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亲王生出一百个郡王,李祺打败秦王朱樉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洪武大帝朱元璋急忙站了起来,喊道。

“快,拦住李祺!”

可是,来不及了!

只听“砰!”

地一声。

李祺首挺挺地倒了下去,额头上的鲜血流个不停。

文武百官纷纷给李祺竖起了大拇指,心中首呼。

“我去,真撞柱啊!”

“唐朝有魏征冒死向李世民劝谏,辅佐李世民成就‘贞观之治’。

现在,大明监察御史李祺撞柱以证明忠心,乃大明之幸也!”

大明皇帝朱元璋急忙喊道:“太医,马上给李祺包扎止血。”

一个太医马上拿着药箱,走了进来,替李祺处理伤口。

从表面上看,李祺伤得很重。

实际上,李祺十分精明,他撞柱时控制了力度,没有伤筋动骨,都是皮外伤。

等到太医替李祺处理好伤口后,李祺耸了一下肩膀。

朱元璋对李祺说道。

“咱读书少,你别骗我。”

“大明赡养皇室宗亲制度,怎么就是亡国之策了?”

李祺望着朱元璋,质问道。

“目前大明有十一个亲王,如果亲王生出一百个郡王,到时,郡王们又能生,又接着生出一百个儿子。

这时,大明就会出现十六万个镇国将军。

请问陛下,赡养这么庞大的大明皇室宗亲,大明财政需要多少银子?”

“两千万两够不够?”

朱元璋哑口无言,他倒吸了一口冷气,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水。

历史上,中山靖王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刘备就是中山靖王的后裔,宗亲们把朝廷吃穷后,到了刘备这一代,朝廷己经没有银两拨付。

刘备只能沦落到街上摆地摊卖草鞋。

这时,朱元璋的二儿子,暴戾的秦王朱樉站了出来,冲李祺喊话。

“李祺,休得放肆,我朱家的皇室宗亲奉养之策,岂是你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能议论?”

李祺抬头一看。

只见秦王朱樉长得浓眉,熊腰虎背,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秦王朱樉,也就是秦愍王,他无恶不作,连畜生都不如。

朱樉到封地就藩后,山高皇帝远,他远征吐蕃时,将二百名幼童掳走,***童男,半途闹出无数人命。

他为了享受,大兴土木,建亭台,强行向当地军民收买金银,逼得百姓卖儿鬻女,导致当地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李祺心里明白,他的话己经得罪了秦王朱樉,损害了藩王的利益。

然而,李祺丝毫不畏惧,区区一个秦王,他还不放在眼里。

“秦王殿下,你是不是准备生一百个郡王,然后躺平,趁机收割朝廷的银两啊?”

秦王朱樉闻言,他愤怒地推开一个大臣,朝着李祺冲过去。

“找死!”

朱樉露出浑身鼓胀的肌肉,猛地挥拳,朝着李祺的脑门砸下去!

“喝啊!”

李祺一个弯腰闪身,轻松避开。

他用右手扣住秦王朱樉的手腕,使出猛力,一个过肩摔,把朱樉摔倒在地板上。

对于秦王朱樉这种***,李祺没有手下留情,他恨不到把朱樉宰了,只是现在时机不对!

李祺己经不是以前那个文弱书生,他的灵魂早就换成了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退伍军人,擅长战斗!

李祺打败秦王朱樉后,双手抱拳:“秦王殿下,不服气吗?”

“再战!”

朱樉打输后,想找回面子,他爬起来后准备再动手。

皇帝朱元璋阻止了朱樉,喝斥道:“逆子,胆敢在朝堂上动手,扰乱秩序,马上给咱滚出去,默写一千遍《论语》。”

天不怕地不怕的秦王朱樉,唯一怕的人就是他父皇朱元璋了,朱樉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大殿。

诚意伯刘伯温出列,他跪了下去,对皇帝朱元璋拜了一下。

“陛下,我想通了,原来问题不是出在了亲王的身上,而是在大明皇室宗亲后代子孙上。”

刘伯温,大明王朝第一聪明人!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他知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

后人称刘伯温“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

皇帝朱元璋来了兴趣,他抚须笑了笑,对刘伯温说:“既然这样,那咱就控制大明皇室宗亲人口数量,规定每一个亲王只能生9个儿子,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刘伯温站了起来,他朝朱元璋摇了摇头。

“回禀陛下,不行啊,这个问题就让李祺向陛下解释吧。”

李祺对皇帝朱元璋说:“陛下,您现在还身强力壮,后面还会有亲王诞生。

假如陛下一生共有26个儿子,控制每一个亲王的儿子在9个范围以内。

那么现在,臣就给陛下精确统计一下,到了第七代后,大明共有多少个郡王?”

朱元璋马上让旁边的太监,把笔墨纸砚带了过来。

于是,李祺在纸上写下了***数字,再运用后世的统计数知识,算出了第七代后,大约共有六百五十万的郡王,再去除去世的郡王,得出了结论。

随着大明皇家宗室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大明财政严重亏空,后世的君王也意识到了问题,但是,他们想改制时,却屡屡碰壁,因为朱元璋定下了祖训:“皇室宗亲代代相传。”

这便成为了大明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其中,小冰河时期,各种自然灾害不断等等。

顿时,皇帝朱元璋目瞪口呆,他问李祺:“你是如何算出来的?”

李祺笑道:“这是小学数字,加减乘除法基本法则,不懂了吧?”

看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就算李祺穿越到了大明王朝,照样吃香喝辣。

其实,明朝时期,***数字己经传过来中原了,只是在民间使用比较多,朝廷仍然使用传统的珠算。

皇帝朱元璋绷不住了,他那双眼龙眸射在了户部尚书吕昶身上。

“大明皇室宗亲俸禄制度,导致大明三百年后亡国,而你身为户部尚书,掌管钱粮,竟然没有发现问题,该当何罪?”

户部尚书吕昶心里暗暗叫苦,他跪了下来。

“臣糊涂,请陛下饶命......”朱元璋咆哮道:“咱命令你,马上解决大明供养宗亲俸禄的问题,否则,哼......!”

户部尚书吕昶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说道:“陛下,削减皇家宗亲的俸禄,把亲王、郡王以及镇国将军的俸禄减少三分之二,就可以了。”

“不行!

咱辛辛苦苦赶走北元,打下大明江山,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过得好些,以后不用再饿肚子,不能削减咱的子孙后代俸禄。”

朱元璋把奏折砸到户部尚书吕昶的头上,气急败坏地吼道:“来人,把吕昶拖出去杖打一百军棍,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