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挂像第2章 神土在线免费阅读

孔子挂像 长借白云 2025-03-14 15:04:00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二章 神土

58年到62年,平原地区受灾严重,不是旱就是涝,粮食减产,很多人又背起了讨饭的口袋,可都没有粮食,吃草根、树皮、观音土,惨不忍睹。

孔子像开光后的第二年,石云腾的大儿子石骄就当上了知县,石云腾认为是孔子神像保佑,就给孔子的供奉更多了。

石骄当了知县后,利用职务便利,给石屯村的福利、补助也多了,到了61年,灾情实在是太大了,8月13日到14日,全县普降暴雨,山洪爆发,河堤决口。房屋倒塌两万多间,死100多人,伤好几百人,淹坏庄稼30多万亩,农民好不容易攒的一点粮食也让洪水浸泡坏了。灾情过后,百姓没有粮食吃,瘟疫流行。

石屯村陷入一阵慌乱,人们盼望流行瘟疫,这是为什么呢?都心知肚明。石云腾开会说道:“最近流行瘟疫,凡是死去的猪、牛、羊等动物,一律深埋、焚烧,不得食用,如果食用,会得传染病的。”话是这样说的,大牲畜死后白天埋了,晚上就有人偷挖,甚至把刚死去的孩子都挖了出来,偷偷的吃了。

这天正值阴历初一,石三河弄了几块碎肉,给孔子挂像供上,说道:“孔圣人呀,我好不容易弄了几块碎肉,先给你上供,我也没有法子,这天不给力,不是旱,就是涝。满以为山区不会发水,可谁知山区也有灾,今天你先讲究这吃吧,以前我经常偷吃你的贡品,将来一定慢慢还你。” 这个石三河还是不错的,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给孔子挂像上供,有时候没有吃物,也会来这里坐坐,陪神像说说话。

石三河把肉放在孔子面前,尿急,上茅房去了。其实石三河一般给孔子上供后,先去茅房腾空肠胃,然后回来慢慢的品用,其实供奉最后都是给人吃的,至于荒郊野外坟地的供奉,都给了那些不种地的野狗、野鸟等动物。

石三河刚出去,从外面来了一个小孩,是石云腾的小儿子,叫石勤,有个七八岁,他是随着母亲来上香的,他母亲先去正殿给玉皇大帝磕头,石勤在一旁玩,不知怎么就钻进了供奉孔子的屋子,那孩子也是好长时间没有吃肉了,看到桌子上的几块肉,抓起来就往嘴里塞。

石三河从茅房回来,不见了肉,见石勤手里拿着一块肉吃的起劲,说道:“石勤,你给我吐出来,还我的肉。”石勤哧溜跑了出去,奔向妈妈。石勤的母亲听见两个孩子争吵,赶快过来。

石三河说道:“你家石勤偷吃我的肉,赶快还我。”三河知道说话的功夫石勤即将吃完,焦急起来。

这时的石勤躲在母亲后面,最后一块肉已放进了嘴里。石勤吃的快,一块都肉噎住了,他憋得小脸儿通红,眼看就要憋死了,还有几个上香的也赶快过来帮忙,一个叫阎修的村民赶快用手指掏出了他嘴里的肉,并送往卫生室,没走多远,石勤就被憋死了。石三河和石云腾的仇结下了。这件事儿石三河内疚了好长时间......

后来听人说,阎修把从石勤嘴里挖出的那一块肉偷偷的吃了,饿死人的年代,只要有一口吃的,哪怕是掉进粪坑里也会捡起来的。

其实,石三河给孔子供奉的是人肉,因为石三河听说孔子爱吃人肉。你也许好奇,孔子为何爱吃人肉,原来孔子当年收了一个徒弟叫子肉,他交不起学费,学费也就是十根腊肠,他母亲为了给他筹够学费,买了几根肠衣,嘱咐儿子,说道:“我命不久矣,死后不要把我的尸体浪费了,要把肉剔下来,做成腊肉,交学费,孝敬给你师父,让他多传授你一些知识。”那子肉是个孝子,很听母亲的话。当天晚上,他母亲就去世了,子肉谨遵母亲的话,做了十根腊肠给孔子送去。后来孔子听说吃的是子柔母亲的肉,很过意不去,不过人肉是真香,要不许多神仙的坐骑都下界来吃人呢。于是孔子给子肉改名为子柔。

