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这是起点,也是梦的开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寒风渐起,破庙中烛光微弱,空气里弥漫着陈旧香火的味道。

李浩然依旧无法相信,自己眼前站着的人,竟是日后开创大明王朝的传奇人物朱元璋。

朱元璋的目光从李浩然身上扫过,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仿佛己经看穿了他所有的心思。

接着,朱元璋将李浩然手中的玉佩轻轻收起,话锋一转,问道:“你可曾想过做些什么?

被捉是死,逃跑是死,不如自己的命运自己决定。

在这乱世之中,光靠躲是活不下去的。

而且元军到处捉壮丁,去做炮灰。

元气数己尽,现在唯一的出路唯有顺应天命。”

李浩然正准备开口,却见朱元璋指向了门外,“我正打算去投靠起义军,随大队人马出征。

乱世之中,若要立足,总得有个依靠。

你既然和我走到了一处,想必也是命中注定。

你愿与我同行吗?”

李浩然愣了一下,随后脑海里迅速闪过一系列思绪。

他现在毫无头绪,既不知道如何回到现代,又不清楚未来的路在何方。

跟随朱元璋或许是目前最稳妥的选择。

而且在这乱世中,说不定哪天就挂了,只有跟在主角身边,最危险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参军?”

李浩然轻声重复,眼中闪烁着一丝疑问。

朱元璋轻笑一声:“生在乱世,要么成为猎人,要么成为猎物。

你是哪个?”

面对朱元璋的目光,李浩然心里一沉,坚定地点了点头:“愿跟随大哥共生死。”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很好,既然如此,你便随我一同前往汤和的驻地。

他是我的老乡,和我一道从小流浪,现在是千户长了。”

两人离开了破庙,连夜赶路,沿着山路一路行至平原。

经过连夜奔波赶路,天边的太阳慢慢升起,,萧瑟的风景随着阳光破晓逐渐变得明朗起来。

远处,几缕炊烟缭绕,隐约可见几顶简陋的军帐。

帐外,一个健壮的中年男子正在操练士兵,他身材魁梧,举手投足间透出干练与精悍。

“汤和!”

朱元璋一声呼喊,那男子立即转身,快步朝他们走来。

只见那男子皮肤黝黑,双眼威严。

可当他转眼向我们这边望来时,威严的气势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喜悦。

“哈!

我的好兄弟!”汤和的声音低沉有力,语气中带着一股浓浓的亲切感。

“你终于来了,我还担心你被官兵拦住了路。”

朱元璋哈哈一笑:“要拦住我,哪有那么容易?

这位是李浩然,新结识的朋友,也是想入军伍。

既然兄长这里缺人手,不如给他安排一个位置。”

汤和开始并未留意李浩然,听朱元璋这么一说,又重新慎重地从上到下打量了李浩然一番,随即笑道:“既是元璋兄带来的,那便是我的兄弟。

可惜我这边也满编了,金龙岂是池中物。

这样,我写一封介绍信给你们俩,你们去投靠郭子仪吧,他是我的首属上司。”

李浩然点头应道:“感谢大哥!”

“不错,你好好跟着我兄弟干,将来肯定大有作为。”

汤和豪迈地笑着拍了拍李浩然的肩膀。

李浩然与朱元璋在吃过早饭后,做了一些简单的补给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赶路了。

一路上遍地是饥荒的人民,到处都是战火燎原。

每个人都饥不裹腹,饿得瘦骨嶙峋。

一路走来,不是饿死的,就是病死的,惨不忍睹。

朱元璋眼中饱含怒火,千疮百孔的眼神中仿佛更加坚韧锐利了。

李浩然虽然己经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或许这就是朱元璋的魅力所在,为何那么多能人义士愿意为其赴汤蹈火,前赴后继。

李浩然一开始还是挺害怕参军打仗的,毕竟这不是开玩笑的。

但一想到能跟随朱元璋一起从小兵做起,打天下,内心便变得无比坚定。

随着日夜兼程,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了濠州城。

而城池的主人守卫者,正是郭子仪。

“麻烦通报一下,我们是过来投军的。”

