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十口之家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方晴端着盛满稀粥的陶碗,跟着婆婆走进正屋。

屋内光线昏暗,一张粗糙的木桌周围己经坐满了人。

"二郎和晴娘来了,开饭吧。

"坐在主位上的老者——记忆中的"公公"张大山沉声说道。

他脸上的皱纹像是用刀刻出来的,手指关节粗大,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庄稼人。

张明朗和方晴在仅剩的两个空位上坐下。

方晴悄悄扫视一圈,快速辨认着家庭成员:坐在张大木旁边的是大嫂王氏,颧骨高耸,眼睛滴溜溜地转着,正偷偷往自己两个孩子碗里多盛半勺粥。

两个孩子,大的是男孩约七八岁,小的是女孩五六岁,都瘦得像豆芽菜。

对面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应该是三弟张小树,在县学读书,今天似乎是休沐日。

旁边十二岁左右的小女孩是小妹张小花,正眼巴巴地盯着锅里的粥。

"看什么看?

吃饭!

"李氏敲了敲桌子,众人这才动筷。

张明朗低头看着自己碗里的"粥"——说是粥都算抬举了,根本就是几粒米漂浮在浑浊的水里,底下沉着些说不清是什么的野菜。

他强忍着不适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让他差点吐出来。

方晴在桌下轻轻踢了他一脚,眼神示意:忍着点。

"爹,家里粮食..."张大木——原身的大哥,一个憨厚的木匠欲言又止。

张大山叹了口气:"只剩三天的量了。

大木,你明天把新做的纺车拿到镇上卖了。

二郎..."张明朗猛地抬头,对上父亲复杂的目光。

"你...还是去县里看看有没有抄书的活计吧。

"张明朗从记忆中得知,原身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全靠家里养着读书,是典型的"穷书生"。

"我..."他刚要说话,方晴在桌下捏了捏他的手。

"爹,我陪相公一起去吧。

我爹...在县里还有些旧识,说不定能借些钱粮。

"方晴轻声说。

王氏立刻尖声道:"哟,晴娘终于想起自己娘家了?

嫁过来三年都没回去过,现在知道求人了?

""闭嘴!

"张大山一拍桌子,"吃饭!

"饭桌上只剩下吸溜粥水的声音。

张明朗注意到张小树偷偷把自己的粥分了一半给小妹张小花,心里不由一暖。

饭后,方晴主动收拾碗筷,张明朗被张大山叫到了院子里。

"二郎,"张大山蹲在墙角,掏出一个破旧的烟袋,"你今年二十有五了吧?

"张明朗点点头,学着原身的记忆回答:"是,爹。

""三年又三年,考了这么多次..."张大山吐出一口烟,"爹不是不让你考,可家里实在..."张明朗心头一紧,突然理解了这位老父亲的无奈。

他想起现代自己父母供自己读书的艰辛,不由动容:"爹,我明白。

这次去县里,我一定想办法赚钱养家。

"张大山诧异地看了儿子一眼,似乎不习惯他突然这么懂事,最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

回到房间,方晴己经点亮了一盏小油灯。

元宝趴在角落里,警惕地竖着耳朵。

"情况比想象的还糟,"方晴压低声音,"我刚才帮婆婆收拾厨房,米缸真的快见底了。

后院的菜地刚种下,至少要两个月才能收。

"张明朗坐在吱呀作响的床板上,揉了揉太阳穴:"原身记忆里,这个家原本还算殷实,但为了供我和三弟读书,加上去年旱灾...""我这边情况更糟,"方晴苦笑,"原身是因为父亲经商失败才嫁到张家的,娘家现在自身难保。

"两人沉默片刻,突然同时开口:"肥皂!

"张明朗笑了:"你也想到了?

""当然,"方晴眼睛亮了起来,"最简单的肥皂只需要草木灰和动物油脂,古代完全有条件制作。

我们可以..."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两人立刻噤声。

是张小树的声音:"二哥,我能进来吗?

"张明朗开门让少年进来。

张小树长得清秀,眼睛炯炯有神,怀里还抱着本书。

"二哥二嫂,"他神秘兮兮地关上门,"你们今天...不太一样。

"张明朗和方晴心里同时咯噔一下。

"哪里不一样?

"方晴强作镇定。

张小树挠挠头:"说不清楚...就是感觉二哥不酸了,二嫂不闷了。

"他突然压低声音,"是不是...神仙点化了你们?

"张明朗和方晴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个三弟如此敏锐。

"三弟,"张明朗急中生智,"其实...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一位白胡子老翁...""我就知道!

"张小树兴奋地几乎跳起来,"是文曲星君对不对?

他是不是指点你文章了?

"张明朗顺着话头点头:"是啊,老翁说...光读死书不行,要知行合一。

所以我和你二嫂决定先帮家里渡过难关,再谈科举。

"张小树一脸崇拜:"二哥终于开窍了!

我就说你不该整日之乎者也..."他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明天我也回县学,咱们一起走吧。

"送走张小树,方晴长舒一口气:"这孩子真机灵,差点露馅。

"张明朗点头:"看来我们得尽快适应角色。

明天去县里,先考察一下市场,然后...""做肥皂。

"方晴接话,眼里闪着光,"我刚才注意到厨房后面堆着不少草木灰,油脂可能需要购买..."两人低声讨论到深夜,制定了初步计划。

元宝趴在门口,偶尔竖起耳朵听听外面的动静,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对穿越时空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