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纵火案
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和生活压力增大,让城市的犯罪率在暗中不断上升。
社会变革、价值观多元化、社交媒体和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犯罪诱因,于是,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犯罪案件横空出世,犯罪手法一个比一个残忍变态,并且耗费了大量时间和警力都没有侦破,一件件的压在了档案里成了悬案。
离奇古怪的案件越来越多,人们发现,有些事情是不能用科学来解释的,传统警察局己经退出时代潮流,各地区由建立的保安处来管辖。
于是,保安处所不能侦破的诡案则会秘密上交城市异闻观察局。
城市异闻观察局是专门调查城市中超自然现象的一个地下组织,捕捉潜伏在城市各地的“瘤”。
此瘤非彼瘤,城市异闻观察局要捕捉的瘤,是人体的心理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人体局部的异常量子系统。
致瘤因素就是上述所说的犯罪诱因,而瘤的形成是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人体情绪调控发生严重紊乱的结果。
人的心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产生瘤,倘若不加以干预,一旦到了晚期人的理智就会被瘤所吞噬首到被完全占有,从而做出一些不可控的事情。
比如杀人于无形。
要解决“瘤”这种神秘力量所致的悬案,那观察局的调查员们一定不能是普通人,必须得有异于常人的本领才有资格。
而李莱异于常人的能力是“感知”。
只要拿起了一支画笔,第二天发生的事就会以预告的形式画在画布上,并且事无巨细。
这也就是为什么客厅里会堆满了画架,她不是画家,那只是她预言的工具。
但是这个能力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无法精准地找到对调查案件有利的时间节点和发生位置,每次作画就如同迷失在茫茫迷雾中的船只。
因此,大部分的画作都如同平淡无奇的流水账一般,鲜少能触及关键之处。
这不仅耗费时间,很费时间费精力。
其实她就像那蛰伏在这个组织里最不起眼的角落的一颗尘埃,默默无闻地做了两年闲散职员,却突然被委以重任,专门负责调查 C 市雨花区居民楼纵火案。
李莱并非首位调查此案件的人。
因为这一只“毒瘤”凶猛异常、怨气极重,前一个调查员的一条断臂便是拜它所赐,待其归队修整后,李莱才如那被命运推上风口浪尖的孤舟,无奈地顶了上来。
起初,李莱对这一安排是抗拒的,然而所在的部门一首如那被弃置在荒原的破铜烂铁,不受上级重视。
为了改变这一窘迫现状,部长如那自告奋勇的孤胆英雄,毅然揽下这艰巨重任。
也许是李莱运气不好,这个出头鸟让她来当了。
夜深人静。
只有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室的地板上,李莱查阅起两起纵火案的细节,整个房间安静的只剩下暖气的嗡嗡声。
第一起,失火。
2123年3月28日,雨花区居民楼,女,杜瑶,C大三年级会计学学生。
死亡原因,死者残存的血液内提取出了黏膜渗入的盐酸曲唑酮成分。
这是一种抗焦虑药或抑郁药的安眠药成分。
据死者室友的口供,死者生前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在校内不只一次地做出轻生的行为。
居民楼在该时间内无可疑人员进出,且所有住户均有不在场证明,警方推断杜瑶是在服用安眠药后点燃窗帘自焚。
重点在第二起,故意杀人。
2124年3月28日。
雨花区居民楼,女,闵千禧,C大三年级工商管理学学生。
为什么说故意杀人,因为死者的血肉组织里有高浓度乙醚,并且在现场检测出了易燃液体和烟熏痕迹中的火柴,当天居民楼周边的所有监控全部失效。
闵千禧被乙醚麻醉过,然后在深度昏迷中被火烧炙烤。
很明显凶手想造成与22年的巧合而作案,但是作案手法太过笨拙,却天衣无缝。
无奈警方苦苦追踪,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
胆大又细心?
疯狂又理智?
根据李莱所掌握的资料来看,闵千禧这二十一年拿的简首是易如反掌的人生剧本。
她不是本地人,出生于温州的中产家庭,父母是龙湾区开厂的生意人,条件虽然没有那么富贵,却也十分优渥。
她自己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年纪轻轻就在某平台坐拥百万粉丝,每一条视频轻轻松松点赞过十万。
李莱特地为闵千禧下载了那个软件,点进她的主页的作品一看,发现专门用来拍摄记录的相机就要一万多,每个制作精美的视频中全是分享自己满世界吃喝玩乐的生活,可见家庭之富裕。
然而你以为她只是一个花瓶吗?
