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进宫献策
一路上,他心里七上八下,一方面为能有机会在庆王面前表现而激动,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应对不当,弄巧成拙。
进了宫,在太监的引领下,林羽来到了庆王处理事务的偏殿外。
太监进去通报后,很快出来传他进去。
林羽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迈进殿内。
庆王正坐在书桌前,看着一堆文书,眉头微皱。
见林羽进来,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煜儿,你怎么进宫来了?”
林羽赶忙上前,恭敬行礼后,将城郊百姓受灾,官府不管,前来王府求助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庆王听完,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竟有这等事?
地方官员如此不作为,实在可恶!”
林羽见状,壮着胆子说道:“父王,儿臣以为,此事关乎百姓生计,若不及时解决,恐怕会引发民怨。
儿臣想为父王分忧,恳请父王让儿臣参与此事的解决。”
庆王看着林羽,眼中露出一丝审视的意味:“煜儿,你有这份心是好的,但此事并非你想得那般简单。
治水修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涉及官场各方利益,你确定你能应付得来?”
林羽心中一紧,但还是坚定地说道:“父王,儿臣虽年少,不通官场之事,但儿臣愿意学习。
儿臣相信,只要一心为百姓着想,总会找到解决办法。”
庆王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权衡利弊。
最终,他点了点头:“好,既然你有这份决心,父王便给你这个机会。
但你要记住,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意气用事。
你先说说,你可有什么想法?”
林羽心中大喜,赶忙说道:“儿臣以为,首先要派人去实地勘察,了解河道损毁的具体情况。
然后召集相关官员,责令他们限期拿出治水方案。
同时,可在民间招募劳力,以工代赈,这样既能解决百姓受灾后的生计问题,又能加快修渠进度。
至于资金方面,除了朝廷拨款,也可动员城中富商捐款,事后给予他们一定的嘉奖。”
庆王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煜儿,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能考虑得如此周全。
此计可行,父王这就命人安排。
你明日便随工部侍郎一同去城郊勘察,有什么情况及时向父王汇报。”
林羽兴奋得差点跳起来,赶忙应道:“是,父王!
儿臣定不辱使命!”
从宫里出来,林羽感觉自己仿佛踩在云朵上,轻飘飘的。
这可是他来到大明朝后的第一个大任务,要是完成得好,那在王府和朝堂上的地位可就不一样了。
回到王府,林羽立刻将翠儿叫来,让她准备一些勘察河道所需的东西,如纸笔、罗盘等。
翠儿一边忙活,一边担心地说道:“小王爷,这治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您真的要去吗?
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林羽笑着安慰道:“放心吧,翠儿。
这是父王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会办好的。
再说了,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能让我多见识见识,以后才能更好地帮父王分忧。”
第二天天还没亮,林羽就起了床,穿戴整齐后,便赶到王府门口。
没过多久,工部侍郎周大人就带着一队人马到了。
周大人见到林羽,赶忙上前行礼:“小王爷,久等了。
此次治水责任重大,还望小王爷多多指点。”
林羽赶忙扶起周大人:“周大人客气了,本王年少无知,还得多仰仗周大人您呢。
咱们这就出发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城郊进发。
一路上,林羽和周大人交谈甚欢,从治水的经验到官场的一些规矩,周大人都毫无保留地讲给林羽听。
林羽也听得津津有味,不断在心里琢磨着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此次治水任务中。
到了城郊,眼前的景象让林羽倒吸一口凉气。
原本肥沃的农田被洪水冲得一片狼藉,房屋也大多倒塌,百姓们流离失所,脸上满是绝望和无助。
林羽心中一阵刺痛,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解决此事。
周大人指挥着手下的人开始勘察河道,林羽也跟着西处查看,详细记录着河道的走向、损毁的位置以及周边的地形。
勘察完后,林羽和周大人来到一处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商议。
周大人看着手中的图纸,眉头紧锁:“小王爷,这河道损毁严重,要想彻底修好,难度不小啊。
而且所需的石料、木材等物资,短时间内也难以筹集齐全。”
林羽沉思片刻,说道:“周大人,物资方面,我们先列出清单,让父王帮忙协调,从临近州县调配一些过来。
至于石料,我们可以发动百姓,在附近的山上开采一些能用的。
木材的话,看看能否用竹子代替一部分,竹子生长快,且柔韧性好,应该能解燃眉之急。”
周大人眼睛一亮:“小王爷此计甚妙!
只是这招募百姓的事情,还得小王爷出面组织,毕竟百姓们更相信您。”
林羽点点头:“好,此事就交给本王。
咱们事不宜迟,马上着手安排。”
随后,林羽和周大人召集了当地的里正,让他帮忙通知百姓,明日在空旷处***,商议以工代赈的事情。
安排妥当后,林羽和周大人便返回王府,准备向庆王汇报今日的勘察情况。
回到王府,林羽顾不上休息,首接去见庆王。
将城郊的受灾情况、勘察结果以及初步的治水方案详细地汇报给了庆王。
庆王听完,满意地点点头:“煜儿,你做得很好。
父王会按照你的建议,协调各方资源。
你明日便去组织百姓,尽快开工。
若有什么困难,及时向父王禀报。”
林羽领命后,满心欢喜地回到自己的院子。
此时天色己晚,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洒下清冷的光辉。
林羽望着月亮,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这只是他在大明朝崭露头角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但他坚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一定能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