女又有何妨?
传朕旨意,宣苏瑶光入宫面圣。”
苏瑶光得知自己被宣入宫,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她精心梳妆打扮,换上一身素色长裙,尽显淡雅气质。
踏入皇宫,苏瑶光被这宏伟的宫殿和森严的守卫所震撼。
在太监的引领下,她来到了御书房。
君御天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这个女子,只见她面容清秀,眼神坚定,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聪慧之气。
“民女苏瑶光,参见陛下。”
苏瑶光盈盈下拜。
君御天打量着她,开口问道:“苏瑶光,你可知欺君之罪的后果?”
苏瑶光不慌不忙地回答:“民女不敢欺瞒陛下,所言句句属实。
此次黄河水患,关乎百姓生死,民女虽为女子,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君御天微微点头:“好,朕问你,若你是朕,该如何治理这水患?”
苏瑶光沉思片刻,说道:“陛下,治理水患,需分三步。
第一步,即刻调配物资,运往受灾地区,救济百姓;第二步,派遣得力官员,前往黄河沿岸,组织百姓抗洪救灾;第三步,待水患过后,对黄河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加固堤坝,以防后患。”
君御天听后,心中暗自赞赏,这个女子果然有见识。
他又问道:“那所需的物资和银两,你可有筹措之法?”
苏瑶光微微一笑:“陛下,民女有一计,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募捐活动,号召富商巨贾、达官贵人捐款捐物。
同时,朝廷可发行赈灾债券,百姓购买债券,待水患过后,可连本带利收回。
如此,既能解决物资和银两的问题,又能增强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君御天听了,不禁拍案叫绝:“妙!
苏瑶光,你果然聪慧过人。
朕命你协助户部尚书,共同治理水患,若能成功,朕必有重赏。”
苏瑶光心中一喜,连忙谢恩。
她知道,这是她踏入朝堂的第一步,也是她与君御天合作的开始。
从这一刻起,她将正式卷入这权力的漩涡,与君御天携手,共同改写这天下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