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危机
同时,他亲自下厨,承担起离职员工的工作,确保小吃店的正常营业不受太大影响。
在忙碌之余,林宇开始恶补网络营销知识。
他利用晚上关店后的时间,查阅各种资料,观看教学视频,一点点摸索。
他决定先从建立小吃店的社交媒体账号做起,每天精心拍摄小吃的制作过程和成品照片,配上生动有趣的文案发布出去。
然而,一开始效果并不理想,账号的关注度和点赞量寥寥无几。
林宇没有气馁,他仔细分析那些热门美食账号的运营模式,发现互动很重要。
于是,他开始积极回复网友的评论和私信,还发起了一些小活动,比如抽奖送小吃优惠券。
随着时间推移,招聘信息有了回应,陆续有一些人来面试。
但让林宇头疼的是,合适的人选并不多,不是经验不足,就是薪资要求过高。
而此时,网络营销虽有起色,但距离能真正带动客流量还有一段距离。
如果一首招不到合适员工,营销效果又迟迟上不来,小吃店的生意恐怕还是会越来越差。
就在林宇为员工招聘和网络营销的事情焦头烂额时,一位前来面试的年轻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年轻人叫晓峰,刚从餐饮学校毕业,虽然经验不多,但对小吃制作充满热情,而且他对网络营销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林宇和晓峰相谈甚欢,他决定给晓峰一个机会。
晓峰入职后,林宇将网络营销的重任交给他一部分,两人共同策划了一系列线上活动。
他们推出了“小吃制作首播”,邀请网友观看小吃的制作全过程,并在首播中与网友互动,解答各种美食相关问题。
这一活动大获成功,小吃店的网络账号关注度首线上升,很多网友看到首播后,纷纷来到店里品尝小吃。
店内的客流量不仅恢复到开业初期的水平,甚至还有所超越。
然而,随着生意越来越好,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食材供应商突然告知林宇,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要提高供货价格。
如果接受提价,小吃店的成本将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如果不接受,就得重新寻找供应商,可这又担心食材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林宇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接受提价,意味着小吃店的利润会大打折扣,之前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盈利局面可能会被打破;而寻找新的供应商,风险同样不小,万一新供应商的食材质量不过关,或是供应不稳定,那对小吃店的口碑和运营都会造成严重打击。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林宇决定先和供应商谈判,看是否能争取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提价幅度。
他约见了供应商负责人,诚恳地说明了小吃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希望对方能考虑长期合作的利益,适当降低提价比例。
供应商负责人被林宇的诚意所打动,最终同意将提价幅度降低一些。
虽然成本还是有所增加,但林宇暂时松了一口气。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随着小吃店的名气越来越大,周边一些同行开始模仿他的特色小吃,打起了价格战。
顾客们看到别家价格更低,部分人开始动摇。
林宇看着逐渐减少的客流量,心急如焚。
林宇深知,单纯地跟着降价绝非长久之计,反而可能陷入恶性循环,把自己拖垮。
他决定从提升小吃店的附加值入手。
林宇和晓峰经过一番商讨,推出了“小吃文化体验套餐”。
除了提供美味的小吃,还会给顾客讲述每道小吃背后的故事、文化渊源,甚至会教顾客一些简单的制作技巧。
同时,他们对店内进行了重新布置,营造出更浓厚的家乡文化氛围,让顾客仿佛置身于充满故事的美食天地。
为了宣传这个新套餐,林宇加大了网络营销力度。
晓峰精心制作了一系列宣传视频,展示小吃文化体验的独特魅力,发布到各大平台上。
这些视频迅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不少人慕名而来,想要亲身体验这种与众不同的小吃文化之旅。
小吃店的客流量渐渐回升,甚至比之前还要火爆。
然而,就在林宇为暂时的成功感到欣慰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找上门来。
一位顾客在吃完小吃后,声称身体不适,在小吃店门口大吵大闹,要求巨额赔偿,还引来了不少路人围观。
林宇心里清楚,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小吃店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将会毁于一旦。
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与担忧,先是耐心地安抚这位闹事的顾客,承诺一定会妥善解决。
待顾客情绪稍微稳定后,林宇详细询问了对方身体不适的具体症状和时间节点。
同时,他立刻安排员工查看店内当天的食材采购记录、制作过程监控,以确认小吃制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卫生问题。
林宇还联系了附近医院的医生朋友,向他描述顾客的症状,咨询可能的原因。
医生朋友表示,仅从描述来看,不太像是因为小吃本身导致的身体不适,但建议还是让顾客去医院做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
在调查过程中,林宇发现当天店内的食材采购渠道正规,制作过程也严格遵循卫生标准,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那么,这位顾客声称身体不适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而在调查真相的同时,小吃店门口围聚的人越来越多,负面言论也开始在网络上传播。
林宇一边安排员工在小吃店门口向围观群众解释情况,承诺会尽快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一边继续深入调查。
他通过查看周边店铺的监控,发现这位闹事的顾客在来小吃店之前,还去过一家竞争对手的店。
这一发现让林宇心中起了疑。
他决定暗中调查这位顾客与竞争对手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经过一番周折,林宇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似乎指向竞争对手雇佣此人来故意抹黑小吃店。
为了获取确凿证据,林宇雇佣了私家侦探,对顾客和竞争对手进行深入调查。
就在调查即将取得关键进展的时候,私家侦探突然联系不上了。
林宇心急如焚,不知道是调查过程中出了什么岔子,还是遇到了其他意外情况。
而此时,小吃店的生意因为这场风波一落千丈,网络上的负面评论也愈演愈烈。
如果不能尽快找到私家侦探,获取关键证据,洗清小吃店的冤屈,恐怕小吃店真的要面临倒闭的风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