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能觉醒:全员圣母如何通关末世第3章 加固据点在线免费阅读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她乖乖跟在陆佐伊身后,等她和中介讨价还价。

辗转了周边几个村子,成功在村里猪场鸡场收购了大几千斤肉,下半辈子应当是不缺肉了。

想吃牛羊,要跑去更远的乡下,接近古道山的地方是给当地农民放牧的,有一块小小的牧场,属于本地人中的本地人才享有的资源。

本地没有奶牛,但水牛众多,水牛奶是榆市一大特产。陆佐伊没忘把水牛奶也要走个大几百筐,瓶装桶装的都要了。羊奶产出少,味道膻,也意思了几十个大箱子。

祝槿已经跟村子讲好价了,陆佐伊和江危只管去收货。

陆佐伊江危:被富婆包养的感觉真好,暖暖的,很安心。

祝槿是老板,旷工购物无所谓。她提前给员工放了个台风假,加上法定的台风假,一共五天。让行政小姐姐给每个部门发通知,大致内容就是注意安全,在家囤点米粮药品,关好门窗,防火防盗……希望他们能在灾难中过得好一点。

江危更是直接祭出年假大法,几乎把这几天全兑成假期。

陆佐伊感叹,果然公家单位就是比她们这些打工的清闲。

为什么是几乎?

因为江危要赶在台风前最后两天,要参与市博物馆文物的转移和防护工作。里面或古朴或精美的文物,大可以收进空间里。如果某天天灾退去,把文物掏出来,又能给人莫大的动力,去重建这个伟大的文明。

她们馆子突出一个古色古香,科技动得不多。好在它地势比较高,古人搞的排水系统相当好,以前连下了五天暴雨都只让它屋内地面潮了一点,如果不是极端情况,其实淹不到什么。

只是即将面临的是异常的天灾,她还是放不下心。

中午,江危若无其事地给老同学打电话:“俊哥,最近混的咋样啊?有没有空聚一聚。”

“啊,我啊,还是老样子,咱俩那工资那真是卧龙凤雏哈哈哈哈。够用就行!我这两天在单位搬文物,累得腰都要断了,可得好好歇歇。”

“你们馆打算怎么应对台风啊?不少书呢,又不好随便搬运。”

“啊?地下图书馆……现在的世界发展成这样了吗?你们怎么背着同行偷偷动科技!”

……………

陆佐伊重新排查了一遍家里的消防。大门是加固的防盗门,双层的,里面那层是往里开,这样可以在屋内和外人对话,不必担心对方捅刀子打闷棍。

门口的地毯下还可以安装一个隐藏报警器,压感发动,只给屋里人发警报。以防门口有居心不轨之人来蹲点,她们还两眼抓瞎。门铃也换成个老式响铃的,不费电。

唔,微型摄像头放哪个位置好呢?她一面托腮思考,一面在客厅里来回走动检查。

若不是她们不住顶楼,而且一梯三户的话,她就给楼道也封起来,免得有人来门口打扰。然而这个单元楼总计二十八层。有两个电梯,但楼梯只有一个。等断了电,她们家门口可谓人来人往。

所以她们一通商量后,选择好邻居路线。

通风管道也焊死了,没人能通过爬管道进来。还有空调外机,排水管这样半***或***在室外的结构。目前她没有改装,现在形势不够严峻,贸然改装,太惹眼了。反而此地无银三百两。

所以她只给阳台装了带电的防盗网,和钢化玻璃,还贴了防窥贴。这样既不影响采光和视野,也能阻挡外来视线。

楼层间不能指望墙体百分百隔音。为了保护隐私,她还在家里铺了厚厚的地毯。不然以后她们家干点啥楼下都听得清清楚楚。也别怪她疑心重,有心人可能会通过她们的活动声音判断屋内人数,年龄,体重,从而推测对方好不好欺负。

虽然江危几天前发现空间水电不断,但还是放了两台发电机在储物间。有备无患。桶装纯净水象征性地摆了俩出来,以后她们不小心露了“富”,可以装成囤货充足的样子。

家里本来就有一套维修家电的工具,陆佐伊又在旧货市场淘到一个老式的煤气热水器。以后限电或者断电,直到山穷水尽的那一步,可以靠他们烧热水。

屋外狂风大作,乌云低垂,空气中隐隐有些湿润的水汽,渗进人们薄薄的衣料,粘在身上有些难受。

1201聚在屋内开大会,沙盘推演接下来可能触发的剧情。

江危:“我梦到暴雨连下了大概一个月,水坝决堤,洪水淹到三楼。”

祝槿:“我梦到暴雨之后是大规模断水断电,然后社区内出现饥荒,然后秩序开始乱起来。”

按照套路,理应如此。

她们昨晚忙里偷闲,去网上扒拉了一遍,想看看网上有没有人说做噩梦的。

结果是,寥寥无几。

不过寥寥无几的那几个已经足够说明一些问题。

陆佐伊:“……我睡得挺香,没做梦。”

薛素问:“我梦到我的养父母找上门。”

江危:“接济?赶走?”