朱元璋对着城门大喊道。

这时,城门一打开,冲出一群人把他们团团围住,为首一个头戴红巾的,首接把刀架在朱元璋脖子上。

厉声斥道:“大胆奸细,想以投军名义混进军队。

我现在就上报上级!”只见朱元璋面不改色,浑身散发着一副大义凛然的气势。

这时,为首的军士发现此人不同凡响,也不敢怠慢,便立即去禀报给郭子仪去了。

这时的郭子仪正焦头烂额,因为元军马上就要攻打过来了。

这时有个军士禀告说有两个人现在想来投军。

郭子仪现在想,这个时候来投军,要么是脑袋被驴踢了,要么是上天派来的天兵天将。

秉承多拉几个垫背的原则,不如去会一会这两个人才。

当他看见这两个人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为首这个相貌特别,地包天,眼神锐利,浑身上下散发一种非同凡响的气势。

反观另一人,充满自信,一副热血中二的模样。

怕不是遇到神经病了吧。

这种人见多了,一会上到战场肯定会吓得抱头鼠窜。

于是他不屑地问道:“你们是奸细吧,来干嘛的?”

朱元璋脸上古井无痕,平静的回答:"我们是来投军的。

"这时,郭子仪气焰更加嚣张了,只见他厉声道:“都什么时候了?

还有人来投军?

你当我是傻子吗?

来人!

给我拉出去砍了!”

李浩然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搞得有点莫名其,但很快就镇定下来。

他疑惑地看着郭子仪,心想这撕想演哪一出啊?

这时,旁边两个军士准备上前扣押他们。

朱元璋这时轻蔑地仰天大笑起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悲哉!

壮哉!”

这时郭子仪看见朱元璋两眼充满不甘和愤懑,他知道他们两个确实是来投军的。

他这时不屑的表情反而变成了敬重。

“两位壮士,刚刚有所怠慢,实在悔歉。

我本想试下两位的决心,真的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郭子仪满意的给他们两人亲自松绑。

“我俩是汤和介绍过来的。”

只见朱元璋平静地从身上把介绍信递了过去。

郭子仪这时才真的安下心来,原来他们真的是过来当兵的。

由于经过这么一出,郭子仪也发现两位的处变不惊的过人之处,所以故意把他们安排在自己身边,作为贴身侍卫。

在部队中,朱元璋他们很快体现了他们的才能。

比起其他农民兵混饭吃不同,朱元璋不但作战勇猛,而且很有计谋,遇事不慌,深谋远虑。

妥妥的军事人才,而李浩然这人虽然有点呆,可是关键时刻总能想出天马行空的鬼点子来。

而且他在朱元璋身边鞍前马后,属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随着经历过大大小小战役,两人的成长也是有目共睹。

朱元璋的领导才能很快就充分展现出来,很快就得到了赏识。

而李浩然也在部队里担当智能团。

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郭子仪为了更好地留下朱元璋为自己效力。

把他的义女马姑娘许配给朱元璋。

虽然郭子仪这人有点小气,但为了留住这两位人才也是费尽心思啊。

从此在这乱世中,朱元璋便不是孤身一人,而有了一个家,一个有所期盼的家。

而这位马姑娘也成为了朱元璋坚强的后盾。

这天风和日丽,朱元璋拉李浩然,说要见一下她的未婚妻。

李浩然自从跟着朱元璋之后,从没见过朱元璋这样,他满眼都充满了温柔。

“马姑娘是个贤惠的女子,她这几天就在营地附近照料病人,不如我带你们去见见。”

一行人随朱元璋来到营地一侧的小帐篷前,远远便闻到了草药的味道。

帐中,几位病伤的士兵正在被悉心照顾。

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正蹲在床边,温柔地为一名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

她的面容素雅,眼中流露出安静与坚定的气质,显得与周围的喧嚣格格不入。

马姑娘起身,见到朱元璋,微微一笑:“你回来了。”

朱元璋点点头,向马姑娘介绍了李浩然。

李浩然见到马姑娘,不由得在心中赞叹她的从容与优雅,这样一个女子,在乱世中还能保持如此的气质,确实非同一般。

“李兄弟,谢谢你愿意与我们同行。”

马姑娘对李浩然微微点头,声音轻柔而坚定。

李浩然回以一笑:“朱大哥是个非凡的人物,跟随他,我也能学到不少。”

夜色渐深,马姑娘继续为伤者忙碌,而李浩然、朱元璋则回到营帐,计划接下来的行动。

朱元璋的眼神坚定,似乎己经有了长远的打算。

在这片战火纷飞的乱世,李浩然渐渐意识到,跟随朱元璋可能不仅仅是为了求生,或许这次穿越背后隐藏的力量,将改变的不止是他的命运,还有整个历史的进程。

>>> 戳我直接看全本<<<<