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二郎献策:职场新人的破局之道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大业十三年五月的晋阳府衙,活像个被捅了的马蜂窝。

李渊趴在桌案上,用《贞观政要》(隋版《职场管理大全》)盖住半张脸,听着门外此起彼伏的争吵声——李世民和刘文静正在为“创业启动资金”吵架。

“招兵买马需要钱!”

刘文静的大嗓门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首掉,“可库房里的铜钱比裴监的头发还少!”

“谁说没钱?”

李世民的声音像淬了火的刀,“晋阳宫的府库空了吗?

裴寂不是管着皇家粮仓吗?”

李渊猛地坐起来,书砸在脸上:“小点声!

那是隋炀帝的粮仓,动了就是‘挪用公款’,要进局子的!”

话音刚落,裴寂晃着肥硕的身躯进来,怀里抱着个账本:“唐公,我昨晚盘了盘库,晋阳宫现存粮食三十万石,布帛五万匹,兵器……咳,反正够武装十万大军。”

他凑近李渊,压低声音,“隋炀帝在扬州挥金如土,咱们这叫‘资源合理调配’,职场术语叫‘盘活存量资产’。”

李渊盯着账本上的数字,心跳突然加快——这哪儿是粮仓,分明是创业初期的“天使投资”。

但嘴上还是要装模作样:“裴监,你这是要让本官当‘隋室蛀虫’?”

“错!”

刘文静拍案而起,“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再说了,您看这隋朝气数——”他伸手往窗外一指,只见衙役们正抬着担架经过,上面躺着个饿得翻白眼的百姓,“百姓都快饿死了,隋炀帝还在修龙舟,这粮仓早该姓‘李’了!”

李渊揉着太阳穴,看见李长生在角落憋笑,突然想起昨天在库房看见的场景:李建成蹲在一堆甲胄前给士兵发号牌,牌子上写着“李氏创业预备役·第001号”,旁边李元吉举着喇叭喊:“加入李氏集团,包食宿,有五险一金,未来可享股权激励!”

“二郎,”李渊转向李世民,“你说咱们现在缺什么?”

“缺人,缺马,缺一面像样的大旗。”

李世民从靴筒里抽出一张纸,“不过我拟了份《招兵启事》,您看——‘李氏集团诚招有志青年,岗位职责:推翻隋室,共建新朝;任职要求:能扛枪,敢拼命,有创业精神;福利待遇: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分房分地。

’”李渊看着启事上的“股权激励”西个大字,突然想起隋炀帝的“画饼”绝技——当年说要带群臣去扬州看琼花,结果士兵们走得脚起泡,琼花没看着,只看见隋炀帝在龙舟上喝葡萄酒。

他叹了口气:“就怕招来了人,咱们养不起啊。”

“所以得找个战略合作伙伴。”

刘文静神秘兮兮地掏出块羊骨,上面刻着突厥文,“我跟突厥的始毕可汗通过气了,他说只要咱们肯给点好处,愿意借兵两千,马五百匹。”

李渊猛地站起来:“借突厥人?

那不等于引狼入室?”

“职场上哪有永远的敌人?”

裴寂晃着算盘,“咱们借兵是‘联合开发市场’,等打下长安,让突厥人去洛阳‘拓展业务’,咱们坐收渔利——这叫‘区域市场划分’。”

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喧哗声。

一个士兵冲进殿,满脸血污:“大人!

王威、高君雅带着人闯进来了,说要查‘谋反证据’!”

李渊只觉得头皮发麻——这俩货不是称病在家吗?

怎么突然诈尸了?

他下意识去摸腰间的玉带,却摸到半块干硬的蒜瓣(昨天从袖子里掉出来的),突然福至心灵,往地上一倒:“哎呦!

本官心口疼……”李世民眼疾手快,抄起桌上的《职场急救手册》(一本医书)翻开:“爹这是‘创业焦虑症’发作,需要安静静养!

刘司马,你去拦住王威,就说本官正在‘闭关修炼’!”

刘文静领命而去,裴寂趁机把账本塞进柜子,又往李渊嘴里塞了颗蜜枣:“唐公,您这演技可以拿‘隋室最佳男演员’了。”

李渊含着蜜枣含糊道:“少废话……快把尹、张二妃的‘顾问协议’藏好,别让那俩老狐狸翻出来……”与此同时,府衙外的王威正踮着脚往门里瞅,被刘文静拦得死死的。

这位太原郡丞穿着三品官服,腰间却挂着个药葫芦——上个月装病时落下的“职业病”。

“刘司马,”王威咳嗽两声,“本官听说留守大人身体不适,特来送药……”“不必了!”

刘文静Blocking(阻挡)技能全开,“大人正在与神仙对话,闲人免进!”

正僵持间,李世民带着几个“预备役士兵”走来,手里端着托盘:“王大人,家父让我送您点‘土特产’。”

托盘掀开,里面是一堆竹简,最上面刻着“突厥可汗亲启”。

王威脸色一变,伸手去拿,却被李世民按住:“大人,这是机密文件,要是泄露了……”“你!”

王威后退半步,突然看见李世民身后的士兵——个个腰杆笔首,眼神犀利,不像普通衙役。

他突然想起坊间传闻:李渊的二儿子最近在晋阳街头“招兵买马”,说什么“加入李氏,共创未来”。

“来人!”

王威突然转身,“给我搜!

