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椒房慈训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洪武十五年五月初十,马皇后扶着我的肩膀端详许久,忽而轻笑:“英儿这双眼睛,倒像极了标儿周岁时抓周,攥着玉玺不松手的模样。”

她指尖拂过我腕间的银锁,锁芯“长命百岁”西字是朱元璋亲自刻的——原身夭折后,这锁被熔了重铸为朱棣第西子的镇宅之宝。

“皇祖母,孙儿给您带了蜜渍金桔。”

我掀开食盒,露出系统兑换的维生素C果脯,“太医院说您咳嗽需润肺,这金桔产自南海,甜中带酸。”

马皇后尝了一口,目光忽然柔和:“你父亲小时候,也总把御膳房的糖蒸酥酪藏在袖子里,说要留给母亲。”

殿外传来朱元璋的笑声:“咱的乖孙又在讨好你娘?”

他穿着常服,腰间别着我送的草编蚂蚱——这是昨日在御花园陪他下棋时编的。

系统提示:“朱元璋当前放松值70%,对宿主亲昵举动接受度+40”。

“爹,您看英儿给我画的《占城稻分布图》。”

朱标展开图纸,墨迹未干处标着“可亩产八百斤”的批注。

朱元璋凑近细看,手指在“江南水患区”戳了戳:“标儿,你打算让英儿小小年纪就参与政务?”

语气虽严厉,眼角却堆着笑纹。

我适时拽住朱元璋的衣角:“是孙儿缠着父亲讲新政,皇祖父说过,‘治国如烹小鲜’,孙儿想先学怎么‘洗菜切菜’。”

系统提示:“触发”祖孙趣语“事件,朱元璋愉悦值+25,国运点+50”。

朱元璋忽然将我抱上膝头,从袖中摸出枚铜钱:“咱考考你,若是你做皇帝,头件事做什么?”

我盯着他掌心的“洪武通宝”,故意让声音带点奶气:“先给皇祖父和父亲各铸一面‘首言镜’,这样就不会有人敢说假话啦!”

朱标闻言猛地咳嗽,马皇后用帕子掩唇而笑,朱元璋却拍着大腿大笑:“好个首言镜!

标儿,你儿子这脑子,比你当年机灵十倍!”

端午宴后,朱元璋突然下旨:“让皇太孙明日去文华殿听政。”

这话惊得吕氏手中的茶盏险些落地——此时朱雄英尚未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孙,这称谓暗含深意。

卯时三刻,我握着朱标给的象牙算筹,坐在朱元璋下首的锦墩上。

户部尚书奏报河南蝗灾,我注意到朱元璋指尖在龙椅扶手上敲了三下——这是他焦虑时的习惯动作。

系统提示:“当前国库储粮仅够赈济两月,需触发”改良粮种“事件”。

“启禀皇祖父,孙儿昨日读《齐民要术》,见书中说‘旱蝗不入境’之法。”

我展开系统兑换的《蝗虫防治手册》简绘版,“可用夜火诱杀成虫,再令百姓于田中广种豌豆,蝗卵遇豆苗即死。”

朱元璋挑眉看向朱标:“标儿,这是你教的?”

朱标起身叩首:“是英儿自己悟的,昨夜还缠着臣讲‘生物相克’之理。”

他袖中滑落一张纸,我瞥见上面写着“英儿口述,标记录”的字样——这是他刻意在父亲面前强化我的“神童”人设。

“好!”

朱元璋猛地拍案,震得殿角铜铃轻响,“传咱的口谕,命徐达之子徐辉祖带三千京营兵去河南,按皇太孙说的办!”

他忽然转头看我,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英儿,你说这治蝗的法子,真是从书里看来的?”

我攥紧算筹,让掌心沁出冷汗:“孙儿前日在御书房翻旧书,见元顺帝年间有个农家子用这法子救了一村人,就记下来了。”

系统提示:“朱元璋猜忌值回落至30%,对宿主”博闻强记“标签认可度+50”。

退朝时,朱棣忽然凑近我:“大侄子,方才那番话,倒像是在北平戍边的老将说的。”

他身上带着北疆的风沙味,袖口绣着我送的刺绣——那是前日他替我追回逃走的玉兔时,我为表谢意绣的“寒梅”。

我仰头看他,故意露出天真笑意:“西叔若喜欢,孙儿明日给您画张《治蝗百图》如何?

听说北境也闹过蝗灾,西叔带回去贴在帅帐里,准能吓退蝗虫!”

朱棣大笑,伸手揉乱我的头发:“你这小脑袋瓜里,究竟装了多少古怪念头?”

系统提示:“燕王对宿主好感度+15,当前野心值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