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璃与墨渊的感情,在历经风雨后愈发坚如磐石。
叶崇山官复原职,对墨渊心怀感恩,也乐见女儿与墨渊情投意合,有意促成二人婚事。
墨渊亲自上门提亲,叶家欣然应允。
京城之中,到处都在传颂着墨将军与叶尚书千金的佳话,众人皆期待着这场盛大婚礼的到来。
叶璃沉浸在幸福之中,开始精心筹备自己的终身大事,她挑选喜服样式,筹备嫁妆,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墨渊则忙着布置婚房,安排婚礼各项事宜,闲暇之余,便与叶璃相聚,诉说着彼此对婚后生活的向往。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实则暗流涌动。
大熙王朝的边境,突然传来急报,北方的凌国集结了大批军队,在两国边境频繁调动,似有入侵之意。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皇帝紧急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墨渊作为朝中大将,主动请缨,愿率大军前往边境抵御凌国。
皇帝对墨渊寄予厚望,当即任命他为帅,统领二十万大军奔赴边境。
叶璃听闻这个消息,心中满是担忧。
她深知战争的残酷,害怕墨渊此去会遭遇危险。
但她也明白,墨渊身为将军,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所在。
在墨渊出征前,叶璃亲手为他披上战甲,眼中含泪,说道:“渊郎,此去凶险,你一定要平安归来,我等你回来,与我共结连理。”
墨渊紧紧握住叶璃的手,目光坚定地说道:“璃儿,你放心,我定不负使命,平安归来娶你。”
墨渊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很快抵达了边境。
此时,凌国军队己经在边境线上安营扎寨,摆出一副随时进攻的架势。
墨渊仔细观察了敌军的部署,发现凌国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长途跋涉而来,略显疲惫。
而且他们的粮草补给线拉得过长,存在着不小的漏洞。
墨渊心中有了计策,他决定先按兵不动,等待时机,突袭敌军的粮草营地,挫其锐气。
与此同时,叶璃在京城也心系墨渊。
她每日都会向父亲询问边境的战事,希望能得到墨渊平安的消息。
叶崇山看着女儿忧心忡忡的样子,心中也颇为心疼。
他一面安慰女儿,一面密切关注着朝堂上关于战事的动向。
而在朝堂中,一些大臣却趁机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有几位与墨渊不和的大臣,担心墨渊此次立下战功,会进一步巩固他在朝中的地位,对自己不利。
于是,他们暗中勾结,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说墨渊拥兵自重,故意拖延战事,想要借此机会扩充自己的势力。
皇帝听后,心中不免起了疑虑。
边境之上,墨渊按计划派出一队精锐骑兵,趁着夜色,悄悄绕到凌国军队后方,突袭了他们的粮草营地。
一时间,凌国营地火光冲天,喊杀声西起。
凌国军队大乱,阵脚自乱。
墨渊见状,立刻率领大军全线出击。
这一战,大熙军队势如破竹,凌国军队大败而逃。
墨渊乘胜追击,收复了被凌国侵占的几座城池。
边境大捷的消息传回京城,全城百姓欢呼雀跃。
然而,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却并未就此罢休。
他们继续在皇帝耳边煽风点火,说墨渊此次胜利是侥幸,而且擅自追击敌军,有违圣意,恐怕有谋反之心。
皇帝在他们的蛊惑下,对墨渊的猜忌越来越深。
叶璃得知朝中有人在诋毁墨渊,心急如焚。
她深知墨渊一心为国,绝无谋反之意。
于是,叶璃决定进宫面圣,为墨渊辩解。
在皇宫中,叶璃见到了皇帝。
她跪在地上,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墨将军一心为国,此次边境之战,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才换来我大熙的胜利。
那些诋毁墨将军的言论,皆是无稽之谈,恳请陛下明察。”
皇帝看着叶璃,心中有些犹豫。
他知道叶璃乃叶尚书之女,向来知书达理,所言或许属实。
但那些大臣的话也让他心中的疑虑难以消除。
皇帝沉思片刻后,对叶璃说道:“叶姑娘,朕也希望墨渊是清白的。
但此事关乎重大,朕需慎重考虑。
你且先回去,待朕查明真相,自会给墨渊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