看看李渊是不是藏了……”话音未落,就听见府衙内传来李渊的怒吼:“王威!

你欺人太甚!”

只见李渊被裴寂扶着走出来,额头上敷着毛巾,却遮不住眼里的精光,“本官念你患病在身,屡屡宽容,你却三番五次找茬!

来人,把这俩‘职场搅屎棍’给我拿下!”

埋伏在两侧的士兵一拥而上,王威这才发现,那些平时唯唯诺诺的衙役,此刻都换上了崭新的皮甲,胸口印着小小的“唐”字——分明是早有准备。

“李渊!

你敢谋反?”

高君雅挣扎着怒吼。

李渊冷笑:“谋反?

本官这是‘清理团队蛀虫’。

来人,把他们押进大牢,等陛下巡狩归来,本官要当面对质!”

看着两人被拖走的背影,李世民低声道:“爹,这招‘反客为主’用得妙啊。”

李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刚才差点没绷住,多亏裴寂在后面掐了他一把。

他转头看向李长生:“记清楚了吗?

方才王威等人意图谋反,被本官识破拿下。”

李长生点头,在卷轴上写:“五月甲子,太原留守李渊智擒反贼王威、高君雅,维护隋室治安。”

又在括号里加了句:“据目击者称,留守大人倒地时,蜜枣从口中滚落,疑似‘演技穿帮’。”

当晚,晋阳宫的议事殿里点起松明火把。

李渊看着殿下站得整整齐齐的“创业团队”——李世民站在最前面,身后是刘文静、裴寂、长孙顺德……个个眼里闪着光,像极了他当年在陇右看见的饿狼。

“诸位,”李渊清了清嗓子,“咱们的‘晋阳创业项目’,今天就算正式启动了。

但丑话说在前头——”他故意停顿,看见裴寂偷偷捏紧了酒壶,“要是项目失败,我李渊一人担着;要是成功了,诸位都是‘创始团队成员’,配股分红,一样不少!”

“好!”

刘文静率先鼓掌,“我提议,咱们先给项目起个响亮的名字——就叫‘大唐集团’!”

“善!”

李世民抽出佩剑,在墙上刻下“唐”字,“从今天起,咱们的口号是:‘推倒隋朝大厦,共建大唐天下’!”

李渊看着墙上的字,突然想起白天在市井看见的一幕:一个卖炊饼的老汉边烤饼边念叨:“隋朝气数尽了,该有新天子了。”

此刻,松明火把的光映在他脸上,把“唐”字的影子投在地上,像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苗。

“长生,”他转头叫起居郎,“从今天起,你的卷轴就叫《大唐创业起居注》吧。”

李长生低头磨墨,心想:这算是提前转正为“开国史官”了?

他看着李渊腰间重新系好的玉带——这次系得端端正正,还别了枚李渊亲自刻的“创业必胜”玉牌,忍不住想笑,却又觉得眼眶发热。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己是子时三刻。

李渊走到殿外,抬头看见满天星斗,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长安见过的天象——那时他还是个普通的千牛备身,觉得隋炀帝的龙椅高不可攀。

如今却站在晋阳宫的屋檐下,伸手就能碰到低垂的银河,像极了触手可及的创业梦想。

“爹,”李世民跟出来,手里抱着件披风,“后半夜凉。”

李渊接过披风披上,闻到上面有股淡淡的皂角香——应该是窦夫人亲自洗的。

他突然想起妻子临终前说的话:“渊,别总想着当稳当的公务员,有时候跳出来闯闯,说不定能看见不一样的天。”

“二郎,”他看着儿子年轻的脸,“你说咱们真能成功吗?”

“当然能。”

李世民指向远方,那里有隐约的火光,“您看,晋阳城里己经有百姓在传‘李氏当兴’的童谣了,这就是民心所向。

再说了——”他嘴角上扬,“咱们有裴监管钱,刘司马管兵,还有您这位‘精神领袖’,妥妥的‘创业天团’。”

李渊笑了,伸手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

远处传来雄鸡报晓的声音,东方泛起第一缕曙光。

他突然觉得浑身充满力气,像年轻时第一次骑马征战那样。

“走,”他转身走向议事殿,“咱们开个‘项目启动会’,好好聊聊怎么把‘大唐集团’做大做强。

对了,让厨房煮点小米粥,昨晚装病没吃饭,饿死了……”李长生跟在后面,借着晨光在卷轴上写下:“大业十三年五月十五日,李渊于晋阳宫正式起兵,建号‘大唐’。

是日,天朗气清,星象示吉,有流星划过长空,坠于晋阳城南,时人以为‘创业之星’降临。”

写完又在末尾画了个笑脸——他有种预感,跟着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创业团队,未来的故事,一定比话本还精彩。

晋阳城外,隋军的斥候看着城楼上新换的“唐”字大旗,揉了揉眼睛。

旗子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把“唐”字的最后一笔吹得像把出鞘的刀。

斥候打了个寒颤,掉转马头:“快去报告!

晋阳……反了!”

而此刻的晋阳宫,裴寂正抱着酒坛给众人倒酒,嘴里念叨着:“创业第一步,先干了这碗‘开门红’!”

李渊端着酒碗,看着碗中晃动的自己——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公务员,而是一个眼里有光的创业者。

他一仰头喝干,酒液顺着嘴角流下,在官服上烫出一道灼热的痕迹,像极了即将燎原的星火。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