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示好背后的暗潮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二章:示好背后的暗潮更漏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苏晚猛然从床上坐起,后背的冷汗早己浸透绣着并蒂莲的中衣。

梦里陆沉舟的眼神如淬了毒的箭矢,将她钉在斑驳的城墙上,而城下百姓的咒骂声与女主林知夏悲悯的目光交织成网,几乎令她窒息。

颤抖的指尖触到枕边的碎瓷片,冰凉的触感让她瞬间清醒——这是昨夜故意留作证据的碎片,边缘还沾着干涸的血迹,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暗红。

窗外寒风呼啸,将窗棂吹得吱呀作响。

苏晚披衣起身,望着铜镜中自己苍白的脸。

原主骄纵跋扈的妆容早己卸去,取而代之的是素净的面容,唯有额角的伤口还缠着浸血的布条,提醒着她昨夜的惊险。

她轻抚过梳妆台上的胭脂盒,想起原著里原主正是用这盒胭脂,在诗会上泼向林知夏,从此彻底沦为众矢之的。

"小姐,天快亮了。

"小翠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几分担忧。

苏晚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恐惧:"去准备城南醉仙楼的桃花酥,再把那支素银缠枝莲簪子取来。

"她顿了顿,补充道:"记得带上我昨日受伤时换下的血帕。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苏晚掀起车帘,望着街道两旁的商铺逐渐热闹起来。

林府位于京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白墙黛瓦间透着清雅,与苏府的富丽堂皇截然不同。

这让她想起原著中对林知夏的描写——出身寒门却品性高洁,凭借过人的才情与善良,最终赢得三位男主的倾心。

雕花木门缓缓打开,林知夏身着月白襦裙,手持湘妃竹扇立于门内。

她的面容清秀温婉,眼中却藏着警惕,仿佛一只受惊的小鹿。

苏晚心中暗叹,这便是书中受尽磨难却始终坚韧的女主,此刻却因原主的恶行,对所有人都抱有戒心。

"苏小姐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

"林知夏的声音轻柔,却透着疏离。

苏晚挤出一抹微笑,将描金食盒递上前去,袖口顺势滑落,露出缠着纱布的手腕:"前日在将军府摔了一跤,现在还疼得厉害。

"她故意让声音带着几分哽咽,"路过醉仙楼,想起妹妹最爱桃花酥,便想着送来尝尝。

"林知夏的目光落在她的伤口上,警惕之色终于缓和了些。

"有劳苏小姐费心。

"她接过食盒,侧身让出一条路,"若不嫌弃,进屋喝杯茶?

"苏晚心中一喜,表面却依旧含羞带怯:"那便叨扰妹妹了。

"踏入林府,苏晚不着痕迹地打量西周。

庭院中种满了素心兰,淡雅的香气沁人心脾。

正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墨竹图》,笔力苍劲却又透着几分柔美,落款正是林知夏的名字。

苏晚心中一动,想起原著中林知夏正是凭借这幅画,在太子举办的诗会上一鸣惊人。

两人在红木桌前坐下,丫鬟端上一盏碧螺春。

苏晚轻抿一口,赞叹道:"妹妹这里的茶,比我府中不知好了多少倍。

"她抬眼望向林知夏,装作不经意地说:"听说太子殿下近日要办诗会?

像我这样胸无点墨的人,怕是连入场资格都没有。

"林知夏的手指微微收紧,竹扇在掌心转出一个优雅的弧度:"苏小姐过谦了,以苏小姐的才名,定能在诗会上大放异彩。

"她的语气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苏晚心中冷笑,这反应与原著如出一辙——林知夏虽心性纯善,却也害怕原主在诗会上捣乱,坏了她的名声。

闲聊间,苏晚注意到墙角的花架上,一盆开得正盛的海棠被移到了阴影处。

这细节让她心中警铃大作,想起原著中林知夏正是用海棠花作引,在诗会上与太子萧景琰结缘。

她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妹妹养的花真是别致,这海棠..."话未说完,便被林知夏打断:"不过是些寻常花草,让苏小姐见笑了。

"临走时,苏晚将素银簪子悄悄塞给林知夏:"这支簪子与妹妹的气质相得益彰,还望妹妹收下。

"她特意在簪子上系了一条粉色丝带,与原著中林知夏成亲时的发饰如出一辙。

林知夏推辞不过,只得收下,眼中多了几分疑惑。

回到苏府,苏晚从袖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写着"诗会请柬"西个大字。

这是她昨日让小翠重金从一位富商手中购得的。

她摩挲着请柬上烫金的花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林知夏定会想尽办法阻止她参加诗会,而这,正是她想要的结果。

入夜,苏晚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铜镜仔细描绘妆容。

不同于往日的浓妆艳抹,她只淡淡扫了眉,涂了些口脂,换上一袭淡紫色的襦裙,腰间系着一条同色系的丝绦。

镜中人温婉娴静,与记忆中那个嚣张跋扈的恶毒女配判若两人。

"小姐,时辰不早了。

"小翠在门外催促道。

苏晚起身,从抽屉里取出一封匿名信,信上的字迹与昨夜铜盆中烧毁的残纸如出一辙。

信中只有短短一行字:"若敢接近男主,必让你生不如死。

"她将信凑近烛火,看着火焰将字迹一点点吞噬,心中却愈发坚定。

第二日清晨,苏晚带着请柬来到诗会现场。

门前的侍卫拦住她的去路:"请出示请柬。

"她正要递上请柬,却见林知夏在一群贵女的簇拥下走来。

女主看到她时,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恢复平静:"苏小姐也来了?

只是这请柬..."她的话音未落,苏晚便将请柬高举:"劳烦妹妹过目。

"林知夏接过请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请柬上的印章与太子府的一模一样,却并非出自太子之手。

苏晚心中暗笑,这封请柬是她特意让人伪造的,为的就是让林知夏以为她动用了关系,从而对她更加忌惮。

"既然苏小姐有请柬,那就请进吧。

"林知夏将请柬还给她,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苏晚微笑着从她身边走过,故意撞了一下她的肩膀。

林知夏手中的团扇掉落在地,露出扇面上未干的墨迹——正是一首咏梅诗。

苏晚弯腰捡起团扇,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妹妹的诗写得真好,不知可否借我一观?

"不等林知夏回答,她便将团扇收入袖中:"改日定当奉还。

"说罢,转身走进诗会场地,留下林知夏在原地脸色铁青。

诗会场上,贵女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诗词歌赋。

苏晚在角落找了个位置坐下,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不远处,太子萧景琰正与几位大臣交谈,他身着明黄色锦袍,气质温润如玉,与书中描写别无二致。

而权臣谢砚白则站在假山旁,摇着折扇,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她的方向。

当主持诗会的老学究宣布开始时,苏晚知道,真正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她摸了摸袖中的团扇,心中暗自盘算。

林知夏定会想尽办法夺回这首诗,而她,只需要在恰当的时机"意外"展露才华,便能彻底改变原书中的命运轨迹。

只是她没有注意到,暗处有一双眼睛正死死盯着她的一举一动,手中握着的匕首泛着森冷的光。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