灾情控制不住了,凡是能吃的都让人吃了,不知谁说道:“石桂生家还有一条狗,把狗吃了吧。”那时的人们不敢吃健康的大牲畜,因为还要为来年生产做畜力,一些公狗、公鸡等都被吃完了,却不知,没有公的,母的怎样繁殖。石三河听到后赶快跑回家,搂着亲爱的狗,说道:“狗呀,我救不了你了,你赶快向山上跑吧,要不人会把你给吃了。”

那狗听到了石三河的话,眼泪汪汪的,迅速的向后山跑了。这时,来抓狗的人到了,没有抓到狗,人们把怒气发泄到石三河的身上,石三河挨了一顿揍,他趴在石桂生的怀里哭了。

石桂生说道:“孩子,不要哭了,能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我是个已经死过一次的人,你还年轻,将来的路还长,你要入党,听党的话,带领乡亲们致富。”

石三河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发大水的时候,县里有几个粮仓也都被水淹了,粮食都出了芽,已经没有粮食可以食用了,国家从外地紧急调粮,可受灾的地方太多了,也不知道粮食什么时候能到。

61年11月,知县石骄把一点玉米运到了石屯,大人每人分10斤,孩子每人分5斤。这些粮食可要吃到开春。石桂生家分了15斤。回到了家,石桂生说道:“孩子呀,你的命苦,谁想竟遇到灾年。”

石三河说道:“父亲,我给你说个事儿,这几天,我在山上挖了几个鼠洞,挖出了一点粮食,咱们就捏个过吧。”

转眼就到了腊月,石桂生也日渐消瘦,玉米是论粒数着吃。石三河每次从外面回来,都说不饿,为的是给父亲省下粮食。一天石桂生悄悄的跟着石三河,想看看石三河在外面到底有没有吃过东西?只见石三河偷偷的跑到圣人寺。圣人寺的僧尼已经跑完了,神像长期没人打扫蛛网乱缠。石三河搬着一根神像的胳膊,走到河边,洗去泥沙,剩下一把米粒,豆粒。石三河把一丁点粮食装进口袋回家了,一到家喊道:“父亲,我来了。”掏出米粒放进锅里。老人看着懂事儿的孩子,说道:“孩子,我已经知道你怎样弄得粮食了,虽然不太干净,但是还能填饱肚子的,这只有咱们穷人吃,稍微有一点存粮的是不会吃的,你去看看孟老师家还有粮食吗?没有咱们给他分一点。”

石三河答应一声,高兴的去孟道玄家。

石三河也是偶然发现的,他经常在庙里玩耍,一天他在如来神像身边发现了一颗黄豆,还是炒熟的,他放在嘴里吃了下去,他心想怎么会有黄豆,他发现了秘密,是从神像的身体内掉下的......石三河心道:“看来是佛祖动了慈悲之心,要舍身救人了。”

石三河在神像上淘到粮食的事儿被人知道了,一时间圣人寺人头涌动,有人竟搂着一个神像直接啃了起来。疯狂举动惊呆了所有人,这还是人吗?石三河的狗还知道救主人一命,这些人呀......那些泥塑的玉帝、如来、三清.......你不是高高在上吗?人不是一直把你们奉为神吗?他们不是见了你们就磕头吗?现在怎样?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就像是古代的皇帝,你能给老百姓吃的时候,老百姓会给你磕头,给你交税,一旦你的管理失败,老百姓就会起来造反。古往今来,大部分的农民起义不都是为了吃饱肚皮。现在的人已经野兽不如了。

