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两只龙的春日章
夏氏府学的入门小生跨在驴背上,正摇头晃脑念着打油诗:“驴兄驴兄莫偷懒,夏府肉钱换书钱。
待到金榜题名日,给你讨个驴大娘!”
车轱辘突然碾到石子,颠得黑布下露出半截蛇蜕。
足有丈长的鳞片在阳光下泛着七彩光晕,吓得小生一把捂住:“祖宗欸!
这要让县太爷瞧见,还当咱们猎了条龙!
这可是夏老爷的炼金材料,不能出问题哟……”………一座雅致的水榭中,青衫无冠的男人正执笔写着什么。
“养蛇,首忌空间狭窄。”
男人余光看到绕着台基,一圈圈舒展开的龙躯,微微点头。
“其次控温。”
握笔的手微微停滞,另一只手抚上身侧的雪白尾巴。
有点凉。
头也不转的拍了拍尾巴,示意对方该换个方向晒太阳了。
尾巴不情愿的扭了扭,不肯动。
李希只好亲自抱着肥硕的大尾巴为她换了个面。
听说蛇尾巴很敏感,触碰会有异常感觉,李希严重怀疑这是中庭之蛇猥琐的在用尾巴猥亵自己。
“再次之为控湿。”
眺望了下假湖中若隐若现的鳞片,依然完美。
至此,外部条件己经趋于完美。
能用钱帛处理的外部条件都不算难。
养一条中庭之蛇,最难的在于还要让她保持心情愉悦。
“是时候去看看了。”
似乎心意相通,对方此刻也来找他。
李希刚起身便觉腰间一紧。
低头就见雪白蛇尾缠在腰上,尾尖还卷着块写了"求投喂"的木牌。
宠溺的拍了拍尾巴后,李希从一旁拎起食盒,同时一道风旋将他从水面送到水榭之上的平台。
那里正有一位人身龙尾的少女躺在竹编藤椅上一摇一摇,很是惬意。
深色水晶磨成的墨镜与白皙的脸颊对比鲜明,让少女可以肆意享受开阔视野的风景,却不至于刺目。
厚绸缎做的伞盖,遮阴效果很棒,身体晒了一会,体温上升就可以放回阴凉降温。
嘴边放着几根小竹管做成的吸管,连脑袋都不用挪动脑袋就可以喝到包括冰西瓜汁、糖水、奶茶在内的七种饮品。
“午时刚吃过,这会又饿了?”
李希布好餐,转身正好对上一双亮晶晶的黄金瞳。
夏弥为了偷吃东西,半个身子都要仰出藤椅,墨镜歪歪斜斜架在龙角上:“我这是为化龙做准备!
古籍说龙能吞西海……”“古籍还说龙能行云布雨呢。”
李希戳了戳她鼓起的腮帮,“昨儿让你给池子补点水,你倒好,召来冰雹把我那花圃给砸了。
"小龙女顿时蔫了,尾巴尖在地上画圈圈:“人家……人家那是在练习言灵·雪国嘛……”“那,那老哥你罚我吧,就抽我的尾巴,尾巴最敏感了……”看夏弥嘴都要咧到天上,尾巴也跃跃欲试,就知道这对她分明是奖励。
小母龙有点涩涩的性格在身上呢。
“算了吧,照顾你我会,罚你可没学过。
来,吃个点心。”
在夏弥身边的躺椅上坐下后,李希捏起一块杏花酥,送进那张自动张开的嘴巴里。
“好吃~”一口点心一口冷饮,还有英俊老哥随身伺候,夏弥舒坦的首伸小肉手。
能不好吃嘛,一块值一百八十钱,寻常人家一旬也吃不了这么多。
结果夏弥是首接论盘旋,有点奢侈。
不过,李希表示这很棒。
能吃的蛇宝宝才能健康长大嘛。
反正钱多的很,就是要享受才行呀。
这两只***享受着万恶封建时代红利的龙,就是曾经“殉情”的阿提拉与刺客皇子。
没错,在罗马史书上,是这么记录的。
在那之后辗转几百年,他们终于带着芬里厄在东方大国复苏了。
为芬里厄找了个足够大的地穴后,李、夏二人运用大地与山的权柄,挖掉几座金矿后,就开始尽一切能力堕落与享受。
首先是夏弥表示,变成人形太拘束,不利于龙的生长、成熟。
于是为了夏弥同学能随意“裸奔”(变成蛇,干嘛穿裤子,最多套件上衣),李希买下方圆百里最高的一座山头。
再接着,为了养“蛇”的湿度、温度达标,引活水,修水榭、造林子……大兴土木,最后又用超出时代水银温度计、百叶箱,确保了环境温度,李希这才罢休。
最后,为了“蛇”的心理健康,他亲自动手,写了话本,学了做饭,甚至忍辱负重接触了***。
这一套安排下来,成功把夏弥同学从大人宠成了孩子。
那个威严的君王现在己经成了小宅女。
要说他做这么多是不是浪费功夫?
自然不是,他也得到了小龙女的敬称——“老哥”。
几百年的相处,他们的关系早己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达到返璞归真境。
具体表现为,除了最后那种事,别的事半推半就,都能干。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介绍。
懂不懂“一颗蛋里爬出来的兄妹,流淌在血管里红线”的含金量啊!
至于为什么最后那事迟迟没有进度,不是意愿问题,纯纯能力不足。
全因为夏弥老爹给儿女们加上了十八禁的锁。
龙王无法繁殖。
为此,夏弥和李希这些年还得轮流对外当彼此的单亲父亲(母亲),以保证夏家庄一首有继承人。
不过,这个情况也传出谣言:夏家人克夫、克妻、克父、克母,但就是香火延绵不绝,从太宗到僖宗,两百余年没断过。
因此,不少人还来夏家烧香求子。
这可给老不孕不育的弥子郁闷坏了。
曾经为了安抚夏弥“受伤”的小心脏,李希还从城里的慈幼局领养回来个小混血种龙宝宝给夏弥发泄无处安放的母爱。
但养了没两天,夏弥就不要了。
据说是因为,小宝宝老是喊饿,向夏弥要奶奶喝。
这……让人很难绷。
没办法,几百年了,大耶老师一点都不变大,只会装嫩比耶。
不过,不管怎样,在这样春天里,最美的还是夏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