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薄雾笼罩着刘氏宗祠。
祠堂前的空地上,数百名青壮男子肃然而立,腰间佩刀,手中持矛,目光灼灼地望着台阶上的刘縯。
刘縯身披简易皮甲,腰悬长剑,眉宇间尽是凛然之气。
他环视众人,声音洪亮如钟:**“王莽篡汉,暴虐无道!
今日我刘氏子弟,当举义兵,复高祖之业!”
**人群爆发出一阵低沉的吼声,刀矛顿地,尘土飞扬。
刘秀站在兄长身侧,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激昂、或紧张的面孔。
他们中有刘氏族人,有南阳豪强,也有衣衫褴褛的绿林流民。
这些人本不相干,如今却被同一个目标凝聚——**推翻新朝**。
**“祭旗!”
**一头黑牛被牵至祠堂前,刘縯手起刀落,牛头滚地,热血喷溅在汉军赤旗上。
刘秀看着那面缓缓升起的旗帜,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恍惚。
**——这一步踏出,便再无回头之路了。
**---#### **(2)**起兵当日,刘縯便率军攻占了舂陵附近的官仓。
仓门大开,堆积如山的粮食让饥民们红了眼。
刘縯高举长剑,喝道:**“取粮可以,但须听我军令——老弱妇孺先取,敢抢者斩!”
**几个流民刚想哄抢,便被刘秀带人按住。
刘秀没有动刀,只是沉声道:**“想吃饱,就得守规矩。”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有序地分粮。
邓禹凑到刘秀身边,低声道:**“文叔,你兄长有枭雄之姿,但你……倒像个治民的能吏。”
**刘秀摇摇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
若连分粮都乱,谈何大事?”
**正说着,一骑快马飞驰而来。
**“报!
新野尉率兵三千,正向舂陵杀来!”
**---#### **(3)****新野官道的黄昏,残阳如血。
**刘縯伏在丘陵后,盯着远处扬起的尘土。
**“敌军轻进,可半道击之!”
**他猛地挥手,**“刘稷!
带两百人绕后断其退路!”
**刘秀却按住兄长的胳膊:**“且慢。
新野尉陈康素来贪鄙,其部下多是被强征的壮丁,未必愿死战。
不如先派一人劝降?”
**刘縯皱眉:**“阵前岂能示弱?”
**邓禹突然插话:**“文叔说得有理。
我愿去说降陈康!”
**片刻后,邓禹单骑出阵,高举白幡。
新野军阵中,陈康冷笑:**“一介书生,也敢来送死?”
**邓禹朗声道:**“陈尉!
王莽苛政,天下共愤。
刘伯升乃汉室宗亲,义兵所向,从者如云。
您何必为暴君殉葬?”
**陈康尚未答话,他身后的士卒己窃窃私语。
这些兵丁面黄肌瘦,甲胄破旧,眼中尽是惶然。
邓禹趁机高呼:**“愿降者,刘氏不咎既往!
有粮同食!”
****哗——**不知是谁先扔下了兵器,转眼间,数百人跪地请降。
陈康大怒,拔剑砍翻两个逃兵,却被自己的亲兵一拥而上绑了起来……---#### **(4)****夜,舂陵军营。
**刘縯大笑着拍打邓禹的肩:**“好个邓仲华!
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新野,当记首功!”
**邓禹却看向刘秀:**“若非文叔提醒,我哪想得到劝降之策?”
**刘秀正低头擦拭长剑,闻言只是笑笑。
帐外忽然传来喧哗。
**“绿林军的王凤、朱鲔到了!”
**刘縯霍然起身:**“快请!”
**帐帘掀起,两个魁梧汉子大步踏入。
王凤满脸虬须,声如洪钟:**“刘伯升!
听说你们旗开得胜,特来合兵!”
**刘秀注意到,朱鲔的目光始终阴鸷地打量着兄长。
**——绿林军,真的甘心屈居人下吗?
**---#### **(5)****三日后,联军攻宛城。
**城墙高耸,箭如雨下。
刘縯亲冒矢石,率先登城,左臂中箭仍死战不退。
刘秀率别部绕袭南门,用火攻破闸,终于杀入城中。
巷战时,他救下一个被乱兵追逐的小女孩。
女孩的母亲跪地痛哭:**“将军救命之恩,永世难忘!”
**刘秀将她扶起,心中却一阵刺痛。
**——这满城烽烟,有多少无辜者受害?
**战后清点,绿林军抢掠最甚。
王凤甚至纵火烧了半条街。
刘秀找到刘縯:**“兄长,若不约束军纪,我们与盗匪何异?”
**刘縯正在包扎伤口,闻言叹气:**“眼下要靠绿林军打仗,有些事……只能暂且忍耐。”
**刘秀沉默。
帐外,朱鲔的冷笑隐约可闻:**“刘伯升装什么仁义?
这天下,终究是刀剑说了算……”**---#### **(6)****宛城府库,夜。
**刘秀独自盘点粮册,忽听身后脚步声。
阴识(阴丽华之兄)提灯而来:**“文叔,这么晚还不歇息?”
**刘秀合上册子:**“总要有人算清楚,百姓明年春播的种子能不能留下。”
**阴识意味深长:**“你与令兄……很不一样。”
**刘秀望向窗外的残月:**“打天下需要兄长的悍勇,治天下却需要别的。”
****“比如?”
****“比如记得我们为什么起兵。”
**一阵沉默后,阴识忽然道:**“小妹托我带话——她愿捐出家资,助军赈民。”
**刘秀怔了怔,唇角泛起一丝温暖的笑意。
---#### **(7)****黎明时分,急报突至。
****“王莽遣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寻率西十二万大军,号称百万,己过昆阳!”
**营中瞬间大乱。
绿林诸将面如土色。
王凤首接拍了桌子:**“这仗怎么打?
不如分兵各逃!”
**刘縯勃然大怒:**“未战先怯,算什么好汉!”
**争吵中,刘秀悄然离席,登上城楼。
东方既白,晨光中隐约可见远方扬起的尘烟。
**——真正的考验,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