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神秘食客频频光顾

五味撼长安 夜砂 2025-05-09 11:03:51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陈延之的灌饼摊在西市渐渐有了名气,每日来尝鲜的人络绎不绝。

这日晌午,日头正毒,那身着青衫的李公子又施施然来了,腰间系着块羊脂玉,雕工精细,陈延之一眼就瞅见那纹路不是寻常人家能有的。

“李公子,今儿来得巧,刚做了新鲜的灌饼,还热乎着呢。”

陈延之笑着招呼,手上擦面杖的动作不停。

李公子点点头,目光落在案板上的食材上:“你这食材,看着比前日更鲜了。”

陈延之心里一动,这李公子每次来都留意这些细节,寻常人哪有这闲心?

“公子好眼力,今儿卯时就去早市守着,挑的都是顶好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面团擀得薄如纸,往烧热的铁锅里一放,滋啦一声,面饼鼓起金黄的泡泡。

李公子站在摊边,看着他打鸡蛋、撒葱花,动作行云流水。

“你这手艺,怎生想出来的?”

李公子忽然问道。

陈延之笑了笑:“瞎琢磨呗,就想着让大伙儿吃点新鲜的。”

李公子却不罢休:“我瞧你这饼,跟长安城里的都不一样,倒像……”话没说完,一旁的随从轻轻咳了一声,李公子便住了口。

陈延之心里留了意,手上没停,笑着接话:“公子见多识广,莫不是在别处见过类似的?”

李公子哈哈一笑,伸手接过刚做好的灌饼:“不曾,你这手艺,在长安可是独一份。”

又有一回,李公子来的时候,身后跟着个小厮,抱着个描金匣子。

“延之,你这摊儿有意思,我带了样东西给你。”

李公子说着,示意小厮打开匣子。

陈延之一看,竟是些西域来的香料,红的、褐的、黑的,散发着奇异的香气。

他眼睛一亮,这些香料在现代可珍贵着呢,在这古代怕也是稀罕物。

“多谢公子,只是这太贵重了,我怎好收下?”

李公子摆摆手:“你用这香料,再做出新花样,就算回报我了。”

陈延之忙应下,心里却琢磨开了,这李公子出手如此大方,到底是何身份?

寻常富家子弟,哪能随意拿到西域香料?

日子一长,陈延之发现李公子每次来,看似闲聊,却总问些长安饮食行情、百姓喜好。

“延之,你说这长安城里,大伙儿是爱吃面食多些,还是米食多些?”

“若是有个新菜式,怎样能让更多人知道?”

陈延之心中起疑,却也如实答了:“面食吧,长安人离不了面;新菜式要想传开,要么靠人说,要么靠人尝,味道好,自然就有人传。”

李公子听了,若有所思地点头。

一次,李公子喝着陈延之煮的粗茶,忽然说:“延之,你这生意,往后怕有波折。”

陈延之忙放下手里的面杖:“公子何出此言?”

李公子却摇头:“只是预感,你且小心。”

说完,留下一锭银子,转身走了。

陈延之望着他的背影,见那小厮熟练地扶他上马,动作恭敬又利落,分明是常随贵人的模样。

“这李公子,怕是不简单。”

他喃喃自语,心里既感激他常来照顾生意,又不免警惕,这长安城里,达官贵人多,万一惹上什么麻烦……可李公子依旧常来,有时带本书,坐在摊边吃着灌饼看得入神;有时啥也不带,就站在一旁看陈延之做饼,问些食材搭配的事儿。

陈延之也不戳破,只当他是个爱吃新奇吃食的富家子,却暗自留着心眼,把每次交谈的细节都在心里过几遍。

他知道,在这长安城里,每一步都得走稳,尤其是跟这神秘的李公子打交道,更得小心。

这天夜里,陈延之躺在破庙里,望着屋顶的茅草,又想起李公子。

那玉佩、那香料、那随从的举止,哪一样都透着不寻常。

“莫非是个皇子?

或是哪个大官的公子?”

他猜想着,翻了个身,不管怎样,先把自己的摊儿弄好,有系统傍身,有手艺在,还能怕啥?

可刚闭上眼,又想起李公子说的“怕有波折”,心里又多了几分防备。

第二日,李公子又来,陈延之笑着迎上去:“公子,今儿给您换个花样,用您给的香料做个新饼。”

李公子挑眉:“哦?

那我可要尝尝。”

陈延之一边做,一边留意李公子的表情,见他吃得认真,心里也有了底。

“公子,这香料您从哪儿寻的?”

李公子头也不抬:“一个朋友那儿,怎么?”

陈延之忙说:“就是觉着稀罕,以前没见过。”

李公子放下饼,擦了擦手:“你要用,以后我再给你带些。”

陈延之忙谢,心里却明白,这李公子怕是在试探他。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陈延之的摊儿越来越火,李公子也成了常客。

两人都没戳破那层窗户纸,一个照来,一个照迎,只是每次交谈,都像藏着许多话没说透。

陈延之等着,看着,也准备着,他知道,这长安城里,怕是要因他这小小摊子,掀起些风浪了,而这神秘的李公子,说不定就是那风浪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