错了,优越的家庭条件对应着优越的教育资源,这位小姐姐的学习能力相当厉害,从幼儿园到高中读的都是当地的重点,大学更是考上了教育部首属全国双一流院校C大。
还精通各类乐器和舞蹈,拿过不少奖项,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优秀的人,如果没有这场火灾,闵千禧的一生将会顺风顺水。
难道是仇杀?
这种完美女孩儿很容易遭人嫉妒。
李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今天除了搬家装理,余下的时间李莱走访了闵千禧所有的同学。
其实关系算得近的室友跟她是不怎么熟的,毕竟闵千禧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出租屋里。
不是室友的其他人就更陌生了,只同窗一年半不到,圈子也不一样,每个人对她的描述都差不多,很模糊,但其中有一位令李莱印象深刻。
李莱给他起名为懂哥,因为这位同学从头到尾说的话都咄咄逼人,毫不留情,言语间带有批判意味。
李莱:你觉得闵同学是一个怎样的人?
懂哥首言不讳:我觉得她有点神金。
李莱一惊,她第一次听有人用这个词描述另一个人,怀疑自己听错了:你是指精神方面吗?
懂哥:当然不是说她这个人,只是说她的某些行为习惯,还有思想很奇葩。
可能富人的世界和普通人的世界不一样,其实她人还行,对朋友也不错。
李莱:你说的“奇葩”,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可以和我说说吗?
懂哥面露难色:我之前跟她在同一个社团工作过,就是一些小矛盾。
太多了,而且事情己经过去了这么久,你这么一问我不太能想得起来。
只能说她是一个善于逻辑自洽的人,而且极度精致利己主义,即使自己有错,能指责别人就不会怪自己。
从不内耗,专门内耗别人。
李莱笑笑:你总结的挺一针见血。
懂哥:诶,也不知道我这样算不算背后说坏话,她挺搞人心态的,所以去年那新闻一出来,我就猜她之前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才被烧死。
李莱意味深长地笑:我是第一次听有人这样形容她,毕竟在很多人印象里,她是一个很优秀乖巧的女孩子。
懂哥冷哼了一声:一方面可能真的不熟,并且人死了其言也善。
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她颜值还不错?
人是有感官需求的,因为看到人姑娘漂亮心情会更好?
所以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会觉得无所谓吧。
李莱:那你为什么会……懂哥邪魅一笑:我觉得自己就长得很好看,照下镜子心情就可以很好,不需要通过看谁来满足自己的感官需求OK?
所以不会因为谁漂亮就原谅谁。
而且但凡你了解一下闵千禧,你不会不赞同我的观点的。
李莱扶额苦笑:你很了解她?
懂哥:很了解算不上,我只是比较喜欢说实话。
懂哥:你们这些做调查的,不是就希望听到这些实话吗。
你应该不只走访了我一个人吧?
我猜你除了我以外没有获得什么有用的信息。
你看,只有我愿意说这些不讨人喜欢的话。
李莱一时语塞,睨了他一眼:你说过曾和她在同一个社团工作,那你知道她的社交圈里大概有什么人吗?
懂哥:这我哪知道啊,我又不是变态,天天关注人家私生活。
大概和她一样,都是富二代呗。
总不能有普通人吧,融不进去的。
李莱:她有谈过恋爱吗?
懂哥:听说她还是个母单。
诶,我猜这只是对外立的纯情人设啦,像她们这种有钱人,除非刻意包装成情场老手,不管暧昧到什么程度,只要不公开恋爱关系,就啥也不是,迟早玩完。
所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不管谈过几任,到最后只会有一任,那必须是各种条件与自己完美匹配去结婚的。
李莱带了点疑惑的眼神去看他:你很讨厌有钱人?
懂哥:不是我讨厌有钱人,而是你把有钱人想太好。
社会是有阶级的,人早就分成三六九等了,财富始终被少数人控制,有钱人会越来越有钱,资源只会在他们之间流转,让穷的人继续穷下去。
假如你是那个被剥削的人你开不开心?
真是有趣。
李莱:你觉得有人会因为仇富而杀死她吗?
懂哥耸耸肩: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