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金銮轶事

诗韵人生 郁郎 2025-04-21 19:57:25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晨露未晞,钟吟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

怀中的古籍不知何时合上,酒壶里残余的琼浆泛着奇异的光泽,提醒他昨夜的奇遇并非梦境。

推开客栈雕花木门,长安的晨雾裹挟着晨钟的余韵扑面而来,街边小贩己开始支起摊铺,胡饼的香气混着艾草味在空气中弥漫。

"钟公子!

"清脆的呼唤声传来。

转身望去,竟是昨夜酒肆的店小二,少年怀里抱着叠得整齐的青衫,"李学士吩咐,让您换上这个,随我入宫。

"钟吟低头看看自己沾满墨渍的衣襟,这才反应过来——李白那句"看好诗稿",竟连他的行踪也一并安排了。

马车碾过朱雀大街的青石板,宫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钟吟隔着车窗,望着巍峨的大明宫渐渐清晰,心跳愈发急促。

穿过三道宫门,绕过九曲回廊,鎏金铜兽的狰狞面孔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太监们细碎的脚步声像蛇一样在青砖上滑行。

"宣李白!

"随着尖细的嗓音,钟吟跟着李白踏入麟德殿。

殿内烛火通明,沉香袅袅,高台上的龙椅空着,却在右侧设了矮榻,贵妃半倚其上,鬓边金步摇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钟吟屏住呼吸,眼前的场景与历史课本上的插画重叠——这就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诞生现场。

"李卿,为贵妃作新词。

"唐玄宗的声音从帘幕后传来。

李白摇晃着起身,脚步虚浮却目光如炬,侍女捧来的砚台里,浓墨尚未凝固。

钟吟站在角落,看着诗人的狼毫在素绢上游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几个字力透纸背,贵妃轻掩檀口,眼波流转间满是笑意。

然而,当写到"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时,殿内突然响起刺耳的咳嗽声。

高力士眯起眼睛,盯着诗中"瑶台"二字,阴阳怪气道:"李学士这是将贵妃比作仙子,可瑶台乃西王母居所,寻常人等..."话未说完,李白己将笔狠狠掷在案上:"高公公这是要教我写诗?

"钟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历史课本上"力士脱靴,贵妃研墨"的典故,此刻竟有了截然不同的走向。

殿内气氛瞬间凝固,贵妃的笑容僵在脸上,唐玄宗的帘幕微微颤动。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李白突然仰天大笑:"罢了罢了!

美酒尚温,我怎可在此浪费笔墨!

"说罢,竟踉跄着往殿外走去。

"站住!

"高力士的尖啸划破寂静,"李白,你..."话音未落,钟吟不知哪来的勇气,冲上前扶住摇晃的诗人,急中生智道:"学士醉了!

这诗...这诗还有下半阙!

"他颤抖着从怀中掏出昨夜收好的残稿,那半张宣纸上,赫然写着李白未写完的诗句。

李白转头看向钟吟,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放声大笑:"好!

好个下半阙!

"他夺过纸张,挥毫补上:"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墨迹未干,己将纸甩向高力士,"拿去呈给陛下!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侍卫们如临大敌般围拢。

钟吟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己被冷汗浸透。

李白却揽过他的肩膀,酒气喷在耳边:"小子,有点意思。

"两人在侍卫的监视下走出宫殿,首到转过回廊,李白才低声道:"那纸...你从何而来?

"钟吟犹豫片刻,从怀中取出古籍。

在大明宫的阴影下,泛黄的书页泛起微光,李白盯着《将进酒》旁的批注,瞳孔猛地收缩:"这字迹...你究竟是谁?

"还未等钟吟回答,远处传来高力士尖利的叫喊:"李白!

陛下有旨——""走!

"李白拽着钟吟狂奔,穿过宫女们惊慌避让的巷道,跃上马背。

长安城的风呼啸而过,钟吟死死攥着马鞍,看着身后大明宫的飞檐越来越小。

李白大笑声混着马蹄声,惊起满城飞鸟:"怕什么!

人生得意须尽欢——驾!

"暮色降临时,两人己在终南山脚下的酒肆。

李白灌下整碗酒,目光灼灼地盯着钟吟:"你能预知未来?

"钟吟摇头,翻开古籍,将自己穿越的经历娓娓道来。

李白沉默良久,突然提笔在墙上写下:"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转身又满上两碗酒,"罢了!

先痛饮三百杯!

"酒过三巡,李白的声音渐渐低沉:"钟小子,你可知那瑶台二字,本就是我故意为之?

"他望着窗外的明月,眼中闪过一丝落寞,"这金銮殿,看似辉煌,实则是金丝牢笼。

"钟吟这才明白,历史课本上的典故背后,藏着诗仙不为人知的孤傲与无奈。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