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令人啼笑皆非的由头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杨朝晖是掐着点儿到的。

这也是他当了书记秘书以后形成的习惯。

其实,他进入房间之前,就己经听到了里面的喧闹声。

推门进去,一桌子的局长刷的站了起来,好像进来的就是书记本人,而不是他的化身。

虽然杨朝晖也没有少陪书记出席这种场合,但真正一个人身临其境的时候,这些人的举动,还是把他整得不会了。

好在他反应快。

马上双手作揖,说到,“得罪得罪,在下来晚了。”

马主任看了看身旁的刘局长,说道,“我的任务完成了,喝酒就看你的了。”

刘局长快步走到杨朝晖身边,拉着他到主座上就坐。

看到他坐下,一桌的局长,这才纷纷落座。

杨朝晖环顾西周。

这些局长们,无论是年龄或者是职级,都要比他大出不少。

现在一个个都沦为陪席,这叫杨朝晖手足无措。

就对刘局长说,“咱俩换换座。”

说着就站起来,刘局长也赶紧站起来,双手放他肩上,用力一按。

说道,“虽然是私下聚会,但该讲的规矩还是要讲。”

杨朝晖说,“又不是啥正式场合。

论年龄,论职务,都轮不到我坐主位。”

刘局长还没说话,其余的局长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这有啥呀?

你萝卜小,可是长在辈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大家也都能揭开。”

“今天如果你不坐主位,谁还敢坐主位?”

杨朝晖见状,也不好违拂大家的好意。

重新坐下,刘局长就吩咐上菜。

说是上菜,实际上是开始上热菜。

杨朝晖到来之前,桌子上己经摆好了凉菜。

所以刘局长吩咐上菜就是上热菜的意思。

而上热菜是不耽误喝酒的。

刘局长看了一眼服务员。

“人都到齐了,斟酒。”

其实,每个人面前的酒杯,都己经斟满了酒。

说是斟酒,实际上是专门为杨朝晖倒酒。

这个规矩,倒是杨朝晖没有领教过的,一时间竟然有点受宠若惊了。

刘局长这才站起来,说道。

“今天是周末。

咱们只讲友情,不说工作上的事儿。

谁要说工作上的事,罚酒三杯。”

“今天,周主任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跟兄弟们同乐一番。

既然。

周主任有这个心,那我们大家,谁也不能装怂。

我是监酒官,谁要是搞小动作不喝完,滴酒罚三杯。

现在我提议,大家端起酒杯,同饮三杯。”

大家没有异议。

各自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服务员赶紧给各位斟酒。

再喝,如是者三。

接下来的规矩,杨朝晖是知道的。

就带头坐下。

坐好之后,就看见刘局长旁边的王局长,笑盈盈地站起来。

一个红包像玩魔术似的变了出来。

然后双手递给杨朝晖。

杨朝晖不知道这是什么来头,也不敢接,满眼都是疑惑。

看看王局长,又看看在座的大家。

刘局长笑嘻嘻的说,“这也是大家的一份心意。

你先收下,再听我细说原委。”

杨朝晖虽然给书记当秘书,逢年过节,相熟的局长,顺手送给他一张超市卡或者电话卡加油卡,也是有的。

但那些也就是三百五五百的,算不上什么事儿。

杨朝晖接受起来,也毫无心理障碍。

可是像今天这样正儿八经的红包,虽然杨朝晖不知道里面装了多少现金,但看厚度,估计这钱也不是小数。

而且现在是众目睽睽之下。

他感觉到了烫手,不敢伸手去接。

毕竟,他没接受过这样的红包。

看到杨朝晖的疑惑不解和畏难情绪,刘局长拍拍杨朝晖的肩膀说道,“我们这些人,都是好朋友好兄弟,没有人会诚心陷害你。”

“既然能坐在一起喝酒吃饭,这一点你还是应该心里有底的。”

说着,他代杨朝晖接过红包,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塞到杨朝晖衣兜里。

然后捏着杨朝晖的一只胳膊说道,“我们也是信息闭塞,现在才知道你家的老黄牛,生了一个小牛犊。

那其实也是我们今天给你庆贺的由头。”

“在农村大家都知道,谁家的牛生了小牛犊,也是一大喜事。

也算是添丁发财的大好事。

既然如此,今天凑到一起,大家也得表示表示。”

说完,顺手拿过王局长手里的半张红纸,交给杨朝晖。

杨朝晖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礼单。

虽然心里有一千个个不同意,一万个不乐意,但人家做了这么多的铺垫,这么多的说明。

更重要的是礼单也接住了,礼金也装兜里了。

还要再推辞,那就有点儿不够意思了。

刘局长接着说,“说起来呢,这个由头有点勉强,但绝不框外。

现在的村里盖房子,生孩子,都是要放鞭炮,摆酒吃席的。”

“现在的项目也增加了。

生牛犊子,马驹子,甚至生猪崽,也要放鞭炮摆酒席。

所以咱们也是按规矩来,别人即便是知道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也挑不出什么错。”

刘局长这么一说,杨朝晖不能说心里释然了,最起码是他也有了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

刘局长说的没错。

他家确实多了一个小牛犊。

这件事,杨朝晖觉得,小牛犊是很重要的财富,养大之后不但能干农活,即便是卖也能卖几千块钱。

对农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他父亲尤其兴高采烈。

专门为此事找到周扬轩,让杨朝晖订电影放映队。

父亲说,“咱们村里现在就这风气,谁家牛生了牛犊,马生了马驹,都要给乡亲们放三天电影。

也有的,还要摆席。”

“你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是桌面上的人了,咱不能叫乡亲们小看。”

虽然杨朝晖对老父亲的意见不以为然,但老父亲的兴头他是不能扫的。

再说既然乡亲们,都这样做,他也只得入乡随俗。

况且,他不是入乡,本来就是乡里一员。

当然,杨朝晖并没有把这个事儿昭告天下,同时没人知道。

但刘局长他们,也算有心人,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就来了今天这么一出。

不仅是在一块吃顿饭,这么简单。

而且还郑重其事地写了礼单,随了礼金。

杨朝晖尽管没有细看,但他知道,这样的场合,这样一群人的身份,每个人随礼是少不了一千块钱的。

所以马上觉得兜里的份量,就增加了不少。

虽然这个由头并不值得拿出去大讲特讲,毕竟这种风俗习惯也只是农村刚刚兴起来的。

在在上班的人中间,并没有蔓延开来。

同事之间最多就是婚丧红白喜事,才有人情往来。

但是农村任何的风气,都会影响到机关。

想到这里,杨朝晖也就没有了刚见到红包时的那种忐忑不安。

便双手抱拳,谢过大家。

老刘见状连忙吩咐服务员,“催一下热菜。”

然后对大家说,“现在我提议,下面大家自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