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长里短
陈风也没闲着,起床洗了把脸就找来高中的课本,准备好好复习一下,虽然自己上一世成功考上了大学,但己经过了三年了,该忘掉的早就忘了,也该把这些知识拾起来了。
陈风从来不会小看这个时代的题目,哪怕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题目过于呆板,但是也不是说简简单单就能够考上的,陈风没有金手指,有的只有自己曾经的记忆。
幸好,自己是复读过才考上的,对于重新拾起知识相较于一般人较为快一些,毕竟加上前世,这可能是陈风第三次高考了。
学习的时间总是很快的,转眼,太阳就下了山。
母亲,扛着锄头回了家,坐在门口歇息着。
陈风见了,忙去倒了碗水给母亲。
哎,好好,你快去学习吧,别耽搁了你学习,咱家就指望着你考上大学呢!费孝兰笑着说道,考上了大学,给咱们老陈家争口气。
好,妈,我一定会的,陈风应到。
叮叮叮,伴随着清脆的自行车***,父亲回来了,陈风看见自己的爷爷,也就是现在这具身体的父亲。
下了自习车,陈有德推着自习车,走进了家门口。
年过五十的陈有德,面庞消瘦,但是一双大眼确实炯炯有神,加上186的高大身材,显得极具威严。
老头子,回来啦!费孝兰,从灶台上探出头招呼道。
嗯,回来了,老爷子应了句便没再说什么,反而是来到大堂桌子边,看起了陈风的课本。
大,陈风有些窘迫的站起身喊道,相较于老爷子的身高,陈风父亲的身高为啥是不够看。
说来也怪,一家人里面,就陈风父亲的身高最矮,只有176,哪怕是陈风的大姑,父亲的大姐也有170,三位哥哥更是不用说了,全都是185往上的大个子。
复习的怎么样,没忘掉吧!
陈有德问道。
没,陈风应道。
好,那你把苏轼的赤壁赋背一遍,我听一听。
陈风一听汗都下来了,本以为就是简单应付一下,没想到竟然还有考察,但是没有办法,既然都应着了,死也得背。
于是陈风沉着一口气,开始了背诵,壬戌之秋~,陈风凭借着多年的机械记忆开始背诵着,没想到,一开始背的磕磕绊绊,但是越背大脑越清晰,上一世的记忆源源不断的涌现,竟然顺利的将全文背了下来。
不错,陈有德面上微笑,开头有点磕磕绊绊,再把书看一看。
在陈风背诵课文期间,陈风的几位伯伯,也就是父亲的几位哥哥,陆陆续续下班回来了。
但有看到陈风在背书,也就静静的把工具放下来,蹲在门口乘凉。
见陈风背完书,三哥立马来到陈风边上,拍了拍陈风的肩膀。
不错,不错,比你老哥我厉害多了,当时这该死的文言文死活是背不下来。
一旁的,老爷子冷哼一句,你要是认真点也不至于连个高中都没考上。
陈漫,缩了缩肩膀,讪笑着,嘿嘿嘿。
这时候二哥插话到,哎,小漫就静不下心来,当时小漫数学可好了,就语文不照。
心太急了,静不下来。
大哥,陈文翰笑道,当时就不该给你取名漫,就该给你取名急,你叫陈急好了。
一段插科打诨,倒也好似缓解了刚刚紧张的氛围,夏日也不再那么酷热了。
来来来,都把桌子收拾一下,把书收起来,你们爷几个也别闲着了,去端菜,去盛饭。
老三,你去把西瓜放井里凉一凉,一会儿吃完饭吃。
唉,好的,陈漫应到,说吧便飞也似的把西瓜带到井边。
这西瓜谁给的,陈有德问道。
是文治给的,大哥说着。
之前不是帮了点忙嘛!文治便给我送了个西瓜。
这孩子,这么客气干啥!都是一家人,这样倒生分了。
这次就算了,下次可千万不能再收了。
陈有德对陈文翰叮嘱道。
大,我知道了。
哎呀,别说了,快吃饭吧,孩子一片好心,你不收他还难过,费孝兰边说,边把菜端上来。
晚饭依旧是老样子少量的米陪着大量的玉米,再加上点红薯干,吃的人胃疼。
好在,晚饭后的西瓜倒是又大又甜,也算是有了些许安慰。
寂静的夜晚,并不太隔音的土墙传来父母的声音。
老头子,学校里怎么说,这个月的工资能足额发嘛!哎,咋可能。
老爷子叹气道,学校就发了一百六十块,剩下的两百多全打了欠条。
这可怎么办,眼看老大也不小了,都二十六的人了,还没结婚呢!整天就在工地上干着小工,这可怎么办。
老二老三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干着。
能怎么办,实在不行我退了,让老大顶我的岗,我下来务农。
你退下来?唉,你退下来家里更困难了,老大刚顶岗,工资还不如你呢。
你务农,家里就三西亩田。
怎么够啊。
老幺也快开学了,家里这个学期的学费还是差点,唉!陈风静静的听着两人的谈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是啊,家里面这个情况,老爷子工资不能准额发,家里面的几个哥哥也是日渐大了。
该怎么办呢?
重生后的第一个夜晚,陈风睡得并不踏实,原以为重生后,能混的风生水起,可是现实却给了他重重的一巴掌。
自己练老爷子的工资都没办法解决,更谈何发家致富呢!该怎么发财呢,陈风伴着这样的疑问,入了睡。
也许,也许明天就回到宿舍了,也许只是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