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最繁华的街上有户人家,东家姓周,是前两年从外地搬迁过来的。
夫妻俩平时就乐善好施,换了个地儿也和邻里相处得很融洽,偶尔得了空就会去庙里降香,攒了不少人缘。
“咚咚——”
“有人吗?快来开门啊!”一个身穿深蓝色短褂,头戴小帽看着像是从人打扮的把着门环不停敲打。
今天守门的家人叫阿平。
周府的管家说了,天冷的时候不用老在门口守着,等什么时候来人了快着点跑去开门就成,免得挨冻受凉。
正巧今日大风,再配合这个阴云密布的天气,冻得人只想钻进屋里把自己裹得更加严实,所以开门的时间就长了些。
阿平一听有人敲门便匆匆忙忙地从里屋赶来,开门一瞧,见眼前停着一辆马车,偏过头再看,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变得殷勤起来。
眼前之人一副文人打扮,面薄如玉,唇红齿白,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样子,也就十七八岁左右。
“呀!是表少爷啊!您是来找我们家老爷的吧?”
高文祯点点头示意在身边站着的家人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礼品交给阿平。
“啊,好些年没见到我舅舅了,今日得空,和我母亲一起来探望探望。”
阿平在周家待了十年有余,如今正在壮年,虽然看起来瘦瘦弱弱的,脸色焦黄,好像身体不太好的样子,但是听着声儿却是中气十足。
“唉唉是是是!表少爷里边请!!”
阿平一边在前头带路一边大声通禀。
高文祯扶着自己的母亲跟着前方带路的阿平就进了正厅,这个时候周老爷和自家夫人已经在厅内等候,早有人沏好了茶放在桌案上。
“小妹拜见兄长,嫂夫人。”
“甥儿拜见舅舅,舅母。”
母子俩相继行礼,便一一入座。
周桂荣和她哥周祥相差十岁,周祥看看自家妹妹,又看看外甥高文祯,眼睛都笑成一条缝了。
“桂荣啊,今儿个怎么得空来看你哥我和你嫂子了。”周祥半开玩笑地开口说道。
“啊…他这个…大哥…我今日来是这么…”
“爹!娘!”
还没等周桂荣开口就被一声轻快的、带着些许清脆和奶气的童声打断。只见迎面跑来一个小孩,黏黏糊糊地抱着周祥的大腿,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十分可爱,往小的说有三四岁,往大的说应该也有个五六岁。
周祥把孩子揽到自己怀里,手捻须髯咧开嘴笑出声:“哈哈哈,桂荣啊,文祯,大概你们不知道吧,来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老儿子!”
见高家母子面面相觑,一脸疑惑。还没等反应,周老爷子又自顾自的说道:“孩儿啊,来,这是你的姑姑和表哥!”
“姑姑好!表哥也好。”小孩儿的声音嫩,听起来也格外好听,便让人有了三分喜爱。
周祥和周夫人乐得,脸上好像都开了一朵大红花。
“好了,快回屋里念书去吧,晚上给你做你爱吃的。”
“唉!”小孩儿答应一声就回去了。
“大哥,这个孩子是?”周桂荣一指回去的孩子。
“这个事儿啊,说来话长。”周祥拿起一盏茶喝了一口。
“舅舅,怎么回事儿啊?你就说说呗。”高文祯好奇道。
“嗯…这个事儿嘛,嗐!”周老爷不禁感叹道,随后陷入回忆。
五年前,周老夫妻俩还没搬到京城之前,就住在离京城不到八十里的周家庄。
那个时候的周老爷,还没这么富户,但好歹也是个员外。
正巧今晚上打算出门溜溜食,不料一开门就看到有个女人躺在地上昏迷不醒。
“阿平啊,去看看怎么回事。”
“唉,这位姑娘,醒醒,醒醒啊。”阿平一边叫一边推推女人的肩膀,怎么推也没推醒。
“哎呦…老爷,这…这可怎么办啊。。”阿平一看这人脸色苍白,心里有些害怕。
“不要紧,先叫几个家人把这位姑娘送到府里,然后在去叫个郎中。”
……
“这是哪里?”女人有些吃力地爬起身子看了看周身的环境。
“哎呦!姑娘,你总算醒了,你这都昏迷两三天了。”
姑娘一看面前有个妇人,一副很关心自己的样子。
“您是…?”
“前几天你在我家门口晕倒了,我丈夫看见了,就将你带进来了。”妇人说着便给姑娘倒了一碗热水。
姑娘接过说了声谢谢。
“姑娘啊,你住哪儿啊?你姓什么?叫什么啊?怎么晕倒在我家门前?”
面对眼前这样关切的询问,女人小心翼翼开口道:“这一夫人,我家住在三梧庄,我是为寻亲来的,路上盘缠用光了,想讨口水喝,想不到就晕了过去。”
“我叫齐月。”
齐月长得秀丽,脸上并没有胭脂水粉的加持,再加上这双充满灵性的眼睛,显得整个人更加漂亮了。就是穿的衣服稍旧些,头上也没有什么珠翠首饰,只有一支木雕的发簪别在头上,人收拾得倒很干净。
周夫人心想:如果我要是有孩子的话,大概也和这位姑娘差不多大年纪。
见齐月无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小腹,眉头有微微皱起,一副不好意思开口的样子。
周夫人见状一副了然开口:“姑娘,大夫说了,你这至少有三个月身孕了。”
……
“来,你现在身子虚,喝点儿稀粥填填肚子。”
“谢谢…”齐月正准备拿过那碗粥,不料周老夫人拿着汤匙从碗里舀了一勺,吹了吹就准备送到自己嘴里。
齐月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觉得不好意思拒绝,便将眼前送来的每一勺都一一吃下,不一会儿眼前这碗粥已经吃了大半。
到最后实在吃不下了。
“夫人,我吃饱了…”
“好好,吃饱了就行。”周夫人随手将还剩小半碗的粥放在托盘上,随即就有人拿了下去。
“夫人,你我萍水相逢,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等明天府上有什么活,我帮着做些吧。”
“唉?姑娘啊,这事儿不着急。你先告诉我,你是要到哪儿寻亲啊?不如就先在我这住下,调养好身子,我派人去找,让你的家人来接你怎么样?”
且不说舟车劳顿,一个女人怀着孕还要出来寻亲,定是家中遇到了困难。三梧庄离我这周家庄也有二十里路,现在正逢乱世,要是路上有了什么差错,我于心不忍啊。
周夫人心想着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齐月见夫人慈眉善目,又见对方如此照顾自己,便说出了自己的心里事。
“夫人实不相瞒,我是打算去京城寻找我的丈夫。”
“那你丈夫叫什么名字?我吩咐家人去京城打听打听?”
“我丈夫叫秦继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