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睁眼人在汉东
他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间陌生的单身公寓里,装修简陋但整洁。
窗外传来远处车辆的鸣笛声,阳光透过半拉的窗帘照在床上,有些刺眼。
“这是哪?”
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又猛地坐起身。
记忆碎片涌进脑海/祁天,24岁,汉东大学法学院毕业,刚刚被分配到汉东省京州市光明区检察院,今天是报到的日子。
更关键的是,他是祁同伟的侄子。
“祁同伟的……侄子?”
祁天瞳孔一缩,浑身发冷。
作为《人民的名义》的原著粉,他太清楚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
汉东省公安厅长,高育良的门生,未来栽在孤鹰岭的黑警,临死前还要对着老天爷吼一句“我没办法!”
的悲剧人物。
而现在,他莫名其妙成了这人的亲侄子?
啪!
他反手抽了自己一巴掌,***辣的疼。
不是梦。
“艹……”祁天捏了捏眉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穿越了。
更糟糕的是,穿越成了一个随时可能被卷入政治风暴的关系户。
半小时后,祁天穿戴整齐,站在光明区检察院的大门前。
深灰色的大楼透着几分冷肃,国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门岗的保安打量了他几眼,低头翻了下名册:“祁天?”
“是。”
“三楼,检察长办公室报到。”
祁天点头,迈步走进大厅。
走廊里人来人往,制服笔挺的检察官们神色匆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绷的秩序感。
“祁天是吧?”
刚上三楼,一个戴着眼镜的瘦高男人迎面走来。
“肖检等你半天了。”
祁天心里一跳,肖钢玉?
光明区检察长,原著里高育良的马仔之一,后来还配合祁同伟陷害侯亮平。
“麻烦带路。”
他不动声色地跟上。
办公室门推开,肖钢玉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批文件,听到动静抬头,眯眼打量祁天两秒,忽然笑了:“哎呀,祁天同志!
可算来了!”
祁天微微鞠躬:“肖检察长好。”
“客气啥?”
肖钢玉起身绕过桌子,热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祁厅长打过招呼了,年轻人有前途,咱们检察院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祁天低头笑笑,没接话。
他知道肖钢玉这番话里有几分真假,祁同伟确实打过招呼,但肖钢玉这种老狐狸,绝对不会真把一个“关系户”当自己人。
果然,寒暄没两句,肖钢玉话锋一转:“先熟悉熟悉环境吧!
小周!”
刚才带路的眼镜男快步进来。
“带祁天去***办,把积压的旧案卷理一理,年轻人嘛,多锻炼锻炼!”
眼镜男嘴角微不可察地撇了下:“是,肖检。”
祁天跟着眼镜男往外走,心沉了下去。
***办?
全是鸡毛蒜皮的陈年旧案,既没油水又累死活人,典型的新人冷板凳。
肖钢玉果然是把他当钉子防着。
穿过走廊时,几个检察官路过,目光在祁天身上扫了一圈,低声交头接耳。
“那个就是祁厅的侄子?”
“看着挺精神,可惜了……可惜啥?
人家有厅长罩着,混两年就调走了!”
嗤……角落里传来一声清晰的讥笑。
祁天转过头,看到一个穿制服的女检察官正斜靠在复印机旁。
她没看祁天,专注盯着机器吐出的文件,但嘴角的弧度分明带刺。
“那是林华华。”
眼镜男小声提醒了一句,“反贪局的,性子首。”
祁天点点头。
他记得林华华,侯亮平后来的助手,嫉恶如仇的愣头青一个。
这开局,有点意思。
***办的角落堆着十几箱积压文件。
眼镜男指了下:“喏,都是没梳理过的举报信和申诉材料,按年份分类建档,摘要关键信息。”
他随手丢给祁天一个笔记本:“一周内弄完。”
说完,拔腿就走。
祁天叹了口气,撸起袖子开干。
灰尘扑面而来。
他随手抽出一份破旧的档案袋,里面是两年前光华街道居民投诉***的材料。
厚厚的文件里,夹杂着几张模糊的现场照片,一伙穿城管制服的人正在砸烂一个水果摊,摊主老头捂着头倒在血泊中。
举报信里写满了愤怒和绝望,结尾按着十几个鲜红的手印。
祁天看得胸口发闷。
这些在原剧里只是背景板的故事,如今血淋淋摊在眼前。
他吸了口气,抽出档案盒认真分类。
整个下午,祁天都在灰尘和噪音里埋头苦干。
临近下班时,一份被压在最底层的卷宗引起他的注意——《关于光明区工商局梁小兵涉嫌渎职的实名举报》。
他打开一看,举报人是光远建设公司前会计,刘霞。
材料里说,区工商局长梁小兵在光远公司土地过户审批中故意刁难,暗示索贿。
刘霞拒绝行贿后,光远公司竟被卡了整整半年审批,首接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被迫贱卖资产。
而诡异的是,接盘那块地的公司,注册才三天。
“有意思……”祁天眼神微动。
他记得这个光远公司。
原剧里丁义珍跑路前,曾在酒桌上提过一句“光远那个老李识相”,当时还跟同桌的高小琴碰了下杯。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土地交易,背后可能连着山水集团?
他飞快把材料单独抽出,又翻遍了其他卷宗,找到了另一份关于光远公司土地纠纷的案件,里面有份区法院驳回光远申诉的裁定书。
祁天仔细对照两份文件,在土地过户审批日期的环节,发现了一个时间差漏洞——工商局档案显示过户审批完成时间,比税务局实际过户登记日期早了一周!
这意味着,有人伪造了文件?
祁天立刻翻开法院卷宗里的税务发票复印件,用手机拍下关键页码。
这案子……有猫腻。
他不动声色地把材料重新归档。
晚上七点,祁天走出检察院大楼,手机突然响了。
来电显示三个字:祁同伟。
“喂,叔。”
“报到了?
感觉怎么样?”
电话那头的声音低沉温和。
“挺好,肖检很照顾我。”
祁天边走边说。
“委屈你了,回头我跟你高伯伯提一句,早点调到大院去。”
“真不用叔,基层锻炼也挺好。”
祁天语气诚恳得连自己都快信了。
祁同伟在电话里沉默了两秒:“行吧,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
对了,下班有时间吗?
来家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