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掌农产品监管处那几年-第二章:了解现状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晨曦微露,市农业局东楼的玻璃幕墙己折射出淡淡金芒。

陈大宝提前一刻钟来到办公室,昨夜那场农药中毒事件仍在脑海中盘旋。

急诊室里的哭喊声、孩子苍白的小脸,还有菜农们惊惶的眼神,像胶片似的在他眼前反反复复。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将那些画面按捺下去,把背包重重搁到办公桌上,准备开启新一天的忙碌。

打开电脑,屏幕上跳出一连串待处理文件夹,最显眼的便是“监管职责说明”。

鼠标箭头在文件夹上颤了颤,陈大宝咬牙点开。

密密麻麻的条款如潮水般涌来,什么“组织实施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农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参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每个条款都像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

正对着屏幕发愣,身后传来拖沓的脚步声。

“陈处,您这么早就来了。”

回头一看,张叔佝着腰,灰白头发乱蓬蓬的,手里捧着个破旧搪瓷茶缸。

陈大宝赶忙起身相迎,张叔是处里唯一的“老人”,在这干了二十多年,经他手审过的农产品检测报告摞起来得有半人高。

“张叔,您是处里的活字典,今天得好好向您取取经。”

陈大宝笑着给张叔让座,顺手抽了张纸巾递过去。

张叔摆摆手,往沙发上一歪:“取什么经,这活儿早不是以前那样了。

以前就巴望着产量高,现在呢,品质、安全才是命根子。”

正说着,外间办公室传来一阵嘈杂声。

几个年轻同事簇拥着刚入职的小林,小林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脸涨得通红,正手忙脚乱地摆弄着新电脑。

陈大宝起身踱步过去,李副处长也正好从自己办公室踱出来,对着众人招招手:“都别闹了,今儿陈处第一天正式上手工作,大家先开个简短碰头会。”

众人应声散开,鱼贯进入会议室。

陈大宝扫视一周,发现处里成员性格各异:小林书卷气十足,见人就脸红;老王板着个脸,像退伍军人;还有几个女同事,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什么。

等众人落座,李副处长清清嗓子:“陈处刚来,对工作还不熟。

今天先简单开开,说说上周工作进展,小林,你先来。”

小林慌忙站起来,眼镜差点滑落鼻尖:“上周,我……我负责整理农产品抽检数据,发现蔬菜农药残留率同比上升了 1.3%,主要是郊区几个新开发的种植园。

还有,水果重金属检测标准更新后,部分检测设备跟不上……”话音未落,老王就冷哼一声:“又是数据又是设备,说点实质的!

前天我去农贸市场暗访,发现流动摊贩的农产品连基本生产信息都没有,要是出问题,上哪找责任人去?”

会议室气氛陡然紧张,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尽是棘手问题。

有抱怨农户缺乏质量安全意识的,也有吐槽监管力量薄弱、覆盖范围有限的。

陈大宝手指无意识敲着桌面,眉头越皱越紧,这些情况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碰头会开到一半,办公室外间的电话突然尖锐地响起来。

陈大宝闻声望去,只见李副处长接起电话后脸色骤变,急匆匆向外奔去,嘴里抛下一句:“市郊蔬菜种植基地爆发大面积病虫害,得赶紧协调植保站过去。”

望着李副处长仓皇离去的背影,会议室里突然静得能听见秒针走动声。

老王率先打破沉默:“瞧瞧,这才哪到哪,麻烦事儿一堆。”

陈大宝略一思索,缓缓开口:“老王,您刚才说农贸市场流动摊贩的问题,具体都集中在哪些区域?

还有小林,你整理的抽检数据能详细说说超标作物种类吗?”

众人面面相觑,却也顺着陈大宝的问话逐一回答。

原来,流动摊贩多集中在城中村周边的菜市场,蔬菜来源复杂,部分来自周边农户自种,也有外地运来的,检测记录基本靠摊主自觉填写。

而抽检数据显示,叶菜类农药残留最严重,像菠菜、生菜超标率能达到 5%左右,远高于茄果类蔬菜。

陈大宝边听边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阳光从会议室窗户斜斜洒进来,照得他额头上沁出细密汗珠。

等众人说完,他合上笔记本,慢悠悠开口:“看来咱这工作得从根源上捋一捋。

光靠抽检、处罚,治标不治本。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田,先得把种植端的规矩立起来。”

话音刚落,办公室门又被推开,李副处长满头大汗地闯进来:“不得了,蔬菜基地病虫害比预想严重,农户急着喷洒高毒农药救急,植保站人手不够,这可咋办?”

陈大宝一拍桌子:“走,带我去现场!”

驱车赶到蔬菜基地时,大片菜畦像是遭遇了轰炸,枯黄菜叶东倒西歪,农户们围成一圈,眼巴巴瞅着几个植保站技术员忙活。

陈大宝一下车,就被老张头拽住胳膊:“陈处长,您可来了!

这虫害太邪门,常规药水根本压不住,再不管,这一季菜都得绝收。”

陈大宝脱口而出:“绝收可不行,农户损失是小,要是喷了高毒药,进了市场就是大事。”

他环视一周,突然想起上周抽检报告里提到的生物防治法,赶忙拉住技术员:“有没有法子用生物农药或者天敌防治?

哪怕只能管一部分,也得试试。”

技术员为难地挠挠头:“理论上可行,可这病虫害蔓延得太快,生物防治见效慢……”话音未落,陈大宝己然拍板:“试试!

农户配合不?

后续监测跟上!

出了岔子我担着!”

技术员愣了愣,赶忙招呼人去仓库取生物农药试剂。

一旁老张头急得首跺脚:“这要是没救下菜,您可得给俺们个说法!”

陈大宝没回头,盯着那片狼藉菜畦,斩钉截铁道:“种地的、吃菜的,不都盼着地里长出好东西么,这块‘疤’,咱一起给它治好。”

几日后,蔬菜基地虫害总算稳住。

陈大宝顶着两个黑眼圈回办公室复盘,老王、小林等人己在等他。

众人围着会议桌,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病虫害防治经验教训。

老王说农户缺乏应急处理知识,李副处长提市场流通环节监管漏洞,小林展示外地先进防治案例。

陈大宝边听边在白板上画思维导图,画到兴头上,突然扭头问张叔:“张叔,您在处里这么久,觉得农产品监管最核心的难题是什么?”

张叔咂摸片刻,缓缓道:“还是意识问题。

农户、商家觉得只要卖出去就是赚到,哪管后头咋样。

监管呢,人手少、设备老,跟在问题后面打转,咋能不被动?”

众人默然,陈大宝却眼前一亮,拿起红笔在白板最显眼处写下“意识”二字。

这一刻,他突然明白,这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卫战,光靠一腔热血和零敲碎打的整改,根本无济于事。

那些农药超标、病虫害防治不当、摊贩无序经营,归根结底是整个产业链条上,从种到卖,压根没把“安全”放在心上。

望着白板上杂乱的线条和醒目的“意识”二字,陈大宝背靠椅背,思绪飘向远方。

他知道,这场战役的号角才刚刚吹响,而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漫长而布满荆棘的征途。

他需要带领这个小小的团队,冲破重重困难,用智慧和毅力,去改变这片土地上的农产品安全现状,让每一个农民都能种出放心菜,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吃得安心。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接下来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