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开垦荒地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看着眼前的景象,我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

我开始在村子周围仔细查看土壤的情况。

我发现这附近的土地虽然不算肥沃,但只要好好改良,还是有很大潜力的。

我想起我在现代所学的土壤改良知识,于是我西处寻找可以用来改良土壤的材料。

我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去山里收集草木灰,阿牛疑惑地问我:“徐歌兄弟,这草木灰有啥用?”

我解释道:“阿牛哥,这草木灰可是好东西,可以让土地变得肥沃,庄稼会长得更好。”

收集了足够的草木灰后,我开始指导村民们将草木灰均匀地撒在田地里。

接着,我又观察了村里的灌溉系统,发现非常原始和低效。

我根据记忆画出了一种简易的水车草图,找村里的木匠李伯去打造。

李伯看着草图首摇头:“这是个啥玩意,能管用?”

我耐心地说:“李伯,您就信我这一次。

这水车一旦造好,灌溉就轻松多了,水也能更均匀地浇到地里。”

在等待水车打造的过程中,我又和村民们讨论起了农作物的种植间距问题。

村里的老者王爷爷拄着拐杖说:“自古以来,都是这么种的,你这个后生咋净说些稀奇古怪的话。”

我笑着说:“王爷爷,咱们试着把间距扩大一些,这样每一棵庄稼就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分。”

过了几日,水车造好了。

当村民们看到水车缓缓转动,清澈的水被源源不断地引到田地里时,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喜。

阿牛兴奋地说:“徐歌兄弟,你可真是个神人啊!”

接下来的日子里,经过改良土壤、合理灌溉和调整种植间距后的庄稼茁壮成长。

到了收获的季节,村子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村民们在地里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丰收后的村庄热闹非凡,村民们对我充满了感激。

然而,我的目标还不止于此。

我想把这些农业技术推广到更多的地方,首先是种子方面。

我在村子周围仔细寻找那些颗粒饱满、形状规则的种子。

我把村民们召集在一起,拿着一把种子说:“大家看,这些饱满的种子就像强壮的士兵,它们更有力量生长。

而那些干瘪的种子,就如同体弱的士兵,很难茁壮成长。”

村民们似懂非懂地看着我。

我找来村里的几个少年,让他们帮我一起筛选种子。

其中一个叫虎子的少年好奇地问:“徐大哥,这样挑一挑真的能让地里长出更多粮食吗?”

我笑着回答:“虎子啊,这是第一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呢。”

接着就是肥料问题。

我发现村子里家畜的粪便都没有被好好利用。

我带着村民们挖了几个大坑,把粪便集中起来进行腐熟。

村中的张大伯皱着眉头说:“徐歌啊,这些脏东西弄来弄去有啥用?”

我解释道:“大伯,这粪便腐熟之后可是好肥料,能让土地有更多的养分,就像人吃饱了饭才有力气干活一样,土地有了养分,庄稼自然就长得好。”

在灌溉上,现有的灌溉系统非常简陋,只是简单地从附近的河流引水到田里,水源根本无法均匀灌溉。

我根据地形,规划了一套简单的沟渠灌溉系统。

我指挥着村民们拿着简陋的工具挖掘沟渠,村民孙叔抱怨道:“这得挖到什么时候,还不知道有没有用呢。”

我耐心地说:“孙叔,等挖好了,您就会看到好处了。

这沟渠可以把水引到每一块田,就像给每一株庄稼都送一碗水喝,不会有的渴死,有的淹死。”

除了这些,我还注意到农作物的种植布局。

以前村民都是杂乱无章地种植。

我告诉村民们按照行间距和株间距进行有序种植。

村里的老学究李先生质疑道:“自古以来,从未听闻庄稼种植还有这般讲究。”

我回应道:“李先生,这样可以保证每株庄稼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空气,就像人住房子,宽敞明亮才舒服,庄稼也一样。”

在田间管理方面,我教村民们及时除草。

我指着田里的杂草对村民们说:“这些杂草就像小偷,会偷走土地给庄稼的养分。”

我亲自示范如何用自制的小锄头除草,而不伤到庄稼。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这些方法改良后的农作物开始展现出不一样的生机。

种子筛选后的发芽率大大提高,用了肥料的土地上农作物生长得更加茂盛,合理的灌溉让每一株植物都得到了充足的水分,有序的种植布局让它们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及时除草让庄稼没有了竞争对手。

到了收获的季节,村子里的农田里满是饱满的麦穗和硕大的果实。

村民们看着丰收的景象,都惊叹不己。

张大伯激动地说:“徐歌啊,真没想到你这些奇奇怪怪的法子这么有用。”

虎子兴奋地在田间奔跑,大声喊着:“我们有粮食吃啦,徐大哥真厉害!”

而我也因为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在这个大秦的角落里成为了众人尊敬的对象。

我深知,这些知识如果能推广出去,整个大秦的农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下一步计划就是走向更大的舞台,将这些农业技术带给更多的百姓。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