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诗会风云
她站在铜镜前,看着镜中略显苍白却眼神坚定的自己,深吸一口气。
今日诗会,是她重生后首次涉足外界社交场合,不容有失。
林瑶坐着精美的马车前来,车帘一掀,她穿着一身绚丽多彩的锦缎长裙,头戴华丽的珠宝首饰,宛如一只骄傲的孔雀。
“姐姐,上车吧。”
林瑶假笑着招呼道。
林婉微微点头,踏入马车,她知道,这一路上怕也不会太平。
马车缓缓前行,林瑶开始有意无意地提及诗会中会出现的名门闺秀和公子王孙,言语中满是炫耀自己对这些人物的熟悉。
林婉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附和几句,心中却在暗自思索应对之策。
行至半路,马车突然剧烈颠簸了一下,紧接着传来车夫的惊呼。
林婉心中一紧,掀起车帘查看,只见前方道路被一群闹事的流民挡住。
这些流民衣衫褴褛,满脸疲惫与困苦,口中呼喊着求粮求生存的话语。
林瑶吓得花容失色,躲在车厢内不敢出声。
林婉见状,眉头微皱,她深知这些流民只是为了生存,并非有意为难。
于是,她缓缓下了马车,朝着流民走去。
流民们看到林婉走来,纷纷围了上来。
林婉镇定自若,轻声说道:“各位乡亲,我知晓你们受苦了,但堵住道路也并非解决之法。
我乃林府嫡女,若你们肯散去,我定会让林家施粥救济,助你们度过难关。”
流民们面面相觑,他们听闻过林府的威名,见林婉言辞诚恳,不似作伪,心中渐渐动摇。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者,他打量着林婉说道:“姑娘,我们信你,但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还望姑娘莫要食言。”
林婉微微点头:“老伯伯放心,我林婉一言九鼎。”
流民们这才慢慢散去,道路重新畅通。
林婉回到马车,林瑶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与不屑:“姐姐,你可真会出风头,也不怕这些流民伤了你。”
林婉看了她一眼,平静地说:“同为林家女,妹妹若是只知躲在车内,岂不是让人笑话林家无人情。”
林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在诗会上让林婉好看。
诗会现场,高朋满座,花团锦簇。
文人雅士们或吟诗作画,或抚琴弄弦,一片热闹景象。
林婉与林瑶踏入会场,众人的目光纷纷投来。
林瑶立刻被几位富家千金围住,开始叽叽喳喳地闲聊起来。
林婉则独自走到一旁,欣赏着周围的字画。
这时,一位公子走上前来,向林婉行礼道:“久闻林大小姐才情出众,今日可否赏脸共吟一首?。”
林婉抬头一看,认出是素有才名的苏家公子苏然。
她微笑着点头:“苏公子客气了,小女子献丑。”
两人正欲吟诗,林瑶却突然走了过来,娇笑着说:“苏公子,姐姐近日身体不适,恐难有佳作,不如我与公子共吟,也好为这诗会添些雅趣。”
苏然面露犹豫之色,林婉心中明白林瑶的意图,但也不想在此时与她争执,便说道:“既然妹妹如此雅兴,那姐姐便在一旁聆听好了。”
林瑶与苏然开始吟诗,林瑶极力展现自己的才华,诗句华丽却略显空洞。
林婉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暗自思索着如何在不张扬的情况下展现自己的实力。
待他们吟完,众人纷纷鼓掌称赞。
林瑶得意地看了林婉一眼。
这时,诗会的组织者提出一个难题,以园中盛开的牡丹为题,限一炷香时间作一首七律,且要嵌进 “国色天香” 西字。
众人纷纷沉思,林瑶也皱起眉头,她虽有几分才情,但这限时创作且有要求的诗作却让她有些犯难。
林婉则微微闭目,脑海中迅速构思。
片刻后,她拿起笔,在纸上挥毫写下:“洛阳名种韵悠长,国色雍容映晓光。
玉露沁香凝翠叶,清风拂蕊绽华妆。
本为仙苑瑶台客,却落凡尘锦绣乡。
独领***姿韵绝,天香袅袅韵中彰。”
林婉写完,放下笔。
周围的人围过来观看,不禁纷纷赞叹。
苏然更是眼睛一亮,说道:“林大小姐此诗,意境深远,用词精妙,实乃佳作。”
林瑶脸色一变,她没想到林婉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作出如此出色的诗。
她不甘心地说道:“姐姐,这诗莫不是提前准备好的?。”
林婉还未回答,一旁的一位老学究说道:“此诗紧扣牡丹,且将‘国色天香’西字巧妙嵌入,对仗工整,诗意自然流畅,绝非提前备好。
林二小姐莫要无端猜疑。”
林瑶被当众驳斥,心中羞愤不己。
就在这时,林婉突然感觉到一道炽热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她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锦袍的年轻男子正看着自己。
这男子面容英俊,气质不凡,眼神中透着深邃与睿智。
林婉心中一动,不知此人是谁。
而这男子又为何如此专注地看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