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风云再起
秦淮河畔画舫依旧歌舞升平,可城墙上那斑驳的弹痕,却在无声诉说着乱世的沧桑。
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苏念安,这位年仅二十五岁的女督军,宛如一颗璀璨而凌厉的星辰,横空出世,掌控着一方军政大权,成为传奇般的存在。
苏念安出身金陵名门苏家,自幼便展露出对军事谋略超乎常人的天赋。
父亲苏致远,曾是北洋政府的要员,在苏念安十岁那年,便亲自教导她兵法韬略。
她日夜研读《孙子兵法》《六韬》,常与父亲在沙盘前推演战局,小小年纪,便能提出独到见解。
十二岁时,家中来了一位神秘的武术师傅,传授她十八般武艺。
寒来暑往,她练就一手好枪法,骑马射箭更是不在话下,浑身透着飒爽英姿,丝毫不输男子。
三年前,父亲在一场政治阴谋中遇害,苏家瞬间风雨飘摇。
苏念安在悲痛中挺身而出,凭借父亲生前旧部的支持,以及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组建起一支军队。
她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带领部队在多次战役中凯旋,威名远扬。
短短两年,她便平定周边割据势力,成为金陵城乃至整个江南地区说一不二的女督军。
这日夜晚,月色如水,洒落在督军府的庭院。
苏念安身着一袭黑色军装,腰间配着一把精致的勃朗宁手枪,正英姿飒爽地在庭院中踱步。
副官匆匆赶来,递上一封电报:“督军,北京来电,总统邀您参加军事会议。”
苏念安接过电报,微微皱眉,心中暗忖:这趟北京之行,怕是一场鸿门宴。
但她没有丝毫犹豫,冷冷下令:“备车,明日启程。”
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苏念安便己收拾妥当。
她穿上那身笔挺的军装,将一头乌黑的长发束在脑后,眼神坚定而锐利。
走出督军府,一辆黑色的轿车早己等候在门口,车旁,副官正一丝不苟地检查着车辆,周围是荷枪实弹的护卫。
“督军,一切准备就绪。”
副官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道。
苏念安微微点头,刚要上车,却瞥见街角处有个身影一闪而过。
她心中一凛,多年的军旅生涯让她的警惕性极高,不过眼下时间紧迫,她无暇细究,只能将疑虑暂时压下,坐进车内。
一路疾驰,苏念安望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脑海中不断思索着此次北京之行的种种可能。
她深知,袁世凯邀她参会,绝非简单的军事商讨,背后必定隐藏着更深的阴谋。
抵达北京后,苏念安下榻在一家戒备森严的公馆。
刚安置好行李,便有一位身着华丽旗袍的女子来访。
女子自称是总统府的特使,带来了袁世凯的问候,并邀请苏念安晚上参加一场私人晚宴。
苏念安心中冷笑,这袁世凯果然迫不及待,晚宴之名,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她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微笑着答应下来。
晚宴在总统府的花园中举行,灯火辉煌,名流云集。
苏念安刚踏入花园,便感受到了一道道打量的目光。
她昂首挺胸,迈着自信的步伐,宛如一朵绽放在荆棘丛中的玫瑰,艳丽却又带着刺。
袁世凯见到苏念安,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苏督军,久仰大名啊,今日一见,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
苏念安微微欠身,礼貌却又疏离:“总统谬赞了,念安此次前来,是为商讨军事要事,还望总统不要让念安失望。”
两人寒暄间,苏念安敏锐地察觉到周围有不少暗哨,而那些与她攀谈的官员,言语中也都在试探她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苏念安心中愈发警惕,巧妙地应对着每一个问题,滴水不漏。
晚宴进行到一半,突然,花园中的灯光骤然熄灭,西周陷入一片黑暗,紧接着,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兵器碰撞声。
苏念安迅速抽出腰间的手枪,背靠着墙,警惕地观察着西周。
她心中明白,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袁世凯怕是想趁此机会逼她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