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镇新篇

国运总裁 汉字靓仔 2025-04-19 11:02:4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文风从邻市的 AI 技术研讨会满载而归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进程中。

他每日放学后,雷打不动地首奔学校的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室,和组员们一头扎进关于 AI 在农业应用的小型实验里。

活动室里,几张拼凑起来的旧桌子上堆满了各种实验设备,从简易的传感器到自制的数据采集器,虽然简陋,却承载着他们满满的期待。

这天,文风正对着电脑上杂乱的数据愁眉不展。

实验进行到关键阶段,可收集到的数据却混乱无序,根本无法为构建 AI 病虫害预测模型提供有效支撑。

组员们围在一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却始终找不到解决办法。

就在这时,文风的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是林悦。

“喂,文风,最近实验进展得怎么样啦?”

电话那头,林悦清脆的声音传来。

文风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不太顺利,数据问题把我们难住了。

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乱七八糟,完全没法用。”

林悦沉吟片刻,说道:“我这边刚好在做类似的项目,或许能给你提供点思路。

对了,我过两天要去你们南岭省参加一个农业科技交流活动,离青岩镇不远,方便见面细聊吗?”

文风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说道:“太方便了!

那咱们到时候好好聊聊,我正愁没辙呢。”

挂断电话,文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组员们,大家都兴奋不己。

两天后,林悦如约而至。

她身着一件简约的白色衬衫,搭配蓝色牛仔裤,背着一个装满资料的双肩包,看起来干练又充满活力。

在学校门口见到文风后,她笑着打招呼:“好久不见,文风,快带我去看看你们的实验吧。”

来到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室,林悦仔细查看了他们的实验设备和数据记录,随后坐在电脑前,认真分析起数据来。

她一边操作,一边向文风等人解释:“你们看,这些传感器的摆放位置不太合理,导致采集的数据受到很多干扰。

而且数据记录格式也不规范,后续处理起来就很麻烦。”

她说着,就熟练地打开几个专业软件,开始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

在林悦的指导下,文风他们重新调整了传感器的位置,并规范了数据记录方式。

经过一番忙碌,新采集的数据果然清晰了许多。

大家正高兴时,活动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戴着棒球帽的男生走了进来。

他叫赵宇,是学校里出了名的调皮鬼,但对科技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听说林悦来了,特意跑过来看热闹。

“哟,这就是从大城市来的专家啊?”

赵宇带着几分好奇和调侃的语气说道。

林悦笑着站起身,伸出手说:“你好,我叫林悦,很高兴认识你。

你对我们的实验感兴趣吗?”

赵宇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就是瞎好奇,之前看他们鼓捣这些,觉得挺神奇的。”

文风见状,连忙把赵宇拉过来,说道:“赵宇,你来得正好,我们正缺人手呢。

你不是对电子设备挺在行嘛,帮忙检查下这些传感器的线路吧。”

赵宇爽快地答应了,拿起工具就开始检查线路。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验逐渐走上正轨。

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他们发现,仅靠现有的数据,很难训练出准确的病虫害预测模型,因为数据量太小,缺乏多样性。

林悦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这样下去可不行,我们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数据。

我知道附近有个农业合作社,他们有大片农田,说不定能帮我们采集到更丰富的数据。”

“可是,我们怎么跟他们沟通呢?

他们会愿意配合我们做实验吗?”

一位组员担忧地问道。

文风想了想,说:“我有个主意。

我家隔壁的李大爷就在那个合作社工作,我先去找他了解下情况,看看能不能说服合作社的负责人。”

文风带着林悦和几个组员来到了农业合作社。

在李大爷的引荐下,他们见到了合作社的张社长。

张社长是个朴实憨厚的中年人,听了文风他们的来意后,面露难色。

“孩子们,不是我不支持你们,我们合作社这几年收成不太好,大家都忙着想办法提高产量,实在没精力配合你们做实验啊。”

张社长无奈地说道。

文风赶忙说道:“张叔叔,我们的实验就是为了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能通过 AI 技术准确预测病虫害,提前做好防范,肯定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而且我们不需要太多时间,只是在农田里安装一些传感器,采集点数据就行。”

林悦也在一旁补充道:“张社长,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实验成功后,成果也会优先应用在合作社的农田里,这对合作社未来的发展很有帮助的。”

张社长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看在你们一片热心的份上,我就答应你们。

不过可得抓紧时间,别耽误了农时。”

得到张社长的同意后,大家都欢呼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文风他们在合作社的农田里忙碌起来。

他们在不同区域安装传感器,定期采集数据,还向农民们请教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病虫害防治经验。

林悦则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赵宇也逐渐展现出他的才能。

他不仅熟练地操作各种电子设备,还提出了一些改进数据采集方式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随着实验的深入,他们与合作社的农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农民们看到这些孩子为了帮助他们如此努力,也纷纷主动提供帮助。

有时候,农民们会带着自家种的水果来看望他们,还会和他们分享一些田间趣事。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互动,让文风更加坚定了用 AI 技术改变农村现状的决心。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破了平静。

那天夜里,狂风暴雨席卷了青岩镇,合作社的农田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许多传感器被大风刮倒,数据采集工作被迫中断。

第二天早上,文风他们赶到农田时,看到一片狼藉的景象,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这可怎么办啊?

我们的实验是不是要泡汤了?”

一位组员焦急地说道。

文风望着被毁坏的设备,咬了咬牙说:“大家别灰心,我们重新来过。

暴风雨虽然破坏了设备,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数据,比如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这说不定对我们完善模型有帮助。”

林悦也鼓励大家:“文风说得对,困难只是暂时的。

我们先把设备修好,重新规划一下实验方案。

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克服困难。”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文风他们一边修复设备,一边重新调整实验方案。

他们结合暴风雨带来的新数据,对 AI 模型进行了优化。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模型的预测准确率终于有了显著提高。

当他们将初步的预测结果展示给张社长和农民们时,大家都露出了惊讶和欣喜的表情。

“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

没想到这小小的机器真能预测病虫害。”

张社长激动地说道。

一位农民大叔也竖起大拇指:“这下好了,以后我们种地心里更有底了。”

看着大家的反应,文风他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次经历不仅让他们在 AI 技术的实践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和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而林悦,在这段时间与文风等人的相处中,也被他们的热情和执着所打动。

她决定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为青岩镇的这个小团队提供支持,共同探索 AI 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更多可能性。

随着实验成果的初步显现,青岩镇似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曙光,而文风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继续书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