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员工把发票弄丢了(上)
这样的情况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不知道这一次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
感受到郑总需要支持,我发了个信息给他:“郑总,骂完人过来喝茶吧。”
一个小时后,郑总余气未消的来到我的办公室,有些尴尬的说:“让肖导见笑了,让一个销售部员工给客户送发票,客户见发票打款。
公司急着用这笔款,结果员工在路上把发票弄丢了!”
郑总说的时候,胸膛起伏,看来真是气得不轻。
员工的这种错误虽然不是主观性的,但是确实让人无语,我完全能够理解郑总这一刻的心情,安慰郑总说:“事己至此,赶紧补救吧,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郑总稳定了一下情绪,说:“我气的不是他把发票弄丢了,气的是他的不负责任。
他害怕无法交代,为了逃避责任,居然带着辞职书来和我说,你说可恶不!”
原来事件还有续集。
我更加理解为什么这次郑总的脾气比以往更大了,郑总平时很关心员工成长,这次看到员工犯错,居然选择辞职来面对,他是恨铁不成钢。
看着郑总久久不能平静,我又安慰了一句:“喝杯茶消消气,千万不要背情绪的黑锅!”
郑总似乎没听清,反问我:什么是情绪的黑锅?
我解释:“你的员工弄丢了发票,知道事情严重,内心肯定很自责、很痛苦,这本是他的负向情绪。
因为丢了发票,又因为一份辞职书,他的负向情绪被你背上了。
你在背他的情绪黑锅,你没有留意到吗?”
如果有人代人受过、受冤屈,我们就说这人在“背黑锅”,通常指的是某个事件。
还有一种黑锅是情绪上的,很多人是主动去背了别人的情绪黑锅还不自知,郑总现在就是典型的“背情绪的黑锅。”
停了一会儿,郑总终于转过弯来了:肖导,你是说,他丢了发票是有情绪的,可是现在情绪变成我的了,而他交个辞职书就解脱了,我就成了背黑锅的了,是这样吗?
我严肃的看着郑总说:“是啊。
要想成就更大的事业,你做不到情绪收发自如可不行啊!”
郑总点头:“按你这么说,我好像经常因为别人的情绪而有情绪。
情绪一上来,不但事情没有妥善解决,还伤人伤己、破坏关系,我也挺苦恼的。”
郑总喝了口茶,完全冷静了下来,向我请教:“肖导,因为别人的情绪而有情绪,要怎么调整呢?”
我看到郑总有了觉察,并且有了调整的心愿,就选择了一个方向给予支持:“升起慈悲心可能会好很多。”
郑总有些疑惑的说:“慈悲心?”
我解释给郑总听:“是的,慈悲心,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
你若能遇事冷静,感受他人的痛苦,就再也不会背情绪的黑锅了。”
郑总复述了我的话:“慈悲心,感受他人的痛苦,那要怎么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呢?”
我对郑总说:“比如你这位员工丢了发票,带着辞职书来告诉你发票丢了,你先不要马上评判对错,先聆听他的正面动机,感受他从丢了发票到这一刻的情绪。”
郑总按我的引导,慢慢闭上了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尝试感受那位员工的情绪。
不一会儿,郑总睁开眼睛缓缓的说:“谁都想把事情办好,如果是我把一件重要的事情搞砸了,一定会很痛心,很气愤自己办事不小心,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只有以死谢罪。”
郑总描述得挺有画面感的,我微笑着说:“你能感受到他的痛心,就是感受其苦,看到你的员工身在情绪的苦难中,你愿意帮助他走出来吗?”
我没有让郑总马上回答我,而是让他闭上眼睛去感受那位员工的痛心,并放大这份痛心的感觉。
过了一会儿,郑总睁开眼睛,面容慈祥了很多:“肖导,我感受到他的苦了,我愿意帮助他走出来。
当发现发票丢的那一刻,他一定是非常痛苦的。
他都己经那么痛苦了,我还对他大发脾气,简首就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
我接着问郑总:“感受一下你这一刻的情绪,是怎样的?”
郑总笑着说:“不生气了。
当我能感受到他的情绪,看到他的不容易,不但不会骂他,还很想给予他关爱。”
我赞赏的看着郑总说:“这就是你的慈悲心升起来了啊!”
我知道,郑总以后不会受他人的负面情绪影响,遇到事情也不会轻易掉到负面情绪中了,因为他能感受到他人的苦难,并愿意帮助其拔除其苦。
我继续启发郑总:“再来看看你那位员工的行为,丢了发票,为了不让你难做,为了承担责任,他主动交上辞职书,以死谢罪。
你觉得他到底是个负责任的员工,还是个不负责任的员工?”
郑总认真的说:“心态上负责任的员工,但是行为没有效果。
肖导,你以前在课上教过我的,现在我领悟更深了,谢谢你又让我拓宽了视野,我现在回去,找到刚才被批评的员工重新处理一下。”
我说:“愿意尝试新的可能去解决同一件事,而且有超强的执行力,我欣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