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青衫的唐昊缓步走在石板路上,眼中满是新奇与迷茫。
三天前,他还是现代的一名文学教授,一场意外让他穿越到了这个盛世大唐。
"公子,这边请。
"身后小厮恭敬地说道,"您要找的那家醉仙楼就在前面。
"唐昊点点头,随着小厮拐入一条小巷。
醉仙楼门前高悬灯笼,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刚踏入门槛,便听见二楼雅间传来争执声。
"李公子,这秦川雄帝宅一句,似乎不够工整啊。
"一个尖细的声音道,"宇文某不才,斗胆请教,可有更好的佳句?
"唐昊循声望去,只见二楼雅间内,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正捻须而笑,对面坐着一个面容沉稳的青年,正是日后的唐太宗李世民。
旁边还有几名陪客,个个神情倨傲。
"宇文大人何必为难秦王殿下。
"一名官员模样的中年人道,"此诗不过助兴,何必较真?
""张大人此言差矣。
"宇文智及冷笑道,"秦王殿下文武双全,区区一首应景诗,想必不在话下。
若连这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都无法续出佳句,岂不让天下才子耻笑?
"唐昊一听便知,这是故意刁难。
历史上的李世民确实才华横溢,但在这种场合下被当众为难,也难免词穷。
"我来。
"唐昊轻声道,举步向楼上走去。
小厮慌忙拉住他:"公子使不得!
那是宇文家的人,得罪不起啊!
"唐昊微微一笑:"放心,我有分寸。
"雅间内众人见一素衣青年闯入,皆露诧异之色。
"何人如此无礼!
"宇文智及脸色一沉。
唐昊拱手行礼:"在下唐昊,偶经此地,听闻宇文大人以诗为难秦王殿下,特来献丑。
""你又是哪里冒出来的狂生?
"宇文智及不屑道。
"在下不才,曾作《过秦川》一首,或可续接秦王诗句。
"唐昊从容道,"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星分翼轸地,地接衡庐衢。
"宇文智及冷笑:"不过拼凑前人句子,算什么本事?
""宇文大人此言差矣。
"唐昊不卑不亢,"诗贵在创新,贵在言志。
在下虽不才,却也有一首《题长安盛景》,愿献丑。
"说罢,唐昊朗声吟道:"帝京风物盛,秦地帝王州。
紫阙连霄汉,丹墀接斗牛。
山河凌浩气,宫阙耀金秋。
盛世无饥馁,黎民尽自由。
"吟罢,雅间内鸦雀无声。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起身拱手:"好诗!
先生才思敏捷,世民佩服。
"宇文智及脸色铁青:"不过是些陈词滥调,有何新意?
"唐昊微微一笑:"宇文大人,世民殿下胸怀天下,志在百姓安居乐业。
在下这首拙诗,不过道出天下人心中所想罢了。
""放肆!
"宇文智及拍案而起,"你一介布衣,竟敢教训起朝廷命官来了?
"唐昊不慌不忙:"在下不敢。
只是记得《隋书》有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殿下心系百姓,正是社稷之福。
"此时,一首沉默的李渊突然开口:"此人言辞恳切,宇文爱卿何必为难于他?
"宇文智及见状,只得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李世民邀请唐昊入座:"先生高才,不知可否赏光共饮?
"唐昊欣然入座,二人相谈甚欢。
临别时,李世民取下一块龙纹玉佩:"今日之恩,世民记下了。
他日若有所需,持此玉佩相见。
"唐昊接过玉佩,心中波澜起伏。
他知道,自己己经卷入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而眼前这位青年,终将成为一代明君。
走出醉仙楼,夕阳西斜,长安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愈发雄伟。
唐昊握紧了手中的玉佩,他知道,自己的穿越生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