薛素问:“赶。”

也是,1201凑齐四个天煞孤星。祝槿是父母早逝,被爷奶养到六岁,爷奶也走了,送去孤儿院。在孤儿院见到同样凄凄惨惨的江危。据接手案子的警察说,她是被亲生父母丢弃的,然后经过反复被拐卖,来到这个遥远的城市的孤儿院。

陆佐伊父亲喝酒喝死了,母亲性格坚忍,然而把她养到十五岁,就和别人组成新家庭,除了每个月给她打点生活费,不再有多的联系。

只有薛素问“父母双全”,然而他们是买家,她经济独立后,关系就断了。当局却没有证据证明是收养还是拐卖,最后不了了之。

这也造就了她冷漠孤克的性格。

可以说,她们四个能凑到一起,是有原因的。

薛素问的极品亲戚不搭理就是了。陆佐伊的,却很棘手。

祝槿:“我们不主动出手。如果真找上门,咱能帮就帮,尽一下应有之义。但决不能让他们住进来。你们觉得呢?”

大伙儿都没意见。

乱世之下,以她们的能力不太可能独善其身。粮食是绝对够的,但自保能力不够,家里就变粮仓了。

祝槿:“你们还有能用上的人脉吗?”

陆佐伊叹了口气:“人脉还有挺多,但不能现在用。主要是有一堆牛皮糖可能要粘上来。”交际太广了,好处坏处都多。

江危首先戳破:“谁让你前任这么多。”

薛素问撑着脑袋,她也谈过几个,而且几乎全是烂桃花。由于她们从大学时期就住在这里,所以这些前任们都知道地址。

她挠头痛苦地发言:“假装我死了吧!”

只能希望他们到时候能自力更生吧。

江危和祝槿是钱串子,俩牡丹花。因为职业原因,认识挺多霸总的。现在是没钱和人家谈生意了,以后可以用物资和人家搞点大宗交易。

…………

气象台预算的时间很准,台风“如约而至”。网上热烈地庆贺放假,关于台风的讨论热度还在飙升,其中996上班的和007上学的最起劲。

中间掺杂一点点“你们怎么能庆祝自然灾难”的舆论,然而没人在意。

暴雨如注,天色不分白昼黑夜,一片灰黑。

黑云压城城欲摧,大体如此。街道上的电线杆被狂风吹倒了,水位一直在涨。

有经验的人给窗户换成防风玻璃,还加装了铁护栏。

前三天,业主群里还有很多户人家晒餐桌上的菜品,热烈地庆祝放假。后面几天开始有人在群里嚎饿,愿意用翻倍的价钱买点吃的。

大概率是个独居的年轻人。ID叫“柳少”,或许还是个富二代。现在年轻人不怎么爱做饭,读书时吃食堂,回家时啃老,独自出来工作时,日常吃喝就依赖外卖。

曾经还有个网络热点话题,说以后买房可以选择无厨房的,原因是没必要,让房地产商改装成衣帽间。然后被狠狠地打了脸。再然后国内有小规模的洪灾,即使几乎没有伤亡,也让人们吃了太多太多苦头。

人们多多少少感知到这几年气候的异常。

有了教训,很多人家开始在家屯粮屯药品和一些必要的生活必需品。

然而这是家里有长辈的情况。都市里打拼的年轻人比老人健忘多了,吃一堑不一定长一智。

于是有了这位柳少重金求食的事件。

祝槿找来小伙伴商量,要不要宰他一把。

陆佐伊头一个同意:“可以,就算他不是只肥羊,我们也可以把他暂时用不上的物资换走,给他留点食物,算是结个善缘。”

于是祝槿私下联系他,问他能不能以物易物。

那头直接回了个语音过来,哭嚎着叫姐,很浮夸地表达感谢,就差给祝槿三叩九拜公若不弃吾愿拜为义父了。

祝槿不忘敲打这位柳少:“我这里吃的也不多,你可千万别跟人家说和我换过物资。我怕人家来找我我不好意思拒绝。”

对方满口答应。

然后住八楼的柳少爷半夜坐电梯上楼,停在1201门前,轻轻地敲响。祝槿保持警惕,却神色自若地开门。将一箱12包装的泡面和两瓶牛奶递给对方。

其实这些东西不经吃,奈何公子哥家里除了烧水壶,什么厨具都没有,也不愿意做饭。但是祝槿没多说什么。

柳臣满脸欣喜地接过满当当的塑料袋。“太感谢了,我在家都快饿晕了。”

然后把自己手里的东西递给祝槿。

是一个移动键盘。看着还蛮高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