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墨阁疑云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五更天的梆子声还悬在雾里,翰林院庑房己飘出缕缕墨香。

萧景琰摩挲着掌心的青铜鱼符,这是昨夜从红枫林尸体身上取下的凭证。

当寅时的月光穿透云层时,鱼符表面的铜锈突然开始剥落,露出内层镌刻的星图——正是钦天监失窃的《紫微垣分野图》残片。

"世子,卯时三刻有暴雨。

"暗卫低声禀报,递上油纸包裹的考篮。

萧景琰将鱼符投入滚烫的茶汤,看着星图在蒸汽中扭曲成怪异的符咒。

这是南诏巫祝常用的"雾隐术",唯有浸泡过尸油的羊皮才会显现真容。

当茶盏见底时,残片上浮现出血色路线:自玄武门至墨韵阁,途经九道生死关。

他系紧襕衫玉带,铜镜中映出个苍白病弱的书生模样。

昨夜苏挽云的金针封住了他三处大穴,此刻连呼吸都带着细密的刺痛,却正好掩盖了习武之人的吐纳节奏。

辰时初,明伦堂。

春闱的墨香混着檀香在殿内萦绕,萧景琰的考卷上却只题着半阙《临江仙》。

当主考官陆炳第三次踱过他的考棚时,狼毫笔尖突然传来细微的震颤——这是机关弩触发前的预警。

"咳...咳咳..."他故意将药瓶打翻在地,褐色的药汁顺着青砖缝隙流向墙角。

三只灰鼠从暗处窜出,顷刻间抽搐毙命。

监试官惊呼着后退,整个考院顿时乱作一团。

趁这间隙,萧景琰的指尖掠过考桌底部。

三道深浅不一的刻痕组成巽卦纹样,正是墨韵阁密道的入口标记。

当侍卫赶来收拾鼠尸时,他的袖中己多了半枚青铜钥匙。

巳时正,墨韵阁。

暴雨冲刷着飞檐下的嘲风兽,萧景琰闪身躲进阁楼时,官袍下摆己浸透雨水。

九盏青铜灯在风中摇曳,投下的光影恰好组成奇门遁甲中的"死门"阵。

他解下腰间玉带扣,将磁石对准东北角的灯座。

机括转动声接连响起,博古架缓缓移开,露出刻满梵文的铁门。

门环上的椒图兽目突然睁开,口中吐出团青雾。

"闭气!

"苏挽云的声音从梁上传来,金针破空钉入门环七寸。

萧景琰趁机掷出浸过药液的汗巾,青雾遇布即燃,在铁门表面烧出个卦象缺口。

"姑娘跟踪人的功夫,倒是比医术更精妙。

"他挑眉看向飘然而下的白衣女子。

苏挽云却不答话,指尖银光闪过,萧景琰腕间顿时多了道血线:"子时前若找不到解药,世子这双手就别想要了。

"她踢开铁门,露出向下的螺旋阶梯,"下面有我要的东西。

"未时三刻,地宫三层。

鲛人灯幽蓝的光晕里,十二尊陶俑手持利刃结成杀阵。

萧景琰注意到地面砖石的缝隙间渗着暗红液体,那是混合了水银与朱砂的"血障",稍有不慎便会触发顶部的断龙石。

"走震位,踏七退三。

"苏挽云突然开口,手中罗盘指针疯狂旋转,"此地机关合二十八宿布局,此刻日躔昴宿..."话音未落,萧景琰己闪身切入陶俑盲区。

软剑挑飞三把青铜戈的瞬间,他看见陶俑掌心刻着的徽记——竟是母妃生前最爱的西府海棠纹。

"小心!

"苏挽云的素绫卷住他后腰急退,原先站立处炸开数枚毒蒺藜。

萧景琰却趁机劈开陶俑头颅,藏在其中的玉匣滚落在地。

当看到匣面雕刻的《璇玑图》时,他忽然想起幼时母妃教过的回文诗诀。

"戌亥之交,龙战于野。

"他转动玉匣西角,按《周易》卦序叩击匣面。

第七声脆响后,机关锁应声而开,泛黄的绢帛上赫然是母妃笔迹:"景琰亲启:若见此信,速离王府。

永昌十六年腊月初七,妾身于观星台亲见..."血迹在此处晕染成团,后半截文字被人生生撕去。

申时末,地宫深处。

暗河在脚下轰鸣,苏挽云的金针在石壁上刮出刺耳声响。

当萧景琰破译最后一道机关时,整面墙突然翻转,露出供奉在白玉台上的青铜匣。

匣中锦缎包裹的竟是半块头骨!

"这才是真正的药王鼎。

"苏挽云突然割破手腕,将血滴在头骨天灵盖处。

骨缝中渐渐浮现出金色脉络,最终汇聚成《黄帝内经》失传的"金匮篇"。

萧景琰的剑却架上了她脖颈:"姑娘处心积虑,恐怕不止为寻医书吧?

""世子不妨看看这个。

"她抛来枚玉扣,正是陆沉遇刺那夜丢失的贴身之物。

当玉扣嵌入头骨眼窝,密室顶部突然投射出星图光影——紫微垣中心的位置,标注着镇北王府的方位。

地宫突然剧烈震动,暗河水倒灌而入。

苏挽云拽着他跃入突然出现的暗道,身后的密室在轰鸣中坍塌成废墟。

当两人滚落在护城河边的芦苇丛时,怀中的头骨突然裂开,掉出枚玄铁令牌。

"幽冥司..."萧景琰擦去令牌上的淤泥,"指挥使的腰牌?

"苏挽云却盯着他衣襟里滑出的玉锁:"这物件,你从何处得来?

"戌时初,刑部大牢。

萧景琰扮作狱卒穿行在阴森甬道,手中食盒底层藏着从地宫带出的密件。

当经过丙字号牢房时,突然听到铁链晃动的异响——本该关押死囚的牢房里,稻草人穿着囚衣,脖颈处针孔组成梅花状。

"果然如此..."他蘸着酒水在墙上疾书。

当"丙辰"二字写完时,砖缝中突然渗出黑血,隐约可见半枚指纹嵌在青砖内部。

身后传来脚步声,萧景琰迅速将真密件塞入死囚饭食,转而把伪作扔进炭盆。

当值夜狱卒赶来时,只看到新来的同僚在呵斥偷吃的老鼠。

子夜时分。

萧景琰展开誊抄的密件,烛光将文字映在《坤舆万国图》上。

当看到"永昌十六年观星台值守名录"时,笔尖突然顿住——本该记录在档的二十八名侍卫,实际却有二十九人的血指印。

窗外惊雷炸响,他猛地扯开衣襟。

心口旧伤不知何时浮现出星图纹样,正与玉锁背面的图腾遥相呼应。

苏挽云临别时的警告在耳边回响:"你中的不是寒毒,是被人种了本命蛊。

"暴雨拍打着窗棂,萧景琰突然想起母妃临终时的呓语:"...他们用你的命格镇住龙脉..."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