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明心镜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明朝万历年间,青州府有个名叫李修文的穷书生。

这日清晨,他揣着仅剩的十文铜钱去集市,想买些纸墨继续备考。

路过一个卖旧货的摊位时,一面铜镜在阳光下反射出奇异的光芒,晃了他的眼。

李修文蹲下身,拿起那面铜镜细看。

镜子约巴掌大小,边缘雕刻着精细的云纹,背面用篆书刻着"明心见性"西字。

镜面有些模糊,却隐约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灵气。

"多少钱?

"李修文问道。

摊主是个满脸皱纹的老者,伸出三根手指:"三文钱。

"李修文犹豫片刻,还是掏出铜钱买下了这面看似无用的旧镜。

回程时,他在溪边停下饮水,顺手拿出铜镜照了照。

水面般的镜面忽然泛起涟漪,映出的不是他的脸,而是一团柔和的白光。

"怪哉!

"李修文惊呼一声,差点将镜子掉进溪中。

再定睛看时,镜中又恢复了正常,映出他清瘦的面容。

当夜,李修文在油灯下苦读,铜镜就放在案头。

忽然窗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是邻居王婆婆,怀里抱着发高烧的小孙子。

"修文啊,你读过医书,快看看这孩子!

"王婆婆急得首掉眼泪。

李修文连忙让祖孙二人进屋,翻出珍藏的草药煎水。

孩子服下药后渐渐安稳,王婆婆千恩万谢。

临走时,孩子突然指着铜镜说:"奶奶,镜子里有仙女!

"李修文回头一看,镜中竟浮现出王婆婆慈祥的面容,周围环绕着淡淡金光。

他心头一震,隐约明白了什么。

次日清晨,李修文特意带着铜镜去了县衙。

县令赵德全正在审理一桩田产纠纷案,原告是个衣着华贵的地主,被告则是几个衣衫褴褛的佃户。

"大人明鉴!

这些刁民霸占我的田地不肯交租,实在可恶!

"地主大声嚷嚷。

赵德全眯着眼睛,正要拍惊堂木,李修文悄悄取出铜镜照向公堂。

镜中景象令他毛骨悚然——地主的身影变成了一只贪婪的豺狼,而赵德全的影像则扭曲成了一条吐信的毒蛇。

反倒是那几个佃户,在镜中显出朴实无华的人形。

"原来如此..."李修文喃喃自语。

这面铜镜竟能照出人心本相!

三日后,李修文的好友张明远来访。

两人是同窗,张明远家境富裕,常接济李修文。

"修文兄,听说你得了一面宝镜?

"张明远笑吟吟地问,眼睛却不住地往书桌上瞟。

李修文心中一动,假装不经意地拿起铜镜把玩:"不过是面旧镜子,没什么稀奇。

""让我瞧瞧。

"张明远伸手来拿,李修文顺势递给他。

镜面一闪,李修文瞥见张明远在镜中的影像竟变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毒蛇,正吐着信子。

他心头一凛,却不动声色地笑道:"怎么样,很普通吧?

"张明远盯着镜子看了许久,神色渐渐变得古怪:"确实...普通。

"他将镜子放回桌上,却显得心不在焉。

当晚,李修文将铜镜藏在枕下入睡。

半夜被一阵窸窣声惊醒,朦胧中看见张明远正蹑手蹑脚地在房中翻找。

他假装翻身,张明远立刻停下动作,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天亮后,铜镜果然不见了。

李修文不急不恼,反而露出一丝苦笑。

他早料到会有这一出,提前在镜子背面用米浆粘了一张纸条。

三日后,县令赵德全突然派人将李修文拘拿到衙门。

公堂上,赵德全一拍惊堂木:"大胆李修文!

有人告你私藏妖物,迷惑百姓,该当何罪?

"李修文抬头,看见张明远站在赵德全身旁,手里正拿着那面铜镜。

他心中了然,这是两人合谋要置他于死地。

"大人,此镜能照人心,若说它是妖物,不如说它是一面照妖镜。

"李修文不卑不亢,"不如让草民当场演示?

"赵德全冷笑:"好,本官倒要看看你能玩什么花样!

"李修文接过铜镜,先照向张明远。

镜中立刻显现出一条毒蛇,正缠绕在一个装满金银的箱子上。

围观的百姓一片哗然。

"妖术!

这是妖术!

"张明远脸色煞白,连连后退。

李修文又将镜子转向赵德全。

镜中的县令变成了一条巨蟒,腹部鼓胀,里面隐约可见被吞噬的百姓身影。

堂下百姓惊呼连连,有人开始咒骂。

赵德全恼羞成怒:"来人!

把这妖人拿下!

"就在衙役要动手时,铜镜突然从李修文手中飞起,悬浮在半空,镜面大放光明。

光芒所照之处,赵德全和张明远身上竟真的浮现出蛇鳞,面容扭曲变形。

"妖怪!

县令是妖怪!

"百姓们愤怒地涌上公堂。

赵德全和张明远见势不妙,仓皇逃向后堂,却被门槛绊倒。

铜镜从空中落下,正砸在赵德全头上,只听"咔嚓"一声,镜面裂开,赵德全和张明远同时发出凄厉的惨叫,化作两缕黑烟消散了。

后来,李修文在铜镜碎片背面发现了更多小字:"镜破邪显,心正魔消"。

他这才明白,这面古镜本就是为惩治世间奸邪而存在的宝物。

李修文将碎片埋在后山一棵古松下,继续苦读。

次年春闱,他高中进士,为官清正,深受百姓爱戴。

而那面神秘的铜镜,再无人见过。

只是青州一带从此流传着一个传说——若有人心存邪念,夜半路过那棵古松时,会听见镜面碎裂的清脆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