人在快要饿死的时候,不但吃人,还吃神。

吃土也叫吃神土,神土就是塑造神像的土。咱们先介绍一下神土。在塑神像的时候,会用糯米粉、面粉等粮食与粘土混合,还用五谷炒熟混在粘土里,经过晾晒,滚压,混合等程序,然后加进艾绒,等香料。一般,丰年塑像用的粮食就多,而塑像一般都是丰年做的,灾年吃不饱,谁还有心思供奉、塑像?因此,每一个神像都是一座粮食宝库。

石三河对吃土总结了一套经验,以前他是把土放进水里冲走泥土,留下粮食,毕竟粮食太少。后来,他发现泥土里有时会有一点面粉,那是当初塑像的时候没有搅拌均匀留下的,于是,知道土里也有精华。他把泥土放进锅里,加上火熬制,熬上一段时间,撇去上面的清汤,再加水熬制,再撇清汤,石三河用这个方法能把土里的面粉、糯米粉提取出来,这段时间,石三河父子一直靠这生活,粮食省了下来。他把省下的粮食偷偷的放到后山,喂救了自己命的狗,有时候还会接济比自己还穷的人。狗有时候还会给三河弄几只田鼠。再后来,人们捕猎紧了,狗也不敢露头了,石三河还是会在老地方给放一点省下的粮食,不过狗再也没有出现过。

石三河恨阎修,是他把这吃土的秘密泄露的,石桂生给了阎修一碗粥,阎修吃出了甜甜地糯米味道,心想:“怎么他们还会有糯米?”他偷偷的观察了石三河几天,终于发现了秘密。阎修也偷偷的去挖神像吃,没吃几天,就被他媳妇这个长舌妇给传了出去。于是有了村民抢神像。

石三河看着疯狂的人们,心想:“本打算,能熬到明春,这样下去,几天就完了。”他赶快跑到石云腾家,向他汇报,石云腾正在头疼粮食的事儿,他儿子石骄在县城捎来话说:“城里面也不好过,正在想办法解决粮食与过冬的事儿,如果解决不了,就让他下台,换县长。”

石三河慌忙的跑步声,打断了石云腾的思路,他狠狠的瞪了石三河一眼。

石三河没有看到石云腾的表情,就把村民哄抢神像的事情说了。石云腾顿时有了主意,马上给儿子捎信,吃神像。石三河看着石云腾一惊一乍的,不知所以。石云腾说道:“孩子,你立功了。”

石云腾组织人奔向圣人寺。石云腾说道:“大家都不要乱,我来给大家说一下,神像人人有份。你们只知道把神像土弄到家去,却不知道神像土的吃法......”石云腾把石三河的吃法给大家科普了一下,然后在圣人寺支了两口大锅,提取粮食,弄点野菜根熬粥。凡是家庭有点余粮的富户,是不会吃这种神像粥的。

一天,村民在推翻神像的时候,在一个弥勒佛的肚子里发现了几百斤粮食,饥荒问题暂时抵挡了一阵。那时候,人们在塑像的时候,认为神仙也吃饭,会把一些五谷杂粮炒熟,装进袋子里放在神像的肚子里。

石屯村这种吃神像土的方法迅速的在全市流行起来,有几个大的神像肚子里都发现了粮食,石骄因为这个发现还上了报纸,很快就调任市里当市长了。

事后,石云腾感谢石三河,他把石三河叫来,说道:“三河,你是怎么发现神像里的粮食的。”

石三河说道:“那天,我饿的快要死了,就不知不觉睡着了,我做了一个梦,圣人寺里的孔圣人给我说,如来佛祖的身上都是粮食,我才知道的。”

石云腾说道:“你真是个苦命的孩子,我儿子要有你一样聪明,就好了。”原来石云腾有三个孩子。老大在县里当知县,老二有点浑噩,老三也很聪明,可就是给噎死了。

石三河立刻跪下说道:“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就给你当干儿子,我知道你恨我的肉噎死了我三兄弟......”

石云腾把他拉起来,三儿刚死的时候,石云腾还恨石三河,过了一段时间就慢慢忘了,再说是自己的儿子嘴馋,怨不得别人。就说道:“好吧,我认下你这个义子了。”

19.1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